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鄂伦春冰川的奇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鄂伦春冰川的奇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7年8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第四纪冰川陈列馆韩同林研究员和中国地质科学院高级工程师陈尚平等专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进行了为期5天的地质实地考察后宣布:第四纪冰川时期,中国大兴安岭地区,曾经被1~2千米以上厚的冰层覆盖。

这一发现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立即引起了地质学界和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有力佐证

在漫长的地质史上,地球上曾经历3次温度持续下降的时期,地理学家将之称为“冰期”。第一次是震旦纪大冰期,距今约6亿年;第二次是古生代后期的石炭――二叠纪大冰期,距今约2~3亿年;第三次是新生代第四纪大冰期,距今约200万~300万年。三大冰期气候的时间周期尺度是千万年至几亿年左右。

第四纪冰期来临的时候,人类在地球舞台上已初露头角。那时地球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低10℃~15℃以上,全球有1/3以上的大陆被冰雪覆盖,冰川面积达5200万平方千米,冰厚1000米左右,海平面下降200米以下。在第四纪冰期内,依冰川覆盖面积的变化,又分为4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间冰期时,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大地又恢复了生机。这段时间世界各地的冰川进退次数不相一致。对冰川的分布状况,学术界目前仍存在着不同看法。

20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黄汲青先生对天山南麓第四纪冰川沉积物进行了研究并。在文中他阐述了冰期存在的证据,并分别以不同的冰碛石为代表,划分了三个冰期。黄汲青的研究与发现,证明在我国西部存在着冰期,此论得到了整个地质学界的一致认可。

那么在我国东部,存不存在第四纪冰期呢?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根据山西大同、河北太行山东麓以及扬子江流域、安徽黄山、江西庐山等地发现的冰川遗迹,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期的学说,对我国东部是否存在冰期的问题作出了肯定性的回答。然而,这一学说并没有在地质学界达成共识,一些学者认为:中国东部中低山区(海拔低于3000米),第四纪时气温、雪线及冰川和景区面积比率(AAR)等指标都不具备发育冰川的条件。遂使第四纪我国东部到底有没有冰川的问题成了悬案。

鄂伦春冰川遗迹的大量发现为争论了半个世纪的我国东部中低山区(含大兴安岭地区)有无第四纪冰川的问题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也进一步证实了李四光先生和他的同事们共同创立的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正确性。

世界冰川遗迹中的奇迹

鄂伦春自治旗是我国建国后成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旗,是大兴安岭猎神鄂伦春人骑马狩猎的地方,位于东经121°55'~126°10',北纬48°50'~51°25',面积59880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为97.2%。旗内还有大面积的涵冰湿地和200多条河流,是嫩江河水的发源地。由于地处我国东北部的大兴安岭林区,这里发现的冰川遗迹就成为我国纬度最高、地处最北的冰川遗迹;由于这里既有广袤的高山丘陵又有众多河湖湿地,这里发现的冰川遗迹也就成为我国地势地貌最为复杂的冰川遗迹。地质专家们高兴地指出:鄂伦春旗的第四纪冰川“遗迹资源丰富,规模巨大,个案经典”,是“冰川遗迹中的奇迹”。和我国其他冰川遗迹相比,它具有5个之最。

1 最大的冰川花岗岩基石洞――嘎仙洞

嘎仙洞早已出名,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是伟大的古代民族鲜卑族的发祥地。鲜卑族从这样仙境般的大山里走出来,建立起了一统北方的“北魏王朝”,尤其是被誉为“天下绝后”的冯太后和孝文帝拓跋宏实施的“穿汉服,随汉姓,说汉语,与汉族通婚”以及“均田法”、“禁同姓相婚法”、“俸禄制”等的改革,奠定了隋唐盛世的基础,大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强盛。

嘎仙洞位于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5千米处的山崖之上。山崖长约千米,高近百米。洞口座北朝南,宽约27米,高约20米,洞深90余米。

如今,壮观的嘎仙洞被专家认定为冰川冲蚀而形成,是国内最大的冰川花岗岩基岩洞。它的洞口侧壁有数条长长的冰悬槽,洞山顶有大量冰川漂砾和大面积的冰川侵蚀的花岗岩峰窝。这些冰川遗迹更增添了嘎仙洞的神秘色彩,显示出自然物质文化与人类非物质文化的完美结合。

2 规模最大的冰石河

“冰石河”是指由古冰川作用形成的大量巨大冰川的漂砾,经后期极度严寒气候条件下(即冰缘气候)的反复冰结――融化――再冰结――再融化……使巨大的冰川漂砾不断向河谷、沟谷方向运移并呈线状分布的地貌特征。外行人的通俗的说法,就是一条全是大石头的河。此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冰石河是浙江新昌万马渡冰石河。在万马渡,数以万计的鹅卵石成群结队浩浩荡荡,从山岗自上而下蜿蜒数千米。

鄂伦春冰石河位于大兴安岭主峰海拔1083米的伊勒呼黑山,距阿里河镇105千米,石质为火山岩,面积达万余平方米。它由河谷中运移和堆积呈线状分布的冰川漂砾和冰融岩屑组成。与其他河不同的是,它的河谷高于两侧河岸,其气势更加磅礴,慑入心魄,凄美壮观,堪称世界奇观,天下一绝。它对研究古气候、古环境、全球变暖和人类起源等问题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3 纬度最高的冰蚀昆仑石

昆仑石是产于青海省海西戈壁昆仑山麓的一种奇石,历经亿万年的风雨冲刷,造型粗犷皱疲,石质坚硬,间有玛瑙、水晶和玉,很受收藏爱好者青睐。鄂伦春昆仑石与此不同,它是古冰川对基岩进行强烈的侵蚀、创蚀、磨蚀作用下产生的,位于鄂伦春旗阿里河镇南15千米处一个被当地百姓称之为昆仑山的山上。经GPS测量,海拔687.3米,长约150米,宽约5~10米,南侧高52.7米,陡峭大约与地面呈80。角;北侧高62.7米,山体垂直。石质为花岗岩。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巨大的球体立于山巅,耐人寻味。

更为奇特的是,在这块巨石顶上还分布着200个左右的冰臼。小的直径5厘米,大的近2米,多里圆形、近圆形,少量呈不规则形。它是古冰川融冰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似滴水穿石般强烈冲蚀下覆基岩产生的。为什么称之为冰臼?因为其形态酷似我国舂米的石臼,口小、肚大、底平。科学家曾用高压水冲击石头,始终形不成平底的状况。这种试验证明,只有冰块的冲击,才能造成“臼坑”的效果。

4 最为奇特的冰蚀柱

鄂伦春旗境内大小河谷谷底宽而平坦,两侧山体较陡,在剖面上里u形特征。u形谷是大冰川沿河谷流动对下覆基岩的不断侵蚀作用的结果,如诺敏河谷、神指峡等。诺敏河中有一块被当地人称之为“烟囱石”的巨石,高约15米,宽5米,长10米,上部是冰蚀下部为水蚀。在湍急的河面上突然耸立一个这样高高的石柱,怎不令人眼前一亮。科学家将其称为我国最奇特的冰蚀柱。

5 规模最大的冰蚀湿地

巨大的冰盖还给鄂伦春旗造成了大面积的冰蚀丘陵、冰川湖和冰蚀湿地。冰蚀丘陵是大冰覆盖下山体受到冰川的铲刮、磨蚀作用的结果。其特征是山顶面平缓、圆滑、两侧稍陡。大兴安岭莽莽的原始森林就生长在具有这种特征的丘陵之上。在丘陵之间及之外,大多属于湿地。鄂伦春冰川湖是古冰川对下履基岩进行强烈掘蚀下形成的,冰川退缩后积水成湖。该旗达尔滨湖等大小湖泊均属冰川湖,后来大多已演化成湿地。鄂伦春河谷中一些较大的湿地和较多的小湖分布的地区属冰蚀湿地,它是由古冰川挖蚀作用的结果。科学家认为,这里的冰蚀湿地是当今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块天然湿地。他们建议充分利用鄂伦春民族文化优势和自然优势,尽快建立起以湿地为主题的“湿地地质公园”,以保护好这里的森林植被和冰蚀湿地。

为了在开发旅游业的同时把环境保护工作做得更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已经正式向国家申报“鄂伦春国家湿地地质公园”。对于这个地质公园,我们不妨翘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