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治未病”在亚健康状态下的调治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治未病”在亚健康状态下的调治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 亚健康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条件的改善以及医疗保健工作的全面普及,亚健康问题逐渐受到关注。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中间的一种状态,无明显疾病特征,或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处于一种机体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质与心理失衡状态,并伴随一系列如:易疲劳、食欲差、失眠、健忘、情绪不稳定等症状,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等称谓。[1]目前西医学虽然缺乏诊断标准及有效调治,但中医辨证在此方面却取得了很大进展。

2 中医经典中提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2]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丹溪心法》中也有记载“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3]均反映出古人在很早就意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3 “未病”有以下三层含义

一是“未病”为“无病”即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也就是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态,治“未病”就是未病先防;二是“未病”为病而发或病而未显,即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治未病”就是防微杜渐;三是“未病”可以理解为已病而未传变,“治未病”就是已病防变。

3.1 中医讲“治未病”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未病先防”。使机体阴阳时时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人体就无病、就安康。这是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也不会不走向衰亡,但延年益寿并非梦想,关键在于养生有道。养生保健的原则就是顺应自然,保持身体内外环境的平衡。精神状态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首要标准。《黄帝内经》很注重精神情志异常变化对健康的危害,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2],情志活动的失常可以影响五脏功能,导致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因此“志意和则精神专注,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4],这就说明了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因此中医始终把精神心理调治作为防病健身,治疗疾病的第一步。

3.2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之气血、津液、精血均来源于脾胃的生化。饮食合理则不病或病轻;反之则多病或病重。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就提醒大家“饮食无务于多,贵在能节,所以保冲和而遂颐养也,若贪多务饱,饫塞难消,徒积暗伤,以召疾患”[6]。所以饮食要以适量为宜,不可饥饱不均,否则易伤脾胃导致疾病发生。另一方面也要合理地调节饮食品种,不可饮食偏嗜,使人体能够全面获取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因此,中医养生要以食为本,食在药先。食物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食物、药物均有四性五味,药食同源,一般食养为先。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专设食疗篇:“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7]。也就是说高明的医生能用食物治愈疾病,解人忧愁,所以调摄饮食是防病祛病、延年益寿的上策,是最高水平的“治未病”之术。

3.3 强身健体。运则立,动则健,机体正气的强弱,血液循环状况的良否,新陈代谢质量的高低,抗病能力的大小,疾病恢复的快慢等均是运动产物的不断积累。若长期不劳动,也不运动,易使人体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弱,出现食少乏力、精神不振,或发胖臃肿,动则心悸,气喘汗出等。防疾病的发生。“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经常运动形体,则精气流行,恶无由生。华佗的五禽戏,孙思邈的导引术和现代的各种健身方法无不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和应用。另外,孙思邈在《养性序》中曰“不欲甚劳,不欲甚逸”、“体欲常劳,劳而勿极”[5],就是提醒人们避免经常进行一些超时间、超体力、超规律、超能力的活动,以免耗阴伤气从而影响健康,强调有规律的生活和作息,劳逸结合使活动有益于身心。“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2]。

此外,临床报道的亚健康用中医干预措施还有五音疗法、刮痧、走罐及导引等,其形式多样、疗效显著。综上所述,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措施可谓得天独厚,潜力无穷。探讨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候治疗规律已被列入“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重大技术和关键问题”之一。21世纪是预防医学的世纪,我们可以预见中医“治未病”思想无疑会成为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其在亚健康状态的研究领域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宋为民,罗金才.未病论.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2]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30

[3] 陈丽芬,朱一飞,郑延年.医文精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4] 程士德.内经讲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66,175

[5] 华明义,金维良.古今中医养生精要.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1,26,36

[6] 裘沛然.中医历代各家学说.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16

[7] 陈大舜.中医各家学说.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