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美国黑人文坛群星璀璨,莫里森当属其中最闪亮的巨星之一。她深切地关注着黑人的生活境遇和命运,探索他们的精神世界。且其作品具有很强的黑人文学性,黑人传统文化深入其中。因而黑人性在其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就是这样一部经典之作。

关键词:莫里森 黑人性 黑人文化 黑人音乐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384-02

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黑人文学进入第三次高潮。作为美国历史上唯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莫里森无疑是此次黑色高潮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其作品根植于美国黑人的历史、传说和现实生活中,极具黑人文学性,她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则是典型代表。该小说揭示了美国白人文化价值观对黑人的伤害,体现作者对黑人生活境遇和命运的关注。该书一发表就引起了评论界的普遍关注,即是今日,该书也屡列美国畅销书榜首,足见其非凡的艺术魅力和研究价值。它以黑人社区为背景,黑人性如黑人口语、黑人音乐等贯穿于整部作品之中。因此,解读其中的黑人性对理解作者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表达的主题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则通过分析书中角色的黑人性与黑人文化来解读其中的黑人性。

一、角色的黑人性

莫里森认为使黑人处于糟糕境遇的主要原因不是白人确立了以白为美的审美标准,而是黑人将这一审美观盲目接受和内化。在以白人文化为主导的社会中,只有认同和保持“黑人性”的黑人才能得以生存。《最蓝的眼睛》中的角色均为黑人,有的始终保持自己的黑人性,自信快乐地活着;有的却在追求白人的认可中迷失了方向。通过分析如下角色对黑人性的态度,可发现在白人文化的冲击下,部分黑人迷失了自我,而认可黑人性的黑人则实现了自我的发展。

1.佩科拉――典型受害者

在种族歧视的社会中佩科拉是典型的受害者,其悲惨命运源于一心追求蓝眼睛。在她眼中蓝眼睛象征着她所缺失的一切,如家人、朋友的关爱和社会的认可等。她坚信只要有蓝眼睛,一切将会变得美好。家人关爱的缺失、学校的不公待遇和他人的侮辱使其被动地接受了白人的审美价值观,并将所有问题的根源归结于她的黑人性。她长久地盯着印有玛丽・简头像的糖果,认为“吃这种糖果就是吃那对眼睛,就是爱玛丽・简,成为玛丽・简”。[1]她迷失在白人文化之中,以至于每晚都在祈祷拥有蓝眼睛。可悲的是她不但没得到蓝眼睛,反而被其控制,逐渐丢失了自我走向了癫狂,成了追求白人审美观路上的典型受害者。

2.波琳――被同化者

对白人审美观的吸收使波琳开始否认自我,甘愿成为白人的理想女仆。她沉浸在好莱坞影片中,并很快被其所传播的白人文化与审美标准所洗脑。这使她“更不愿意回家,更不愿面对乔利”,甚至不想看到自己。成为白人的女佣后,她开始以工作为乐。可笑的是:作为妻子,她忽视自己的家庭,把白人家庭收拾得干净整洁;作为母亲,她把爱给白人小孩而非自己的骨肉。莫里森由此揭示自卑与自弃对黑人妇女的深远影响,表明那些被同化的黑人终将迷失自我,失去快乐。

3.克劳迪娅――黑人性的保护者

克劳迪娅热爱自己的黑人性,她说:“我们喜爱自己的肤色,关心周围的事情,热爱自己的语言”。从她肢解洋娃娃,与莫琳的对抗及对佩科拉的关心中可看出她对黑人性的肯定。她不懂为什么蓝眼睛、白皮肤的洋娃娃那么讨人喜欢,她将其肢解,试图找出白皮肤美的原因。她自我意识很强,且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她说:“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毁了玩偶,但没人问过我圣诞节想要什么。”而对于莫琳的嘲讽,她敢于直面还击。当佩科拉被男生们欺负时,她勇敢地站出来反抗;在佩科拉被父并怀孕后,她试图救下婴儿并认为其会很美丽。正因她对黑人性的保持,才避免悲剧命运的重演。

4.麦克蒂尔夫人――黑人文化的传承者

麦克蒂尔夫人是黑人传统女性的代表。贫穷未能磨灭她对生活的热情与信心,她与丈夫一同经营生活,关爱孩子,使他们免受白人文化的不良影响。她对布鲁斯的热爱足见其对黑人性的肯定。她既关心自己的家庭,也关心黑人社区。在佩科拉无家可归时,将其收留。此外,她与周围黑人女性的闲谈也表明她对本族文化的认同。通过刻画这一人物,莫里森传达了只有坚定自我,传承本族文化的人才能走向幸福的思想。

可见,对黑人性的态度因人而异。有人将自己的黑人藏在白色“面具”之下,也有人试图消除自身的黑人性来追求“白人梦”,但只有反对白人文化霸权,坚持自己的审美标准和文化的黑人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和自我的迷失。

二、黑人文化

莫里森被认为是黑人的代言人和黑人文化的守护神。她认为黑人文化在黑人性的保留和遗失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关系到角色的命运。在白人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黑人的悲惨境遇和黑、白文化的冲突是其小说的永恒主题,《最蓝的眼睛》也不例外。通过该书,莫里森诠释了对黑人文化的热爱是黑人保持黑人性的基础。

1.黑人方言

黑人方言是黑人身份和黑人文化的象征。著名的美国黑人作家都喜欢在作品中运用黑人方言来增强表现力,而在此方面莫里森堪称巨匠。黑人方言贯穿于小说的始终,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是小说中的黑人口语。黑人倾向于用隐喻来表达自己的处境。如“cold as a witch’s tit”。而“as barelegged as a yard dog”则表明黑人常从动物或自然界中找喻体。黑人口语的另一特征为意指,尤其常见于羞辱他人的情形。如一群男孩用“Black e mo Black e mo Ya daddy sleeps nekked...”辱骂佩科拉。体现了男孩们对黑人性的憎恨与鄙视。

其次是小说中黑人方言的语法特征。具体表现为用“ain't”代表“are not”和“am not” ;双重否定仍为否定(“You didn't see none then”);不规则的动词形式(“have knowed”)和系动词的省略(“She coming back?”)在小说中都较普遍。这体现了莫里森在运用黑人英语语法来表现黑人的语言和文化魅力方面的精湛技艺,这也使该小说成了黑人性的经典著作。

2.黑人音乐

黑人音乐是黑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黑人的生活,并在黑人间得到广泛流传。为了使作品像黑人音乐一样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莫里森将许多黑人音乐元素应用到《最蓝的眼睛》中,其中较典型的有布鲁斯和宗教音乐。

布鲁斯通常表达了在种族歧视下黑人们的悲伤和绝望。在《最蓝的眼睛》中,随处可见其踪影。克劳迪娅多次回忆起母亲通过唱布鲁斯来追忆往昔的艰难岁月,她说“每周六,母亲都喜欢唱歌”。母亲的歌声不仅给女儿带来了乐趣,也将歌曲中的智慧与价值观传递给了女儿,使她免受扭曲的价值观的迫害。另一个布鲁斯的歌唱者是波兰,她借其表达对爱情的渴望,这为佩科拉所不解。正因佩科拉不懂歌声中所传达的悲伤及对自由的向往,和无法用布鲁斯来表达自己的苦闷才使其成了沉默的羔羊并走向了疯狂。

宗教音乐也是黑人音乐的一种。《最蓝的眼睛》中,在讲述波琳的故事时引入了一首宗教歌曲――“亲爱的主,亲着我的手,引领我...。”听完此曲,波琳心怀感恩仿佛得到了救赎和重生。这表明宗教歌曲对黑人有治愈功能。

可见,黑人音乐是黑人的精神支柱。其歌唱者通常是黑人文化的传承者和在白人文化霸权下的幸存者,那些否认自己文化的人是注定要失败的。

三、结语

通过分析《最蓝的眼睛》中的角色和黑人文化,可发现那些否认自我、摒弃本民族文化的黑人终将迷失自我。只有那些认同自己的黑人性和文化的黑人才能获得反抗文化霸权的力量,找到自身的价值与美丽,从而获得幸福与安康。

参考文献

[1]Toni Morrison. The Bluest Eye[M]. London: Pan Books Ltd, 1970.

[2]陈融.论黑人性[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31.

[3]胡以仁. 从自我憎恨到自我肯定――评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J]. 知识经济,2010,(08):58.

[4]梁婷. 《最蓝的眼睛》之佩科拉悲剧[J]. 文学评论,2007,(9):43-44.

[5]章汝雯,刘益.托尼・莫里森笔下的黑人形象[J]. 外语教学,2008,29(3):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