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观音白泥南丰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观音白泥南丰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温暖的红色、褐色似乎在事茶的炉具、瀹茶器里占了主要色调,但其实也有例外,比如南丰泥炉。想古时夏日,山中有竹有溪,溪边有茶亭,茶亭旁又有专事煮水的一阁小亭,梳着发髻的茶童燃起柴火,轻轻盖上一层榄炭,慢摇蒲扇,青烟从屋檐下飘出,幽寂的山间便有了带着松脂香的烟火气息。这气息里的炉膛逐渐温热直至炽热,令周遭的空气也增加了热度。而这小炉看上去却清凉如故,毫无燥热感。何故?原来这是一只外形六棱、每一个棱面上印有竹枝、兰叶,炉身素白的南丰泥炉。日本在煎茶道最盛行的时期,曾大量进口中国的凉炉,并被茶道中人视为珍品,就是因为白泥凉炉在茶事中予人的洁净高雅之感。

“一水间”收集了不同的炉子,配合不同区域的茶叶冲瀹。江西山水灵秀,自古多产上好绿茶:婺源的婺源茗眉、遂川的狗牯脑、山井冈山的井冈翠绿、庐山的庐山云雾,还有柔顺香浓的宁红功夫都是考究水质的茶品。

当年友人寄来狗牯脑茶,观之秀媚紧结,条索表面满覆婴儿胎毛般的白绒毫。以寻常电炉烧水,茶汤清锐芳醇:若用泥炉煎水冲泡,茶汤变得柔和而有张力,口中余甘回味不绝。去年景德镇的朋友寄来农家自制的宁红,茶芽肥硕,叶肉厚软,瀹来汤色红艳,浑厚醇爽。

南丰泥炉搭配同样的观音泥制的砂铫或是银壶,以白木炭取火,煮水的时间并不用太沉长,水质柔滑甜润,可令绿茶的香气、滋味都得到极舒展的释放。夏日炎炎,圆线条的砂铫或银壶坐在六棱的南丰泥炉上,方与圆的对比令人愉悦,炉中炽热的红焰与乳白的炉身形成有趣味的冷暖色交映。茶席中的审美,就在这不动声色中自然流露出耐读的细节。

外方内圆的南江西丰泥炉始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选择当地白色的观音泥所制。观音泥粘性大,分布在地表下面四五米深的土层,泥土洁白无瑕。采来的泥土要经过晒干、浸泡、筛灰、炼泥、压坯、创皮、磨光、打底、配底盘等18道生产工序,泥炉身上的图案是通过木模印压而成。这些素淡的花草使南丰炉多了几分文气,也是它有别于其他地区泥炉的地方。而讲究些的,图案是木版画风格的人物,拓印更为考究。南丰泥炉设计精巧,炉顶有内外两盖,底下有一个托盘,还有一个封门,煮水煎汤后把盖子加上,封门封好,阻断空气流通,炉内的炭火便会自行熄灭。安全、实用与清雅并重。

早期的南丰泥炉又名南丰盐炉,传说是江西赣州人金万鑫仿制成功的,后来当地的曾鼎兴、张洪发亦仿制出柴炉、炭炉。因制泥炉时用的筛灰是包装过食盐的草袋子,剩余的盐搀和到了泥里,使泥炉竟然带有微微的咸味,于是工匠们灵机一动说在制炉中加入大量食盐,以减轻售卖时的课税,从此泥炉也被叫做“盐炉”,直到上世纪50年代才改为“南丰泥炉”。如今,在煤气灶、燃气炉、电磁炉等现代灶具普及的今天,南丰泥炉的制作日渐萎缩,只有很少的民间老艺人还保留有传统的制炉技法。但庆幸的是,在茶事渐热的当下,因茶人的再度关注才慢慢恢复了生产,样式也有了变化,一些工匠还根据日本回流古凉炉的模样来定制。其实,日本凉炉据说也是从中国流出去的,但寻不到制作的源头。自古以白泥制炉的不多,江西南丰观音泥耐火耐烧,会不会与它藏着一些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