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百度”作文到“摆渡”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百度”作文到“摆渡”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的高中作文教学非常注重引导学生收集素材。但是,如果没有立足高中生的写作实际,没有行之有效的素材积累的指导,只会让学生的作文呈现出一系列“百度作文的特性。那么如何摆脱含金量不高的“百度”作文的模式,达到灵活使用素材的效用呢?

一、“百度”作文的呈现状貌

1.似曾相识,少有新鲜贴合

固化思维使学生能够联系到的素材内容极度单一,这就好像是“百度”来的一堆相似素材,虽也算得上是“典型”,但视野狭隘,捕捉有限。在运用时,简单列举,相似而冗长,毫无味道可言,“典型”之意义也就乏善可陈。

2.东拼西凑,不能整合化用

每次考试时,学生对平时素材累积的记忆仿佛一片空白,能从中择取的内容寥寥无几;哪怕是有印象的几个故事素材,也无法直接与题目形成紧密联系,想舍之弃用又不甘心,于是作文东拼西凑,呈现散漫化,少有整体性可言。无序积累,缺少消化整理的机械阅读,只会提供“走马观花”的“百度”信息,即便浏览再多,若无法从同一主题中比较整合、筛选提取,素材的样貌便是空洞的,记忆不牢固,素材的运用率也就是极低的。

3.套人思想,缺乏个性思考

有的学生在素材运用上虽有比较清晰的表述,但写作过程呈现的依然是该素材最初的寓意点和原始评论。初看时确实有议论之味,细读就会发现引述语言呆滞,在论述中想要各个击破却又浅尝辄止,甚至论述转轨,缺少自己的思想火花和个性解读,使得作文缺乏题目要求的针对性,一篇作文呈现的是素材有亮点却漏洞百出的写作状态。

二、从“百度”作文到“摆渡作文

高中阶段,作文素材的积累是写作的基础。从根本上说,“百度”作文的出发点是好的,就是围绕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作文内容,去寻找历史的、现实的、时代的、思想的丰富而相关联的各类素材,而后从中找到适用的、能深入描写或分析的、能不断丰富内涵的材料,得出一个或深刻或动人的结论与主题。

这里所说的“摆渡”作文,是指针对学生素材积累的目的淡薄、过程无序、思考缺乏的现象,采用“立足积累、巧妙梳理”的方法,让素材积累更有效地进入写作的实践过程。因此,只有对上述呈现的“百度”作文的缺失和弊病作严谨而理性的分析和对待,才能对症下药。

1.培养日常收藏的意识

作文素材的积累是一件需要耐心的漫长工作,如果仅凭考前的零星阅读和突击摘记就想在考场上进入“俯拾即是”状态,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作文中“好的器物”需要凭借日积月累的观察、体会、收集,更需要在积少成多的过程中跳出狭窄的阅读面,跳出教材、文本和历史的局限,进入到素材积累的一种新意和深情的氛中。因此,学生依然要以日常收藏的意识为先导,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更要在阅读中以独特的视角选取新颖的材料,捕捉材料中的“闪光点”,为写好考场作文随时备好丰富的“粮食”。

2.强调活用转化的意识

很多学生在选材时,全然不顾作文要求、写作意图,把平时阅读中遇见的类似素材进行机械的剪贴,导致作文条理不通,呈现出一种简单克隆或变相克隆素材的现象,这就是由于没有中心明确的意识,对素材缺乏活用和转化。

学生的见识是让阅卷人作出评分的主要依据,如果只注意材料的表面相似之处,而不注意事例的本质,只求凑满字数,那么必然会造成写作的思路不清,中心不突出。所以,有效的素材积累不是简单的“搬运”,更不是一味堆砌材料。只有以作文题目中心为准心,对已掌握的素材进行有效分析运用,合理切入,才有可能将材料发挥出最佳的效用。

3.强化专题归类的意识

很多学生平时花大力气死记硬背一些素材,临到考试又都忘得所剩无几,即使记起一些,也是零零碎碎。这是因为学生没有对已掌握的素材进行合理有效的归类,没有充分发掘话题中的延伸性,导致写作联系时缺乏记忆点。如果学生能在掌握一手素材时进行多角度思维,思考素材可以为哪些观点服务,或是整合素材,深入挖掘,在原材料基础上,借假设推理生发出新的材料,并按照相应的论题进行整理,那么无论是课本素材还是生活素材,都会条分缕析地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

4.明确语段训练的意识

好的作文,是练出来的,而好的素材运用也能练出来。平时多做有明确训练目的的写作练习,对素材引述有明确的重点切入,对事例分析有清晰的论点摆出,对事件的描述有生动的细节捕捉,那么材料就会有灵活的呈现,作文就会有顺畅的文气,论述有敏锐而鲜明的时代感,记叙也有浓郁而真实的生活味,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写出好作文。

总之,只要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细心收集各种素材,体验各种人生感悟,就会有闪光的语言和鲜活的灵感,就能在写作中有所收获。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强化作文积累意识的同时,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素材积累,即实现“百度”作文的形式向“摆渡”作文转变,才能期待学生的素材积累在写作过程中发挥出最佳的效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中学(2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