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阅读教学要把握好文本的有效切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阅读教学中,解读文本是最基本的要素。精心设计文本解读的切入口,是阅读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往往决定着阅读的深浅甚至成败。好的切入口能引导学生在进入文本时提纲挈领、探幽寻美,使他们获得情感的享受和能力的提高;反之,切入口不恰当,学生解读文本可能浮在表层,事倍功半。
那么,怎样设计恰当有效的切入口,以走进文本深处呢?笔者将通过解析《孔乙己》教学中的多种切入方式,提出文本有效切入的四字要诀。
一、准:紧扣教学目标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如果教学的入口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就有可能“入宝山而空手归”,或者绕了不必要的弯路。确定目标就是给文本解读指明方向,而目标中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文本的落脚点和核心点。选择切入点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从重难点入手,能使学生较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知。为此,教师在文本切入时,要围绕教学目标,抓准重点、难点;要从文章重点、难点出发,提纲挈领地理清全文的行文思路,化繁为简、以点带面,确定解读的方向、研读的层次、感悟的深度等。
我在进行《孔乙己》一文教学时,设计的教学重点是学习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我由《一面》中鲁迅先生“竹枝似的手”导入,引导学生将视角投射到《孔乙己》中对手进行的细节描写,从而激发学生通过初读《孔乙己》,找出文中与手相关的细节描写。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全文,从而找出了从“排出九文钱摆阔的手”到“偷东西卑劣的手”,再到“教孩子识字善良的手”……教师通过一个紧扣教学目标的问题切入,由点到面,透视文本,发散学生的思维,突破教学重点,从而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物形象,体验了作者的情感,也更好地解读了文本的主旨。
二、趣:激发阅读兴趣
只有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学生学习才能深入。因此,阅读教学的切入口一定要考虑所设计的问题是否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作为入口的问题不应该是一眼就能在文本中找到的简单问题,而应该是“跳一跳,摘桃子”类型的。应该能激发学生的思索欲望,使学生主动进入文本,收集、筛选、分析信息,得出自己的判断,这样,学生学习才能深入。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素材、情趣因素,精心设计提问,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启迪学生的思维。
有一位老师在执教《孔乙己》一文时,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切入方式:让学生帮助孔乙己创建一个学籍档案,这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师生共同确定学籍所填的项目内容,即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身体状况、特长、爱好、家庭成员、学习工作经历、操行评语等。这样的切入法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培养了学生鉴赏小说和条分缕析的能力,使一个立体的孔乙己跃然纸上,同时,也使学生保持了活跃的思维和探索的兴趣,并使他们迸发出了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又如另一位老师在进行《孔乙己》教学时,将问题插入文本之中,从而带动学生对整篇课文的学习。老师在学生通读课文后,问学生:“孔乙己这个人物在你脑海中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哪句话显示出了这一点?”“小说中对孔乙己的描写,笔墨最多的是什么方面的描写?”在学生七嘴八舌,讨论明白了人物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的要点后,老师就引导学生勾画、朗读、体会文中的语言,从而帮他们感悟文章主题。
三、简:提领内容特点
文本切入的目的是为了落实全文的讲解。切入点如果不能灵活自如地联系全文,那么也就失去了切入的价值。因此,文本解读切入时要选择具有概括性、纲领性的内容或关联全篇的内容,这样的切入点,能以小见大,提领文本内容。通过这个切入点来揣摩、理解文本,就能带动学生对其他内容的解读,以及对整篇文章的赏读。
语文名师余映潮在《孔乙己》的初始教学阶段,以“孔乙己与酒”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寻找与酒有关的情节。这种精简的切入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把学生引入到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的阅读境界当中。在余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可以感知到如下内容: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经常受到酒客们的嘲笑;咸亨酒店只是孔乙己悲剧的一隅。如此精简而有力的切入,一下子将学生的视线聚焦到与人物相关的事迹和特定的情境上了。
设计切入问题时,要同时根据文本的特点,或从情节入手,让学生总体把握;或抓住构思特点,使学生体会其精巧;有时也可以利用其中的一两个精彩词语,引入对全文的领悟。抓住文本原有的特点,巧妙地设计入口,常常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有效提领文本内容。
在《孔乙己》的主体教学阶段,余映潮老师又扣住一个“偷”字,引发学生再次进行阅读和品评。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偷”引出“笑”, 将酒客、掌柜的无情嘲笑展露无遗,将社会的冷漠和盘托出。由“偷”引出“打”,那因为偷东西而被打折的腿,最终成为他爬向死亡的“工具”。由“偷”引出了作者对孔乙己又怒又哀的态度。在这里,抓住一个“偷”字,课文的灵魂就显现出来了,同时也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注意。
四、活:切合学情素养
适当的切入点,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入口,更是引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有效工具。因而,切入口设计,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根据学生的学情,以学定教;要尊重学生的已有水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文本,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李镇西老师在执教《孔乙己》时,始终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由学生寻找文本中的疑难点,采取生问生答的形式。这种切入法一改以往的“学生被老师牵着走”的被动模式,一下子点燃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初读文本后,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出来,有学生问:“文中提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孔乙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还有学生问:“为什么作者在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既是‘大约’又是‘的确’,这好像是矛盾的。该怎么理解呢?”这些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深入思考,感悟文本的主题,从而使课堂在预设和生成中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效果。
好的切入点应该是文本内容与学生学情的有机结合。有生命力的课堂永远是充满变化的。即使教师课前已精心设计好一个切入口,但在课堂中也应考虑与课堂生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随机应变,在新的课堂动态中重新设计新的切入口。这种能动的设计,能真正促进教学相长。可见,考虑学生实际,恰当利用生成切入,就可以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如果说文本是“全牛”,那么切入口就是那“节之有间”,恰当地切入,就能“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实践证明,精当、新颖的切入必定是求精、求美、求活、求实的,它可以有效深化语文课堂中的品读、品析、品味过程,有效增强语文课堂中的探究氛围和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可以想见,恰当切入、选点突破能够为语文教学增添魅力、活力,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