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实施浅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实施浅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德”是一个人的立世之本,是一个民族灵魂的支柱,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根基。语文课不仅要向学生展示祖国语言文字的美,还要利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利用它在无痕育人方面的优势,适时地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尤其对于即将走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184-01

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的群体,备受人们关注和宠爱。但现实中屡屡发生的一些不良现象,作为大学的教育者不得不反思。“一个人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洛克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教书同时更应做到育人。通过调查,现在的大学生主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但是,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其中突出的表现有:

1.社会责任感不强。大学生理应懂得个人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而实际上,很多学生不关心政治、不关心国家、不关心集体、不关心他人的情况相当严重。

2.人际关系紧张。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不良习惯。所以经常感觉人际关系紧张,总认为别人排斥自己,和自己的想法背道而驰。

3.缺少远大的人生抱负。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没有远大的奋斗目标,应付每一天学习生活的人比较多。当提及毕业去向问题时,有45%的学生会说:“毕业再说吧,现在自己也不知道将来能做点啥。”50%的学生希望将来能找份体面的、有钱的工作。而仅有极少数学生希望发挥自己所学的专长,为社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4.追求享乐的倾向十分严重。近几年,大学生对于物质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46.7%的学生对于生活理想是“吃的香辣、穿的潇洒、玩的痛快”。他们不顾家庭实际,追求高档和名牌,同学之间相互攀比,讲排场,比阔气。

5.意志薄弱、心理脆弱。调查表明,虽然学生的心理活动总体评价是健康的,但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有严重孤独恐惧感、严重不安全感的学生均超过两成,有超过40.1%的学生缺乏自信,有20.8%以上的大学生,遇到挫折、失败时,情绪低落,不易振作。

所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文以载道,入选教材中的选文,本身就蕴含着内涵丰富的德育因素,闪耀着沁人心脾的育人光芒,语文教师应该担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把课本中有教育意义的篇章,在课文讲解及知识拓展中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教育。

1.强调大局观念:突出表现在牺牲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去维护整体利益和全局利益的独特品质,从而形成整体为上的价值取向。可以联系《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蔺相如在外敌面前临危不惧,不辱使命,成功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在内,他不以位高而自傲,面对廉颇的挑衅,表示要“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显示为国义弃己利的君子风度。蔺相如的“不战”而胜,和廉颇后来的“肉袒负荆”,是“整体为上”的道德准则在注重国家利益上的具体表现。

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联系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的一首歌曲《国家》,有这样几句歌词“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 ,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我爱我国家”。强调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力军,要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重。要像《东周列国》中的弦高一样在经商途中偶知秦国派大量军队偷袭郑国。紧急中,他一面派人连夜赶回郑国送信,一面机智地以郑王使者的身份,带着四张牛皮和十二头牛去“欢迎”秦军。秦军在惊讶于郑国怎会如此之快得到他们偷袭情报的同时,不得不放弃了此次行动。弦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商人,但他的义举却显现出中华民族历久弥坚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大学生在生活中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要胸怀爱国之心,并愿意为国家的建设奉献自己的一切。

3.懂为人处世之道:孔子告诉我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与发展,不能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了他人的存在,更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谋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何事都应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能够懂得换位思考。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变得优秀,绝不能把别人踩在脚下垫高自己。

4.学乐观向上:苏轼的《前赤壁赋》,袒露了自己忘却眼前得失,不甘沉沦的积极人生态度。虽然遭受政治上的严重打击,仍热爱生活、热爱人生。如此坦荡的胸襟,能给遇到小小挫折就萎靡抑郁的同学以鼓舞,早日从阴霾中走出来。

总之,语文是承担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学工作者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让我们以陶老的这句话作为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向,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教育作用,挖掘教材中的道德因素,适时、适宜、适度地渗透于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为社会培养一批既有一技之长,又有健全人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100条建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胡守芬.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徐中玉.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