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影响氮素利用率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影响氮素利用率的原因及解决途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氮素利用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文章对氮素利用率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国家农业生产,提高氮素利用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氮素;氮素利用率;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S1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083-1

近年来,农民为了追求高产,不断的增施化肥,使得施用氮肥的量也逐年增加。随着氮肥大量的投入到生产中,作物的产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其中从建国到本世纪初的52年里,我国粮食以每年直线上升的趋势发展,在这52年中总产量也从最初的1.13亿吨增加到4.62亿吨,增长了4倍有余[1]。但调查发现虽然氮肥能极大的提高作物的产量,但过度的施用也给人们带来了一连串的问题。目前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首要问题。

1 氮素利用率概念

通常我们所说的氮素利用率(NUE)定义为作物吸收的肥料(通常情况下以不施氮作为对照区)占所施肥料总氮的百分比[2]。一般的研究中,不包括他对后季的叠加效应,而是仅限于氮肥施入后的当季利用率。NUE的概念在不同的条件下含义也不同,一般是指氮肥的当季利用效率。

2 影响氮素利用主要因素

2.1 土壤因素

在土壤中,凡是影响其对氮肥转化的因素均可能对氮素利用率产生影响,如土壤中氮和有机质的含量、含水量、PH值、通透性、温度、氧化还原状态等。另外,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也制约着氮素利用率。土壤中氮素状况是决定氮素利用率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如果供氮量超出作物生长期需求量时,氮素利用率会有所下降。氮肥以不同形态的存在于不同的土壤中时,其降解效果也不一样。

作物的生长中不仅只需要氮一种元素,还需要磷、钾等其他营养元素,如果缺失其他营养元素会使作物的养分不平衡,不能发挥他们之间的增效、互补的作用,从而影响氮素利用率。除此氮、磷、钾之外,其他例子的存在,如锌离子可增加谷物的氮素利用率[3];土壤中某些微生物的活性受其他例子的制约,影响对氮的转化,其中Cl-和重金属离子等表现较好。通常情况下,反硝化作用在厌气条件下进行,而消化作用与之相反,因此,氮素利用率与上述两个反应中受土壤通气条件和水分状况的影响。

2.2 作物种类与农艺操作

不同氮素对不同作物的利用率也不相同。我国主要作物对氮素利用率的表现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普遍认为C4作物的氮肥利用率高于C3作物[4]。Oaks等(1988)研究发现,在植物液泡中的C3植物积累的NO3-不参与同化,并认为C3和C4植物的氮素利用率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1.氮代谢特点的差别;2.C4植物比C3植物的CO2固定效率高;3.受氮营养基因控制。张国平(1996)研究证明,同种作物内不同基因型间氮素利用率也有差异[5]。

2.3 环境条件的影响

氮肥利用率在不同气候条件的下,同一经纬度不同时期或年份测得的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同一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试验表明,热带地区水稻氮素利用率低于我国亚热带地区。降水、温度和风等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氮的转化。

如在强光下植株N2O释放的通量将变低[6]。传统耕作与保持耕作模式有所不同,传统耕作不利于氮的固定、淋溶和反硝化过程,有利于氮的硝化和矿化过程,所以导致氮肥对作物的有效性降低。氮肥利用率随着降水的增加而降低。

3 提高氮素利用率的途径

3.1 施肥的管理及方式

施肥技术的核心是施肥量的多少,也是影响氮肥利用率的首要因素。通常情况下,在一定的施氮范围内,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利用率显著降低。在实际生产中,氮肥量降低可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但不一定高产。我们现在的目的是,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该保持较高的氮肥利用率达到高产的效果,不要盲目追求高的氮肥利用效率而降低产量。

施肥时期同施肥量一样也是提高氮肥利用率的一个核心问题。由于作物不同生育期对氮素的吸收不同,使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时期对氮肥的利用率也不一样。所以要在作物需氮时期对其施肥,以获得最合理的氮肥利用率。造成生育期需肥差异有内源因素和外源因素:内源因素是其生长发育的需求,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需氮量有所不同;外源因则是取决于作物本身的生长发育,包括水分和养分供应引起的生长状况的改变。因此,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作物的需氮量,在保证作物生长前期需氮充足的前提下,尽量控制作物生长前期的氮肥施用量,施氮量重点在生长中期。

3.2 新型肥料的施用

随着新型肥料如专性复合肥、有机复合肥、无机复合肥、复混肥的施用,不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氮素利用效率,还减少了污染,改善了土壤环境。缓效氮肥,也叫长效氮肥,此肥效可持续数月,施用后既可以降低因挥发与淋洗带来的损失,也可以减少氮素在土壤中的释放率。在研究缓释肥的基础上,控制肥料养分释放速度已成为肥料研究的新目标,原因是它能够根据作物不同时期需氮情况,与作物吸收同步释放养分。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农业年鉴[M].北京,2001.

[2] 张学军,罗代雄,桂林国等.宁夏扬黄新灌区春小麦氮营养诊断及追肥推荐量.西北农业学报,2001,10(1):72-74,87.

[3] 江荣风,张起刚.锌对冬小麦生长和氮素利用的影响[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5,21(增刊).

[4] 何新华,安?奥克斯,李明启.C3和C4禾本科作物的氮素利用效率[J].植物学通报,1995,12(3):20-27.

[5] 张国平,张光恒.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6,2(4):331-336.

[6]?于克伟,陈冠雄,杨思河等.几种旱地农作物在农田N2O释放中的作用及环境因素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1995,6(4):387-391.

[7] 郭李萍,王兴仁,张福锁等.不同年份施肥对作物增产效应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1999,20(4):20-23.

作者简介:温涛(1986-),男,回族,就读于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