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湖北孝昌:携手共筑小康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湖北孝昌:携手共筑小康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层峦叠翠间,盘龙般的公路顺着山势向前延伸。进入湖北孝感地区海拔最高的村―孝昌县小悟乡笔架村,犹如置身山水画卷。茶园绿,田畴稻叶齐,农家乐生意火,大山里的珍珠菜、山药材、野生蜂蜜成为游客抢购的商品。很难想象30年前这里是“土豆、苞谷种到天,家家茅草破屋”的极贫景象。

“下山点灯,上山看星”。笔架村因山高路陡、山峦起伏,形似书房中的“笔架”而得名,曾因贫穷闭塞闻名。如今,这一页正悄然翻过。

消除贫困是一曲绵延在这片土地上的赞歌,“十二五”时期以来,孝昌县共有64828人脱贫。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17元,同比增长11.2%;脱贫15650人,占年初脱贫目标任务12800人的122.3%。

扶了谁:对症下药“除穷根”

85岁的孝昌县陡山乡贫困老党员林国瑶,精神格外矍铄。县民政局将他家纳入低保,教育局免除两孙子学杂费,乡镇企业老板结对帮扶其两孙子在校读书……今年,2万元的扶贫搬迁资金帮他家翻修了危房。

“真是党的政策好呀,不然我这一老和孙子孙女怎么活?”林国瑶年事已高,儿子去世,儿媳改嫁,未成年的孙子孙女由他抚养。

为了精确选出像林国瑶这样真正需要扶持的贫困对象,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村干部走访全县所有农户家,通过调查问卷、调查表和座谈交流等方式,逐户开展摸底调查,详细掌握每家每户基本情况、收入构成和发展意愿等,通过台账式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在此基础上,孝昌县通过宣传发动、农户申请(村组推荐)、群众评议、初步公示、村民审议、村委公示、乡镇审核、乡镇公示、县级审批、县级公示的“十步工作法”,严格遴选甄别贫困对象,完成107个重点贫困村、12.45万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信息录入工作,实行动态管理,保证贫困户脱贫则出,返贫再进,有进有出,进出有据。

科学分类是扶贫重要前提。孝昌县根据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科学划分贫困村、贫困户类型。贫困村区分为基础设施落后致贫村、产业发展滞后致贫村、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致贫村等类型。贫困户更是细分为缺乏劳动能力的五保、低保户,因智、因病、因残致贫户,缺乏生产经营技能致贫户,缺少发展资金致贫户,为制定针对性措施、精准扶贫奠定基础。

号准“脉”、找准“症结”,才能选好“药方”,确保有的放矢。凡是年老体弱,肢体、智力、精神残疾,家庭成员患大病等丧失了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以及因灾、因学返贫等符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人群,纳入民政救助范畴。对“暂时型贫困户”“资源能力型贫困户”“特殊型贫困户”,孝昌县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谁来扶:立体扶贫“挪穷窝”

“誓把二刘变一流”,这是邹岗镇二刘村党支部书记闵汉英上任时立下的誓言。2014年,二刘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9000多元。村民应缴的新农合等费用全部由村级承担,村里帮特困户建新房、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没让弱势群体掉队。

3年前,村级集体经济空壳,农民增收无资金、无技术、无项目。因此,二刘村被纳入全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扶持范围。穷要思变,闵汉英这个在村里已经担任十年村支书的“老班长”坐不住了,他积极争取县农业局、扶贫办、林业局等部门给予项目资金支持,村理事会向村在外的“四有人士”求援,群众自筹。近两年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24万元,整合各类项目资金412万元,其中扶贫资金112万元。

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二刘村先后改造了老茶园,注册“泥山太子茗”茶叶商标;新建了太子米深加工设备,提高了优质稻附加值,太子米成为“香饽饽”;新建了1500平方米养猪场,扩挖57亩养鱼池、新修机耕路,新建加油站、幼儿园、预制板厂。农民收入提高了,村级班子成为群众信任的领头雁,落后的二刘村成为全县的先进村。

二刘村蜕变只是孝昌县加大扶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孝昌有107个扶贫重点村,各行业扶贫牵头部门把政策、资金、项目向贫困村、贫困户集中倾斜,提升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引导贫困户培育优势产业,实行干部驻村扶贫、加大行业扶贫、鼓励社会参与三大扶贫方式,构建起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去年9月,县质监局局长徐建军到有种植苗木传统的新张村任“第一书记”,他下村调研、与困难家庭结对帮扶、整合资源,硬化通村公路3.2公里,探索“零租金”土地流转模式,全村流转土地1200亩,发展苗木大户45个,新开发基地300亩,辐射带动30余农户种植苗木。

县委书记吴琼介绍,目前全县已向贫困村派出107个扶贫工作队,对11094户贫困户进行帮扶,实现全覆盖。444名“第一书记”到村结亲帮扶履职尽责,牵线搭桥、引资引智、参与建设。

社会扶贫是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孝昌县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建立更新及时、扶需清楚、良性互动的社会扶贫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帮扶困难群众。郭氏基金会定点帮扶、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对口帮扶孝昌,以卫生、教育、产业、水资源帮扶为切入点,努力改善基础条件,促进群众增收。

众人拾柴火焰高,去年,全县扶贫开发新修村组公路133公里,解决了3.2万人行路难的问题;扩挖塘堰781口、建改泵站9座、整治渠道91公里,农田灌溉能力明显提高;新扩建水厂3座、自来水管网35.7公里,解决了3.76万人、1.43万头牲畜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建养殖基地13个,新开发优质茶园0.8万亩、药材基地0.3万亩、林果苗木基地4.3万亩,基地农户共有1.7万人。

扶什么:对路扶持“换富业”

“简单改变村容村貌,没有经济上的稳定来源,发展便很难有持续性。减贫脱贫,关键还在产业。选准对路产业,是增强农民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与造血功能。”县长陈俊体会最深。

葱茏的大山,茂密的森林,梯田里的紫薇、樱花、桂花等苗木长势喜人,小悟乡田堂村周围峰峦层叠,沟壑纵横,村民们生活在“巴掌大”的一块平地上。上世纪80年代初,饥饿的农民为了填饱肚子,将锄头和刀斧举向了土层极薄的大山,从山脚把苞谷、水稻一层一层种到山顶。但是,无节制的毁林开荒,造成了水土流失、岩石、石漠化严重,人们在“越穷越垦、越垦越荒、越荒越穷”的恶性循环中苦苦挣扎,很多农民不得不靠政府救助生活。

如今,田堂村却是另一番景象。村民万建军去年把自家土地以每年1000元的价格流转到苗木花卉合作社,自己又在合作社打工,每年收入24000元。同时还可以照顾智力残疾的妻子和读高三的儿子。而前几年,万建军守着两亩半薄田种植传统水稻,年收入还不到2000元。

近年来,孝昌县大力发展苗木花卉、机械电子、生态旅游、现代物流四大产业,把苗木花卉产业作为当前扶贫开发、农民持续增收工作的重点。

围绕建设苗木花卉大县目标,孝昌投入扶贫项目资金573万元扶持龙头企业,通过种植苗木或租赁土地、入股分工、入园打工等方式,向贫困户免费提供树苗、技术或就业岗位,鼓励贫困户发展苗木,入园打工。

为落实“1321”帮扶工程,引导企业参与村企共建,督促项目贴息企业履行社会扶贫责任,孝昌依托优势产业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产业致富。引导企业为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因病致贫、因学致贫贫困户提供帮扶资金解决他们的困难。

孝昌努力开辟精准扶贫新举措,采用“扶贫+苗木花卉”“扶贫+项目”“扶贫+休闲旅游”“扶贫+就业培训”模式,利用孝昌特有的山水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生态园,帮助贫困户积极发展休闲旅游和乡村旅游。

结合美丽乡村、“三万”活动,孝昌加强对贫困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从义务教育、学生助学、技能培训等方面入手,让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上得起学、毕业生都能学到一技之长。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大贫困人口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引导贫困人口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目前,孝昌产业特色逐步凸显。林果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已成为贫困村特色支柱产业,东部周巷、丰山、邹岗等乡镇苗木效益显著,北部王店、卫店等乡镇畜禽养殖业特色明显,全县新增苗木基地9800亩、新增养殖基地76处。整村推进贫困村群众依托特色支柱产业的带动,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年均增幅达25%。

如今,孝昌大地,新兴产业引领一片片产业园,农民弯腰种下一棵棵绿苗,学校里孩子们一张张笑脸,扶贫干部上山、下地的一个个身影……折射出孝昌人携手共圆小康梦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