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互联网巨头的拐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就在腾讯与奇虎爆发“二选一争夺战”的第二天,在香港证券市场,腾讯市值蒸发了106亿港币。但这并非腾讯在资本市场最惊心动魄的时刻,2010年6月,由于马化腾减持股票以及机构投资者的跟风操作,腾讯的股价在7个交易日内暴跌超过15%,市值缩水高达430亿港元。
马化腾并非第一次减持股票,腾讯与其他互联网公司的市场争夺战也并非新鲜事。但细节中隐藏着魔鬼,被称为资本市场典范的互联网巨头――腾讯,或许正遭遇微妙的拐点。
在中国互联网产业,马化腾和他的产品经理团队在产品的细节把握上一直令人称道。但是在外人看来,腾讯产品创新不足,更多是借鉴现有成熟产品,做二次开发改造,然后利用其QQ的强大推广平台一举获胜。
除了产品平台的强大之外,我们正身处的社会,也为类似腾讯这样的扩张模式,提供了两个条件,一是人口红利,二是市场环境。
所谓人口红利,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干活的人多,消费的人多,需要被抚养的人少。因为腾讯有后发优势,在人口红利期,腾讯不愁没有符合其产品定位的活跃用户群体;而市场环境则是目前国内对垄断经营行为的监管刚刚起步,尽管腾讯的IM(即时通讯)已经占据绝对垄断地位,但是没有遇到多严厉的监管挑战。
但这些利好正在消失。人口红利可能变成人口负债。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从最近5年31个省区市高考人数来看,各地报考人数在2008年达到顶峰之后,近两年呈下降趋势,2010年是下降最多的一年。其中北京市已经是连续4年下降,是高考人数下降最明显的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群体正是腾讯最为核心的消费群体。
目标用户群体的绝对数字下降,不仅对于腾讯来说是不可抗力。受此影响,国内网游公司的增长也都不可避免地开始放缓,无一例外。
要解决这个问题,唯一方案是开拓新用户群,在这一点上腾讯非常努力,但是长期依赖QQ平台的腾讯,尽管产品线不断扩大,但只要是依托QQ推广而成功的产品,往往还是其原有用户群。
所以,我们看到离QQ用户群和功能相近的产品往往很成功,比如腾讯下载工具发展很成功,腾讯媒体播放器很成功,腾讯网页浏览器很成功,腾讯博客也很成功。但是离QQ原有用户和功能特点较远的产品,就相对不那么成功――腾讯电子商务一直不温不火,门户虽然拥有强大的PV(页面浏览量)优势,但是广告额却未能撼动新浪。
可以这样说,腾讯的一系列成功,源于QQ,但也因此患上了QQ依赖症,以致腾讯一直未能成功拓展至QQ核心用户群之外的广阔天地。这种成功者的诅咒并不鲜见。诺基亚因为沉醉于键盘式直板手机,而未能及时发现电容式触摸屏手机时代的到来;微软因为桌面软件的极大成功,而未能意识到搜索引擎的重要性――成功者总是被自己的成功所蒙蔽。
这样的成功者诅咒,并非不可预防。企业在上升周期中,由于企业内部已经形成了惯性和依赖人格,企业内生的创新动力不足。这时应该更多依赖外部创新。通过投资和收购可见效果的创新团队和公司,可以为自身储备过冬的“余粮”――甚至可以成立风险投资部门。
退一步讲,企业在下降周期中,如果有合适的管理者带队,破釜沉舟之下,也经常会带来划时代的产品,比如任天堂的Wii,挖掘了浅度游戏用户(玩健身/益智游戏为主,不同于以往的动作/冒险游戏为主的深度用户群体)――苹果的音乐播放器与手机,都是这样的产物。
垄断的市场上是一个赢家和一群输家,以及没有选择的消费者。竞争的市场上,将有一群赢家和一群输家,以及有很多选择的消费者。
有人认为现在的人口红利还有10年,也有人说这一拐点其实在2005年就已经到来。尽管上下误差超过10年,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我们的商业环境处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之中。如果不是掌握垄断资源的企业,单纯依靠市场基本面,水涨船高式的增长战略将很快宣告尾声。腾讯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