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云南民族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发展意义与创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云南民族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发展意义与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营造属于云南本土的视觉语境是推动云南民族艺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发展的重要手段。不同时代工艺技术的差异便成为了传统图案与当代图形实现沟通的重要障碍,从现代视觉艺术的构成原理和新材质与技术出发探寻云南的传统图案的创新方式,会给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使传统的民族艺术得到符合现代审美标准的传承与发展。

探究云南传统图案的发展意义

视觉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视角下探究云南传统图案构成符号的原理及其审美变迁是对不同时期文化根基的解读。文化的发展与超越是传承活动中最符合时代要求的方式。云南传统图案是云南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它是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间语义转化,进而实现云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传承方式的创新思考。

现代视觉艺术是建立在现代科技与当代文化之上的一种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创新的思维和手段在迅速发展,可利用的物质基础逐渐开拓,一方面,我们已经注意到若要使传统艺术在当下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势必需要变换其视觉因素,发挥材质工艺等功能来刺激注意力的新追求;另一方面又需要利用原始的、民族的风味倾向,诱导人们的思忆之情,以调解人的心理或视觉疲劳,而达到一定的审美享受。艺术创作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域也呈现出了不同的潮流和风格,营造属于云南本土的视觉语境是推动云南民族艺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发展的重要手段。从表现形式出发对云南传统图案进行探析,会提供给我们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使传统的民族艺术得到符合现代审美标准的传承与发展,进而使这种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得到升华。

超越技艺的禁锢,实现图案的创新

任何图案艺术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它的工艺性。早在我国先秦时期的工艺专著《考工记》就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重要观点。其中,所谓工有巧,是指制作的条件;材有美,是指材料性能,可见,我们的祖先已经在远古时期把技术和材料看做每件工艺作品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传统图案均来源于各种工艺作品,它总是离不开各种工艺技术和材料的支持,图案独有韵味的形成并不是纸上谈兵,它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媒介和精湛的技术条件才能得以兑现。例如傣锦中的塔楼纹,顶部呈人字梯状几何形;看似富有驰骋状态的象与骏马,在傣族织锦中也呈现出几何形的外轮廓,这些抽象几何形的特征,除去图案创作者想象力丰富的因素外,更与织锦中纺织技术的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穿越在经纬线中的技术限制了弧线形的产生,直线的抽象归纳便成为民间织锦不得已的选择。从现代视觉艺术的构成原理出发归纳云南的传统图案,由于这种织锦工艺受到了技术和材质的局限,其排列方式多显得对称和有规范的节奏,这是手工业时代的艺术特征,也就显得墨守成规。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傣锦图案,它的构成总是在工艺技术的层面上得以兑现,或驾驭纺织,或驾驭雕刻等等,然而,现代的图形表现方式却从空间感、光感、变化多样性来展现设计的主题思想,随着艺术与科技的进步,新技术和新材质与创意思想也常常得到了更好的嫁接。

工艺性是云南传统图案中限制其发展的重要规律特点,同时,工艺性也是推动传统图案得以革新的重要手段。尽管从单纯保护传统民间艺术的角度来看,要保持云南传统图案的原生态风格应该继续更加重视传承旧时装饰材料和技术的运用,但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当代图形的技术媒介多表现在摄影、计算机绘制与数码印刷等方面。信息时代由于传播的途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图形表现特征上来对比,无论是形式、材料、风格等都与生长于手工业时期的云南传统图案有着明显的区别。承载视觉传达的媒介早已有所变化,再把旧时的工艺符号移植到现代的视觉载体中显然是矫揉造作的做法。举例来讲,若把织绣图案中针孔的工艺痕迹印刷在数码图形中必将显得生搬硬套从而失去生命力。

因此,不同时代工艺技术的差异便成为了传统图案与当代图形实现沟通的重要障碍,这为两种视觉语言的传承方式提出更深层次的启迪,也为云南传统图案的时代变迁给予了较大的帮助。从当下一些时尚的品牌设计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两种视觉语言的沟通以及技术创新的嫁接方式,例如深受年轻女性喜爱的“安娜苏”则是以颇具特色的亚洲传统图案作为创作原型,一方面从化妆品的外形设计到香水系列的包装设计,甚至延生到奢侈高雅的饰品设计,无不为受众展示出复古典雅的传统视觉元素,另一方面,它大胆奔放的色彩构成又突破了旧时图形的循规蹈矩,将新型的材质和现代的构成意识融入其中,加上镂空、裁剪、特种印刷等技术的革新,为消费者营造出极具古典韵味又不失时尚性的现代品牌,这些不同凡响的视觉刺激不仅改变了市场的消费观念,成功地塑造了品牌价值,也使商品本身具有一定的工艺价值。由此可见,云南传统图案要满足当下的审美标准进而走向世界,摆脱原有的工艺限制,新技术与材料创新的渗入是必不可少的。

“批判式继承”是当今对传统文化建立在创新基础上被认为较科学的继承方式,文化发展的最佳状态就是不仅要从旧时的文化中借用,也要试图从现代文明中进行提炼,两者结合,才可以创造出符合时展的嫁接物,减少对文化的限制也禁锢,而多一些取舍和开拓实际上是对传统文化的最大尊崇。就某种角度上讲,云南传统图案的继承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再创造。我们从不否认图案艺术中由于手工艺痕迹的巧妙为之所带来的精妙绝伦,却不能为了曾经辉煌的技术而禁锢自己的设计思想。如果工艺技术受到适当的尊重,它会成为图案设计的好帮手,但却从来不会成为图案的主人,事实上,复制老祖宗的文化与复制异文化具有同样的意义。以图案的文化内涵和装饰语言为启示,摒弃传统图案中工艺技术的框架,是实现现代图形再创造的一种思路,工艺是旧时图案设计的前提,它同时也可作为新时代拓展设计思想的源泉。

无论是从创作的出发点还是从图案传递信息的形式来分析,云南传统图案与当代语境下的视觉图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摒弃旧时的视觉文化,因为云南传统图案毕竟是云南文化中被视弱珍宝的一束奇葩,它与当下的视觉图形构成符号之间也决不是平行而不相交的。

装饰性强使得中国传统图案成为当下艺术类型中最为突出的一大特点,当然,这是缘于它在当代文化信息传递中功能的削弱。要让创作者和观者达成审美上认可与共鸣才能使得图案中的装饰功能得以肯定,这是视觉信息传达设计的最终目的与中国传统图案创作的最初出发点所追求的一致性。中国传统图案产生于历史的先端,如果失去创新的单一继承,它难免会与当代的社会审美观念发生冲突。面对强调特色与个性的视觉审美观,只有把握中国传统图案的装饰风格的特征并加以改良才能符合时代的潮流,从不同的角度满足各种类型的审美心理需求。

(第一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第二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