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数学应用题自主探究教学策略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数学应用题自主探究教学策略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运用自主探究学习的相关理论,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相关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具有较强的教学价值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题 自主探究

传统的应用题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生活,是单一价值取向的解题能力培养目标,而新课标从学会解题转向培养应用意识,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数学思考与交流的能力为目标,更加重视教学过程对学生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等目标的实现,这既是学生进行数学解题思考的过程,也是学生培育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推动数学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对于贯彻落实新课标,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都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因此,本文运用自主探究学习的相关理论,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相关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具有较强的教学价值和理论意义。

一、加大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创设有趣的课堂情境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只是数字与文字的组合,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易产生厌烦。运用多媒体形、声、光、色的综合优势,恰当、适量地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情景式教学实例,让学生轻松自如的积极参与,在游戏中对新知进行强化巩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多媒体设计多种多样趣味十足的练习,学生不会觉得练习是负担而产生情绪,不仅不会感到厌烦,而且还会怀着较高的兴趣积极有效地完成练习,从而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同时,通过多媒体可以创设生动、直观、形象、接近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将新旧知识同化顺应及重组整合,而且可以激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非常欢迎的、乐意接受的。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够通过鲜艳丰富的色彩、悦耳动听的音乐、动态变化的画面,来调动和满足小学生对视觉、听觉的要求,让小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情境里主动去参与解题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二、进行自主探究式课题教学

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总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儿童有着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总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发现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在能力,防止铺垫过多、提问过细、指导过滥的倾向,多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机会,并调动学生参与观察、实验、推理、判断、交流、评估等应用题解题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自主探索、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实现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的再创造、再认知。同时,在介绍自主探究结果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运用计算机和投影来直观展示探究的主要过程,这样既为其他同学提供了一个观摩学习的机会,也为其他同学对探究结果进行思考和判断提供了充足的资料和信息。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参与实验探究式教学,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模拟知识被发现的过程,获取探索学习的方法,进而再创造出更多知识,在实践运用中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自身的自主发展。

三、鼓励主动探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一般来说,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常见的解题错误,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曲解题意导致的错误、拟定方案导致的错误、执行方案导致的错误、回顾与反思导致的错误。”首先,曲解题意导致的错误。理解题目题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审题”,这是解答数学应用题的基础工作,但常常被小学生所忽视。很多小学生在匆匆读完题目后就开始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实际上对题目中的题目、涉及的概念、数量关系、相关知识概念等关键信息,都不是很了解,解题出现错误也就在所难免。其次,拟定方案导致的错误。对于解答应用题来说,拟定正确的解题方案、探索便捷的解题途径,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个环节。拟订方案关系到整个应用题能否顺利解决,一旦拟定的方案不正确,后面计算和验算得再精确,整个解题过程也是失败的。

如下例:

【例 1】小数四则计算复习课上,当老师提问: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时,有一位学生在座位上回答说:“末尾对齐”。教师举了一个例子,在黑板上写下 0.6+0.58,问:“写竖式时,你是末尾对齐吗?”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应该是小数点对齐。

然后,执行方案导致的错误。经过审题与拟订方案之后,学生尽管明确了解题思路和具体步骤,但由于不善于处理数式关系,特别是当数式计算比较复杂时,学生就有可能在演算的过程中被卡住,从而导致解题错误或解题失败。如下例:

【例 2】找规律计算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1.1111111×1.1111111=( )

一些同学的错误答案是 1.23454321。一些同学无法找到横向规律,不能写出答案。最后,回顾与反思导致的错误。为了保证解题过程的正确性,在计算出答案后,还需要对整个解题过程进行检验和审视,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在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由于不重视回顾反思而出现错误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锻炼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时,要帮助学生养成勤于反思、善于验算的好习惯,确保整个解题过程的完整、严谨。

实际上,学生解题错误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资源,如果说对某些教学资源而言,有效利用与闲置不用的区别是 1 与 0 的差别的话,那么对错误这一资源而言,则是+1 与-1的差别。因为课堂上的学习错误如果处理不及时、不妥当,将会给以后的教学带来困难或是意想不到的“麻烦”,从而阻碍学生的发展;反之如果充分地加以利用这些学习错误,则可以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在课堂上的改变和成长。这说明课堂解题错误资源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要求教师区别对待存在的解题错误。

具体来说,对习惯性错误采取公开善意点名的处理方式。有的学生在作业或考试中,经常会犯一些错误,如审题不严、计算不细心、书写不规范、笔误等方面的问题而导致解题错误。教师对这类“不应该”的错误要采取善意的公开点名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而对知识性错误则要采取严格要求的处理方式。教师对知识性错误应多督促,多检查,对疑点、模糊点主动示错,暴露出产生错误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形成健全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用自己的数学现实形成对知识的建构,从而减少解题错误。对于思维缺陷的错误,则要个别精心辅导,并强化训练。对于此类问题,教师要采取有效方式,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的思维练习,防止以后出现类似错误,形成有效的正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