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品味国学·浸润写作·提升修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品味国学·浸润写作·提升修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各国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输出也相应加强。我国青少年受国外流行文化影响较大,比如形成了“哈韩”族,他们追韩剧,学韩语,崇拜韩星……于此相对照,我国传统文化却似有日渐冷落之势。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它是华夏儿女精神的土壤,是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心灵之根,智慧之泉。语文课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继承发扬国学的任务,所以语文教学应融于国学,借力国学。

高中阶段,语文课对学生人格、素养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强化国学教育,找到两者契合点,让学生在国学熏陶中提高语文素养,又使国学在青年学生中得到品味浸润。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习作教学去发扬国学,品味国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契合点。而“应试”指挥棒下的语文课,出现了重工具,轻人文的偏颇现象,为此,在高中语文习作教学实践中,将国学融入其中,从习作中体悟国学精髓,实现习作教学与国学的完美结合,就成为了我们的教育目标所在。

探寻国学教育中习作教学做法,近年来,在学校读书声中,往往传出:“弟子规,圣人训。……有余力,则学文。”师生对国学的热情似有提高,传统教育是怎样“学文”,特别是怎样进行写作教学的?

国学指导习作,追溯其经验和资料,可见明清两代的蒙学教育。流传至今的蒙学经典,对科举考试必考的“制艺”和试帖诗,如何揣摩学习,如何写作, 如何批改,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这些为我们今天的习作教学留下许多有益的启示,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写作要领。明代的《教子良规》指出“施教者”必须教会“学者”在审明题意的基础上“据理立言”,否则,就像催着盲人上路,他怎么知道该上哪儿去呢。这告诉我们在习作指导中审题立意的先导性。

清代的写作教学,从篇章结构入手,指导学生按照章法写作。学生初习作文,会感到无从下手,因此塾师首先“代思而代作”,即示范性地教学生如何根据题目立意,写成一篇文章。但是不能完全包办,而是采用“面语而口授”的办法,特别是“必令其手自书写”,逐步带领学生入门。这样的“一对一”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教学原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语文教师可以在习作课上学生写作之前提供给学生“范文”,给学生提供借鉴思路或素材。

除了指导立意、章法之外,通过多种文体进行国学教育也是行之有效的思路。比如记叙文的写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方都有其独特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这些都可以入文,积累素材,并可提升到记人叙事中去。例如,我山东乃孔子故乡,受儒家思想熏染,民情淳厚朴实,尚勤俭,守本分,讲孝道,重礼仪,在婚嫁、丧葬、传统节日等习俗多有特色。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就可以把这些写进记叙文中去,作为记叙的对象。学生在运用这些材料写记叙文时,就会对家乡的人事有深入的感受,对地方的传统文化自然而然有自己的体会,这样实现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

通过议论文的写作也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同的地域在历史洪流中,或多或少都涌现出迥然不同的风云人物。我们山东有代表性的就是儒家创始人孔子了,孔子及《论语》,学生作文为经典的论据而运用。当我们在指导学生搜集论据时,当学生把本地历史故事、传统名人写入文章时,其思想感情必会受到熏陶渐染。

文言文是现代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精选的历代文言文精品文章为教学内容,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人文荟萃,学好文言文对学生了解汉语言文化,提高写作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大有裨益。

因此,学生在作文训练的过程中,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语文是美妙灵动、国学思想浓厚的课程,作文的抒写则更能够体现个性、释放心灵。本着让中学生从习作中品味国学,在国学中提高写作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的美好愿望,提出一些有效的路径是我们语文教师不断求索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