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公开课《生命 生命》的案例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公开课《生命 生命》的案例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今天听了学校一年轻教师的公开课生命 生命》,引起了笔者对本校语文课堂的深入思考。

一、关于“写”的讨论

在细读课文第一事例前,老师提出了阅读要求: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写出你的感受,阅读时间为2分钟。如此这样,一节课三个事例三次这样的提问。其实在很多课堂上我们都可以听到这样的读书要求。试想,只有几分钟的读,对于一个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会产生多少的感悟,又会产生多少深层次的思考?作为一名教师或者是成年人,文章读一遍就有感悟且感悟深刻,并能写出来的都屈指可数,又何苦去为难学生呢?

写,是成熟思想生成性成果的展示。一般来说,短时间的阅读,学生可能产生的是一种感觉,“悟”是谈不上的。就像相亲的男女,第一次见面产生的只能是喜恶之情,很少产生情定终生之爱。“悟”是经过思想斗争,理性分析之后得到的某种道理或者哲理,是一个庞大的脑力劳动工程。因而笔者觉得这里的“写”是不切实际的花架子。那么,是不是语文课堂上就可以不写了呢?不是的,在这里的写应该放在一节课之后的环节,学生经过长时间不断地体味词语意义和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写下所想所悟,这样才符合写的内容和写的方式。再者,课本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很大的作用,它指导学生对课文的复习再理解,如果将不全面的、不理性的感悟写在上面是会贻误学生的,写还不如不写。

二、评价性用语

或许这位老师经验不足,在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她让学生用“糟蹋”来造句,学生造句完后,他紧随其后脱口而出:“比如,我们班的学生不完成作业,糟蹋了自己的时间。”这句话,造句不错,但是作为评价用语出现在课堂上实属不应该。这种带有批评性的、负面的评语与新课标给出的建议是矛盾的。这属于错误性使用评价语言。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多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实际课堂中,评价用语是很多年轻教师的弱项。课堂上教师的评价用语仅仅局限于“你说得很好”、“你很棒”、“大家把掌声送给他”等等这种单一的、泛泛而谈的评价。很少从学生所给答案的内容、形式的完整性上,学生思维的创新性上给出评价。恰当的评价用语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青年教师需要在评价学生的内容和形式上多下功夫。

三、对文本的解读不够深刻,导致课堂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任何一套课文教材都会给使用者一定的自由空间,让教师自由选取开发利用。因此,在备课时,要广泛收集相关的教学材料,及时补充学生所需要的知识,关注时文,关注社会,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探求视野。

中小学一些语文课堂仅仅是对文章内容的梳理,而缺乏对其的深刻理解。比如,在分析《生命 生命》中:“它挣扎着,极力鼓动着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时,应着重从“挣扎”、“极力鼓动”来分析飞蛾对生的欲望,而不是从“跃动”入手。“挣扎”表示一种明知逃不掉又想要逃走的意思。飞蛾或许知道被“我”捉住是逃不掉的,是必死的,但是一切生物对生命有一种本性的渴望,所以它“挣扎着”。“极力”是用尽全力之意,可见飞蛾为逃走已经拼劲了全部的力量。“鼓动”是一种力量或者信念经过积攒后爆发的一瞬间的动作。从这个词可以看出飞蛾鼓动双翅时拼尽全力,但是鼓动的频率越来越小,时间越来越长,从而证明,飞蛾对生命的渴望。语文教师应注重对重点词语的分析和体味,让学生体会词语的音、意、情,从而更好、更准确地感受和使用本民族的语言。

作者列举三个事例,不仅仅是说明珍惜生命这一个主题,而是有着更深的意蕴。三个事例分别是“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笔者认为,这三个事例是呈梯度上升的。作者用了第一个事例“飞蛾求生”来表现一切生物面临死亡时都具有的一种反应,那是本性使然。第二个事例表现的是瓜苗不嫌弃环境的恶劣,在生的渴望下,依然努力生长,虽生命短暂,但却至死无悔,表达的是作者对那些不怕困难,勇于冲破艰难险阻的生命的赞美。第三个事例是作者静听心跳,感悟属于自己的生命以及如何对待生命的问题。是对那些不虚度生命,珍惜生命,对生命负责的人的赞美,探讨的是生命的本质。这三个事例是以本性――品格――本质为顺序的探讨过程,是梯度关系。教师需要深刻分析文章的层级性,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可贵,珍惜自己的生命,从而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教材挖掘的深度必然决定着教材拓展的广度,所以无论哪个事例的讲解都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如此这样,语文才算是教活了。如果语文教师对课本挖掘不够,学生就只能就课文学语文,这样语文就会越教越窄,学生越学越无趣。

以上是笔者对本节公开课的教学分析,写出来以此共勉。最后以朱子的《观书有感》作为总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张艳妮 新疆兵团第九师163团中学 83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