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承气汤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临床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承气汤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临床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比较大承气汤与甘露醇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9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7例,给予大承气汤鼻饲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甘露醇鼻饲治疗,两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均常规洗胃,反复联合使用抗胆碱药和胆碱脂酶复能剂,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排便时间、苏醒时间和死亡情况。结果 2组死亡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2组排便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承气汤比甘露醇更有利于导泻,能促进患者苏醒,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 大承气汤 甘露醇 导泻 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

2001年2月-2009年9月,笔者运用大承气汤与甘露醇导泻对比观察抢救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95例的临床疗效,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95例均为我院急诊患者,符合口服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标准[1]。患者所服农药为甲胺磷32例,氧化乐果18例,乐果13例,敌敌畏12例,对硫磷10例,马拉硫磷5例,辛硫磷5例;口服农药量10ml-250ml(115±22ml);服药至抢救时间30min-6h(3.5±0.4h);随机分为2组。大承气汤组47例,男27例,女20例,年龄16岁-64岁,平均年龄31.5岁;甘露醇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14岁-71岁,平均32.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较性(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给予大承气汤?采用我院统一采购的中药饮片。药物组成:大黄12g,芒硝10g,枳实12g,厚朴12g。每剂经水煎后取上清液200ml,冷却至常温,在彻底洗胃后经胃管注入;2小时后不排便者,按上述剂量再注入1次。

1.2.2 对照组 给予甘露醇250ml,在彻底洗胃后经胃管注入;2小时后不排便者,按上述剂量再注入1次。

两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均常规洗胃,反复联合使用抗胆碱药和胆碱脂酶复能剂。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患者排便时间(从鼻饲用药至第一次大便的时间)、苏醒时间(从入院至清醒后的时间,清醒的标准为:患者对时间、地点、人物感知正确,语言交流正常)和死亡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大承气汤组47例,死亡1例,其余46例排便时间5.21±2.14小时,苏醒时间7.31±3.63小时。甘露醇组48例,死亡3例,排便时间7.86±1.87小时,苏醒时间10.57±4.49小时。经χ2检验,2组死亡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t检验,2组排便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承气汤组疗效优于甘露醇组。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排便时间、苏醒时间、死亡情况的比较(x-±s)

注:与甘露醇组比较:*p<0.05

3 讨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常使用大剂量阿托品等抗胆碱药,抗胆碱药能与乙酰胆碱争夺胆碱受体,起到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从而导致胃肠蠕动及肠腺体分泌功能的阻抑,所以应用甘露醇导泻效果较差。笔者观察达到“阿托品化”的患者多会出现皮肤干温、颜面潮红、轻度烦躁、大便不下、舌苔黄燥、脉象洪大滑数等征象,与《伤寒论》中的阳明腑实证有相似之处。故本人对大承气汤的临床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并发现了其优势所在。

现代医学认为,大黄含有番泻甙类,番泻甙在肠道细菌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大黄酸蒽酮,大黄酸蒽酮可刺激大肠粘膜,使肠蠕动增加而起到泻下作用,另外还可抑制肠细胞膜上na+、k+—atp酶,阻碍na+转运,使肠内渗透压升高,保留大量水分,促进肠蠕动而起到泻下作用;芒硝主要含有十水硫酸钠 (na2so4?10h2o),其主要成分硫酸钠内服后,其硫酸根离子不易被肠粘膜吸收,在肠内形成高渗盐溶液,保持大量水分,肠道被扩张,引起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而起到泻下作用。杨氏等研究发现:大承气汤煎剂和大黄煎剂可以不经过胃肠的消化、吸收、分解等中间环节,而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细胞,显著增强肠管平滑肌细胞的电兴奋性,促进肠道收缩运动。[2]以上资料为大承气汤的导泻作用提供了现代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采用大承气汤导泻抢救口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可以不受阿托品的影响,疗效确切,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63-964.

[2]杨文修,金正根,许文胜等.大承气汤和大黄对豚鼠结肠带平滑肌细胞的电活动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