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美德是否可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美德是否可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美德是否可教”自苏格拉底以来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了解美德的本质是探讨美德是否可教的前提条件。而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论断虽受到亚里斯多德以及后人的批判,但在探讨“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苏格拉底 美德 知识 是否可教

一、美德的概念界定

“美德”希腊文原文是γ Z ( aret ê),原意是指任何事物的天然特长、用处和功能。《希英大辞典》的解释是goodness, excellence of any kind (任何事物的善或优点)。在古希腊人看来,一个事物的特长、用处和功能就是该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本性[1]。

亚里士多德对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论断提出了异议。“德性只生成于德性的活动。”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美德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他认为,美德和技术一样,必须通过现实的活动才能获得。亚里士多德在《欧德穆伦理学》里写道:“美德乃是有目的的选择之目的的正确性原因。”从“目的的正确性”一词我们也可以看出,美德的意义与考量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直接指向实践的[ 2]。

但也有人并不完全同意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如果一个精神失常的人,在做一件我们认为是美德的事,我们也说这个人具有美德吗?显然不能。因此,美德的判定必须诉诸于个体内在的情感、态度、意志、动机。

从上述的讨论和探究,我们大致可以了解何谓“美德”。美德即建立在智慧理性基础上并依赖行为活动表现出来的情感意志。

二、美德是否可教

针对“美德是否可教”,苏格拉底采用几何学中假设的办法,即如果假设美德是知识,则美德就是可教的。一方面,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只有是知识,才是可教的。即美德是一种知识是美德可教性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如果美德是知识,那么美德就是可教的。”即美德是知识也是美德可教性的充分条件。显然,苏格拉底将“美德是知识”看成是“美德可教性”的充分必要条件,即“美德是知识,当且仅当,美德是可教的。”美德是否可教取决于美德是否是知识,反之亦然。

(一)美德不可教

由于“美德”原来的意思是指任何事物的天然的特长和功能,而天然的特长和功能似乎是无法教的。比如,我们无法教人像鱼一样在水中呼吸生活。

根据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论断。美德是知识,知识可教,所以美德也必然可教。可以接着苏格拉底提出“如果有那么一样东西是可教的,不管它是不是美德,不是一定要有教师和学生吗?”的疑问,美德的可教性又受到了质疑。算术、几何、天文、医学都是可教的知识,也有专业的教师传授知识,可是我们却找不到教授美德的专业教师。

除了缺乏教授美德的老师和学习的学生外,美德的不可教性还表现在自我本身,美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基于人性本心追求而言的,受内心、教育环境、社会意识、他人等自我因素和外界因素所影响。

根据心理学研究[3],人的品德形成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在他律阶段,人或因生理局限无法独立思考,或因外界强制无法自主选择,因此不得不屈从与环境的要求。他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却没有将这些行为结合于自己的情感,因此不是真正的美德。另外,他律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达到自律,希望通过控制外界条件,在本质上改变人的价值取向,可以说他律的作用需要经过自律激发出来。

因此,人的美德起源仍是他的内心,是一个自主自发的精神追求,这才是真正的美德。亚里斯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曾探讨美德与习惯的关系,认为要想获得美德,需要按照美德的要求去实践,形成习惯,从而获得美德。通过做勇敢地事成为勇敢者,通过节制成为节制的人。可是不难有此疑问:这样获得美德是美德吗?通过教授,形成的习惯,获得的美德不是真正的美德。

(二)美德可教

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如果将其看成一个“知识的命题”,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美德是知识,当且仅当,美德是可教的。

在柏拉图《普罗塔格拉篇》中,普罗塔格拉认为“美德并非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习得的结果”。就好像学习母语,并不需要特别向某个人学习,而他学习的对象,如父母,同伴都是非专业的人。同样的道理,尽管人们需要学习各种道德规范,却不需要去学习接受专门的训练。因此,美德可教与没有专门教授美德的教师之间并不矛盾。

美德虽然可以作为知识来教授,但美德知识具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主要表现在:第一,美德作为知识不会随着个人的感受而改变。如果美德知识可以变动,那我们就不会有关于美德评价的标准。第二,美德是关于“心灵的知识”,“是让人们做出是非、善恶判断的知识”,而不是来自自然世界的客观知识。第三,美德知识来自于人们的理性。因为人的感性只能得到相对的、变动的知识,而只有通过理性,人才能得到绝对的知识,才能得到关于美德的普遍性概念。

三、美德如何教

普罗塔哥拉、亚里士多德也都持“美德可教”之见,且认为美德非专门的教师可教。正由于西方早在否定“道德说教”的前提下思考“美德是否可教”问题,这才不断另辟蹊径,寻求恰当的解释和途径。

普罗塔哥拉认为,美德之教类似于母语学习,即人的美德是在生活环境中受到成人的影响而形成的,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美德之教类似于技能的传授,可以通过示范和矫正下的练习获得。他们实际上把“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转换成了“美德如何教”的问题。

教的行为分为两种,直接教和间接教。直接教的方式主要是口授和训练,间接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逐渐加强对学生的影响。

美德不能直接教,需要通过间接的方式不断向学生渗透道德影响。教师要做的是要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认识美德和实践美德的环境和机会,以此来取代空洞的说教。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最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自悟性,迫使其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依靠自己的心灵实现对道德的理性把握[ ]。

是否有美德是我们判定人的生存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既然“美德可教”,且任何人都能成为“美德教师”,那我们就应像康德一样,对心中的道德率抱有无限的敬畏之心,让美德与人类同在。

参考文献:

[ 1]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姚介厚.希腊哲学史: (第二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 ]聂怡东. 浅议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广角视野.

[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