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信息化技术在电气控制技术教学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信息化技术在电气控制技术教学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并与学科整合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信息化技术教学也是现代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本文分析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的特点与教学现状,并与高职现状相结合,对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优势进行分析,介绍信息化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策略,并提出一些今后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电气控制技术;教学资源

1引言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创新,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越发紧密,尤其是对当今人们的学习形式更是起到了创新性突破发展,并影响着当今社会教学模式的创新。根据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为了提高电气控制技术教学质量,各类信息化相关大型比赛层出不穷,并在学校宣传下将信息化教学重要性在学生群里中不断普及。由此可见,当今职业教育中最为值得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利用丰富信息化技术手段去实践、丰富教学手段,从而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目的。在当今职业教学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较为广泛,有利于学生培养使用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以及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并提升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模式互动的生动性,从而保证学生可以提高学习能力、理解知识的能力并开阔学习眼界,并提升学生之间教学合作意识。现代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误区,即以计算机多媒体课件代替信息化教育。如:教师将学生可以亲自完成的教学内容演变成为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形式主动展示给学生,课堂教学活动被多媒体形式所完全填满;教师将利用多媒体的学习机会相对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造成学生利用多媒体的空间缩小等等。所谓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是指人类利用工能信息技术等基本原理以及方式方法改变生活的指导技术形式。通常情况下,信息技术是由现代通信联通电子计算机为常用手段,从而实现对信息的加工、整理、获取、利用以及传递等技术工程的总和。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不仅仅是教学中一个多媒体课件,其使用的方法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将信息化教学方法进行精而适度地组合,将传统课堂教学手段和信息化有效地进行结合来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2《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特点与现状

当前我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以及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是《电气控制技术》,并对学校内学生知识结构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满足学校对人才的培养目的,学校教学形式从传统教学方法向教学一体化方向实现了有效转型。理论与实际一体化的项目化教学是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并趋于完整的教学项目形式,利用教学活动以及教学任务为指导,从而设立教学首要任务应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与教育、理论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是一致的,就是经过教学手段而达到教学目标。本校《电气控制技术》这个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主要特点是实践性强,内容抽象,传统的教学手段课堂节奏慢,教学容量小,信息处理能力差;生产实习受到场地、经费和时间限制;即便学生到了企业现场,由于现场环境及安全要求等限制,学生实践操作是绝对不允许的,教学效果通常差强人意。例如,学生在进行电气安装调试线路、低压电器结构等专业知识的学习时,若单纯使用一张固定性的图片来完成相关知识点的讲解,不能很好地反映动态工作过程,学生不容易理解;用实物演示安装调试过程又往往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浪费材料而不能更好地进行实施。

3采用信息化技术的可行性和优势

我院《电气控制技术》开设的学期为高职二年级,拥有了最为基础的学习主体主动性、信息资料处理能力以及结构性较强的自动知识学习能力,因此在我院实践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可行的。采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体现在:(1)内容形象直观,克服传统抽象教学,学生利用感性认知系统去了解理性知识体系的规律性;(2)利用图片、文字、声音在多重感官共同作用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3)利用动态教学模拟教学内容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充分掌握学习重点以及难点;(4)在教师进行教学时应及时吸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反馈,从而在师生友好互动基础上营造和谐学习氛围;(5)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虚拟表现实物以及还原实物本原,从而打破学生固定思维以及认识世界的视觉局限;(6)利用重复知识点形式加强学生的记忆,从而避免遗忘现象;(7)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实现学生学习效率普遍提高的目的;(8)教学资源丰富,并占用较小的学习时间与空间,可以高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教师为学生提供仿真软件、辅助课件以及动漫视频等教学信息资源,教师为学生营造教学情境,通过合作、引导以及高效对话形式促使学生在教师营造的环境中实现自主学习目的,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掌握学习经验、构建知识框架、掌握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既做到了知识形式形象、生动,摒除了学生对抽象知识形式的畏惧之感,又有效提高了学生创新精神、信息素养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教师教学效率以及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4信息化技术在电气控制教学中的目标

4.1自主性的学习过程

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自主学习形式就可以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专注度、学习兴趣与学习责任感,并将学习兴趣始终贯彻学生学习生涯始终。学生学习前期,教师应通过合理整理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之后,教师应通过实践、应用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实用性。要选择符合学生思维水平和思维习惯的信息展示和教学资源。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灌输给学生知识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点产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责任感,进而达到学生重视学习的目的,并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结合丰富多样的考核方法,如实际动手操作、撰写学习报告等,形式灵活的考评方式,易于学生接受。作业可采用网上提交电子作业的形式,促使学生在节约课堂时间的同时轻松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4.2知识传授要高效

教师应做到更好的将课程知识解释并传授给学生,达到有效落实传授知识重点目的。信息呈现和知识表达的有效性离不开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在引入知识时,深度应适中。数字化信息的发展使学生进入了大数据时代,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轻松得到更多样性的知识和信息,他们的思维很前卫,也很实际。他们喜欢“快餐”的节奏,注重知识的功能和应用。在有效表达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所表达知识的质量和对知识分析的深度,特别是知识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

4.3延续性在知识体系中的应用

学生高效完成掌握知识点的关键是应用延续性在实施体系的作用。利用知识延续性既表现在学生本身学习知识上,又表现在学习者在课外活动中知识点延续性的掌握上。因此,知识点不应局限在课堂的学习与应用中,应打破局限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更加高效的延展性应用,达到更好学习知识目的,发挥知识的重要作用,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学生应学会在教师引导与课堂知识教导下,发挥主观学习能力并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继续延续对知识的深入探索与应用,促使学生对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在实践过程中融会贯通。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知识的不断应用以及同其他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就是实践知识应用延续性的具体表现。这种源于知识主体的延续性,也可以视为学生深层学习的延续。第一,教师应为学生提供高效、丰富的学习资源,尤其是提供专业技术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机会,促使学生可以依据生产依据实际的实践项目为出发点,并依据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点对实践行为进行指导;第二,为学生营建一个公平、公正、和谐、友好的学习平台,在这个学习交流平台上,除了教师与学生针对专业知识的交流与学习外,还应融入企业中优秀的技术人员来丰富平台交流内容,促使学生在企业专业人员指导下将知识深化理解且高效应用。

5信息化技术在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及开发

5.1依托校园已有网络环境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平台是以现有的校园网为基础的,它不仅具有丰富的网络资源,而且具有校园信息管理、资源共享和信息安全的优势。教师设计资源包到校园网上,资源包包括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教学要求、重难点、教学资源、网上题库、在线考试等,还可以随时随地与学习者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们的学习变得方便易行。在校园网上构建的信息化教学平台上,教学内容被制成网页,学生可以随时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可以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复习和预习、做作业、问问题。教师通过网络连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更多的相关信息和知识,使得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课堂教学得以延伸。

5.2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

信息资源根据教学需要可以是自制、网上搜集、购买等多种渠道。《电气控制技术》教学内容不应只是书本的平面,而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网络教学软件,补充教材。采用多媒体教学具有的信息量大、信息传达速度快、传输质量高、图文并茂、声形相应、生动逼真等特点,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学生能全方位地接受信息。彩色实物图片可与教材的原理图相结合,达到相辅相成。将枯燥难懂的原理图开发和制作成FLASH动画,使很多原来的教学难点化难为易,由抽象到直观。如电器元件的工作原理、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过程、主电路的工作过程、机床动作过程等。我院在《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实施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开发建设微课: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将原来整体的教学内容“碎片化”,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2)教学团队制作丰富多彩多媒体课件:将抽象、平面的教学内容以更直观立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3)与企业合作开发仿真软件:通过人机交互的虚拟实操过程,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传统实物操作过程的耗费时间和材料浪费;(4)建立手机微信公众号:随时将新的知识点、问题、作业等内容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打通课后师生之间的联系;(5)搜集整理相关视频教学资源:通过视频教学资料将教学情境立体化,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引导学生自己通过网络自主获取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养成多渠道获取信息资源的习惯。

5.3信息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实践证明,信息化技术在《电气控制技术》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在使用过程中还应遵循以下原则:(1)辅的原则信息化技术只能起辅助教学的作用,不能替代教师教学的作用。我们不应过分夸大信息化技术的作用,更不能取代教师应有的创造性工作。不论教学过程中采用哪种信息化手段,都不能替代课堂教学中教师亲自对课程内容的点拨、引导、方法指导、分析讲解等。如果课堂教学中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就会使教学过程缺少最真实的交流和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相互启迪、相互感染的真实情感。(2)适宜性原则信息化技术在《电气控制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找到立足点和突破口。信息技术的过度应用,使课堂教学显得生动活泼,却忽视了师生之间的真正联系。如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给学生更直观形象的感官刺激,帮助学生理解和提高兴趣,但它却不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仿真软件可以解决在时间和材料上的浪费,却不能更直观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视频资源可以让学生感受更形象直观的工作过程,但过多使用反而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困倦感。只有当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空间、时间、生活经验等的限制,不能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解决问题时,我们才能采用不同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弥补,即因需而用。(3)适度性原则运用信息化技术解决的是与学生接受程度相适宜的问题,切记做到适可而止,即运用信息技术的频率与教育时间相吻合。(4)实效性原则信息技术的应用重点在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上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创造适合学生实践能力的、可调控的、问题设置适宜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5)互容性原则通过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将传统教学内容进行组合,通过信息化技术与教学内容的合理搭配,随时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修改或增删,做到信息化技术手段与教学内容的互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避免重复无用的劳动。(6)效益性原则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目的就是在单位时间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教师不应只考虑细节的精美,过度精美的细节,不仅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还要浪费大量制作者的时间。应充分重视学生的需求和课堂教学的容量,使信息化技术手段变得简单实用,这样既减少教师的劳动,又能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6结束语

信息化技术是现代职业院校教师必须掌握的职业技能,但信息化资源不是教学的全部,合理地将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设计进行融合,才能实现信息化资源的最佳使用效果。教师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应把重点放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教学资源上。设计教学方案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素养,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智库.百科[DB/OL].

[2]李红梅,吴山,常东胜,等.采用电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0,14(2):105-106

[3]夏玉红.基于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的信息化有效性教学设计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5(21).

作者:张晋 单位: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