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影响文学发展的因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纵观历史,文学活动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几千年。从最早的因劳动而产生的简单质朴的文学活动,到今天多种题材,多种方式,多种文体的创作活动,文学活动早已成为了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跨越历史,跨越朝代,而依旧欣欣向荣的原因莫过于它不断适应社会需要而发展。而影响文学发展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想依据个人理解对这个问题进行阐释。
关键词:政治 经济 文化范围
一、社会原因
文学活动的参与者在作为作家、评论者等存在的同时更是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存在的。一个生活与社会之中的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的影响而独立存在,所以,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任何时代任何一个从事文学活动的人都难以摆脱社会的影响,作为文学活动主题的人受社会状况的影响,那么最终产出的文学作品自然也是社会影响产物。社会对文学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大到政治的,经济发展状况,文化氛围风气,小到热点事件,社会成员(包括文人,英雄人物等),传播技术进步等,都会对文学活动产生一定影响。下面我将具体对我认为相对重要的影响因素进项阐释。
首先,社会政治情况影响文学发展。政治因素可以说是影响文学发展的最核心因素。自古以来,文学的繁荣与衰败都与政治影响密不可分。汉代风格华丽奢靡的汉赋大行其道,最根本的原因是统治者的喜爱推崇。唐代诗歌臻于极盛,与以科举考试来甄选新统治阶级的政策密切相关。元朝散曲杂剧盛行,多半来源于统治者的民族歧视政策使汉族文人没有地方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只能借这种反式来抒发自己的抑郁之情。清代统治者为加强对思想领域的控制而大兴文字狱,文人为求自保,少致力于诗词,而着意于训诂考据或求取功名。即使是陶渊明一类退隐过着闲适隐居生活的文人,也是因不满现实而弃世而去的,这弃世而去大抵也是因为对像是政治状况的不满。历来的社会领导阶层的统治阶级也愿意以文学为思想武器,促进新思想的传播,中国共产到领导下的左翼文学及中国诗歌会一度作为党的
与政治可以相提并论的,要数经济对文化的影响了。往往,当社会经济呈现繁荣状态时,文化也会获得相应的发展。唐诗繁盛于盛唐时期,词到宋朝时才达到顶峰,直至清朝章回体小说才到达极致。盛唐距离初唐已经是一百多年,这百年间,唐朝的社会经济获得了极大的恢复发展,从农业到手工业都焕然一新,欣欣向荣。一度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社会现象。经济的逐步繁荣带来的是唐诗由唐初的不完善到盛唐的极盛。明清时期,章回体小说趋于完备,重要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带来新兴社会阶层――市民阶层的产生发展和发展,也就是主要读者群体的产生。读者的需求刺激着小说的生产。一切生产活动都依赖于经济状况,在一个混乱贫穷的年代,人们关注的更多是怎样求得安稳与生存,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文学活动中。从这个角度看,经济对文化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社会整体的文化氛围也是影响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作家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社会整体文化风气的影响。对于司马相如来说,写一篇华丽的汉赋可能十分容易,但是让他写首唐诗,即使是唐朝最普通的诗人的诗作水平恐怕也是他望尘莫及的。这并不是因为他的文学素养不够,而是由于整个社会崇尚汉赋,而不重视诗歌。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因素。并不排除众多文化底蕴深厚的文人创作出几篇优秀的传世之作。但是任何一个朝代都不可能向唐朝那样同时出现众多名垂千古的诗人,也不可能想宋朝那样出现词作如此繁盛的局面。
除却这三种重大因素的影响,社会的任何一种小的方面其实都有可触发一次文学活动的高潮或低谷。大部头章回体小说到了清朝才能盛行于街头巷尾,不能仅仅归因于之前没有好的作家或者没有数量可观的读者群体。我们不能忽视传播因素。明清时期印刷术有了一定的发展,照比之前的纯手抄等传播方式,新的传播方式其实已经极大地提高了传播效率。只有传播方式进步,这种大部头的长篇小说才会有读者群体。否则在各方面都处于落后状态的古代社会,试问有几人能耗费大量的时间去抄一部长篇小说。此外,社会发生的种种事件为作者提供给了大量的素材。在古代,一个优秀的文人,一定会受到儒家文化的巨大熏陶。儒家文化中的忠君爱国思想,出仕思想,浸染着每一个受这种文化熏陶的人。所以,这些文人即使不能走上仕途也必然深刻关注社会,所以杜甫才会在安史之乱后发出“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哀叹,才会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期盼。
二、文学创作活动的自身特点
在上述的阐释中,我已经对影响文学发展的社会因素(与外在因素大致等同)进行了阐释,接下来,我将从文学自身的角度出发,阐释影响文学发展的因素,当然这些因素算是次要的因素。
首先,文学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文学即人学,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看出文学创作者在文学创作活动中的核心作用。一个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一定是根植于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的,也一定会抒发自己的感情。即使没有亲身经历,也必然是从别人的经历中提取出的。从这一点上讲,完全虚构的作品是不存在的。既然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创作出的作品,肯定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而作家的经历根植于他生活的时代。也就是说,在进步的时代,作家获得的生活体验的进步的,那么他所创作出的东西必然也是进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在作家创作出的同时,就具备了一定的先进性。
文学创作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这不仅指的是前面所提到的汉赋、唐诗一类随时展而变换的文体的灵活性,也不仅仅指随时反映社会最新的时间,更指作家即创作主体的灵活性。一个成熟的个体,谁没有独立的思索?文体的灵活,题材的灵活,都是来源于创作主体的灵活性。当诗歌在唐朝达到极盛时,宋朝文人懂得诗作难以超越前人而专注于词的创作,当政策压制而个人志向难以抒发时,元朝文人则专注于散曲的创作。正正是创作主体灵活性的体现。正是这种灵活性使作家的创作可以随时代的推移而推移,促进文学的进步。
影响文学活动的因素实在是多种多样,这篇论文中只选取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因素进行阐释。其中的许多观点都是个人意见,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