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盛会神秘账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盛会神秘账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这些盛会到底花了多少钱,最后到底是赚是赔?

从2008年开始,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广州亚运这些国际盛会二连三地在中华大地上揭幕,作为大国崛起的标志性事件。然而,对于这些盛会到底花了纳税人多少钱,最后是赚是赔,官方与民间各有一本账,可谓莫衷一是。

亚运会:开支从20亿涨到1300多亿

2月22日,广州市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参加广州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的小组讨论时说,通过查资料发现,广州亚运的直接投入和间接投入很大。总投资2577亿元,其中广州投资1950多亿元,带来债务2100多亿元。他很担心,背着这么大的债务,广州“十二五”搞民生的钱不知从哪里来。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在媒体穷追猛打之下,3月23日,广州市财政局局长张杰明表示,地方财政为广州亚运会确实做了巨大投入,其中亚运会、亚残运会的运行费用支出为136亿元,涉及亚运场馆、涉亚设施等城市建设的费用为890多亿元,加上其他一些开支,总共支出1300多亿元。张杰明表示,广州并没有死扛财政缺口,亚运会的收支情况基本平衡,收入主要包括亚运会的开幕式以及赛事的门票收入、广告赞助等,中央和省里的补助都有,其中省里补助了30多亿元。

3月24日,针对“财爷”张杰明表示亚运收支基本平衡,钟南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的数据是从政府拿来的。”他同时意味深长地说,“财政部门也有难处,要对外说收支平衡,我们能体谅”。分析认为,钟南山的话说得够婉转,很给张局长面子,但言下之意已很明了,那就是财政部门算出来的账,有对内对外之分。

2500多亿和1300多亿到底哪个比较可靠?广州市政协常委、广州市政府参事室主任张嘉极指出,这主要是统计口径和概念的问题,很多项目――比如为了配合亚运举办而搞的河涌整治――“即便不办亚运会,也是要开展的,只不过是借着举办亚运会的契机,这些项目的建设得以进一步提速。”

而在广州申办亚运之际,最初的预算仅为20亿元,当时与广州竞争的韩国首尔、约旦安曼和马来西亚吉隆坡先后退出申办,主要原因是“太花钱”。

广州亚运会的开支为何会大幅超出原先预算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以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为例,广州亚运焰火燃放指挥部执行总指挥、熊猫烟花集团董事长赵伟平曾对媒体表示,“开幕式焰火总数为16万发,比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多,而其中三项特别的创意将申请吉尼斯纪录。”亚组委庆典和文化活动部部长何继青叶曾在亚运会开幕式后的新闻会上表示,开幕式、闭幕式、包括焰火表演,总开销大约是3.8亿元。

事实上,除了1300多亿元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直接开支外,去年10月,广州市市长万庆良曾透露,为了办好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广州投入1090亿元进行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据张杰明解释,1090亿元是2005年-2010年6年间广州在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其中仅新开通5条地铁线就花了547亿元,另外还有185亿元的道路桥梁建设费,190亿元的环境综合整治费和168亿元的治水费用。张杰明表示,城市建设本身也是改善民生的手段,等亚运结束后,广州仍然要继续投资搞城市改造升级。

3月7日,在北京出席全国“两会”的钟南山说,在深入了解账目流向后,他承认有关风波是场误会。钟南山透露,去年广州的灰霾天是74天,比2001年到2008年的平均130多天少了约一半:“现在广州的天气比香港要好!”而这都是广州是借亚运加速建设城市民生工程之功,2000多亿元的亚运开支因此“非常值得”。

钟南山希望这场误会,能促使地方政府有更好的财政公开透明制度,特别是对人大和人大代表公开;尤其是在“花大钱的时候”,最好能更透明。不过,对于亚运的详细账单何时能向社会公布,张杰明表示,大型运动会的账本都是要经过若干环节才能做出决算,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比如2007年底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完成“账本”再放到档案馆就经历了一年半的时间。广州亚运会的情况更复杂一些,需要的时间也会更长,但此前说2013年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估计,相信会有所提前,也就是在2013年之前就会公布。

有分析认为,以运动会的级别来说明完成“账本”时间长短很幽默。一个简单的事实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后仅仅半年时间,国家审计署便公布了相关财务收支以及馆场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结果。

世博会:盈亏取决于如何处置园区地皮

2010年11月,有上海媒体报道,“德国汉诺威世博会,预期4000万人次,实际参观2800万人次,准确率53%;日本爱知世博会,预期1500万人次,实际2200万人次,准确率57%;上海世博会预期7000万人次,实际参观7308万人次,准确率99.4%。”

上海方面高精准的专业预测水平让人惊叹!

2009年5月,美国《纽约时报》估算,上海世博会的总投资将达450亿美元。2010年2月,有中国国内媒体也报道称,上海世博会是“史上最贵的世博会”,花费达4000亿元。

针对外界的质疑,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上海市市长韩正在接受官方人民网访谈时表示,他这个上海市长都不知道有4000亿元,也打听不到4000亿是如何计算出来的。韩正说,上海专门向国务院打了报告,按照180亿元的规模进行建设。“当然,外国馆建设不在180亿以内,那是他们的钱,我讲的是我们主办方或者讲我们是一个承办城市,在园区里面所建的永久馆,像中国馆、主题馆、世博轴、世博中心,甚至演艺中心等等,这些并不是为世博会,世博会建好以后要永久留下来的,还包括基础设施、世博村,包括还有一些其他的改造,交通、地下、电、设施加在一起180亿……这是一本账,叫建设账,叫直接的建设投入。”

据了解,为了平衡第一本账的收支,上海市政府投资71.5亿元,占投资额的40%;中央政府批准发行世博建设债券80亿元,约占投资额的44%;其余28.5亿元将由多种融资方式予以补充。

韩正表示,第二本账是从2010年5月1日到2010年10月31日,180天的运营期间所花的钱,预测是106亿元。他表示,106亿元的运营主要通过市场的方法来筹集,比如估计世博会门票能够筹集到60亿元左右;再比如全世界的赞助商提供的赞助,包括其他的世博的特需产品的营销,这些加在一起大体上可以筹集到100多亿元。

“180亿加106亿,这就是和世博会有关的两本帐。这两本帐,我们会请最有公信力的审计单位审计以后,向全社会公布的。”韩正说。

对于《纽约时报》450亿美元总投资的数据,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显得很坦然:“这个账要看怎么算了。他愿意这么算我也不反对。上海确实是利用世博会契机,加快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在解决上海居民出行难问题上迈了一大步。这就是利用世博会的机会给上海人民办好事。”据了解,2008年末上海的轨道交通长度只有230公里,而到了2010年世博会召开前将猛增至420公里,新增的7号线、9号线、13号线等轨道线路都将服务于世博园区。而按照俞正声所说,轨道交通每公里耗资6亿元测算,仅仅轨道交通投入就超过1000亿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世博用地的成本――5.28平方公里原世博园区的动迁费用并未算入政府直接投资世博的成本中,上海市政府在世博会后对其如何处置这个黄金地块或许将很大程度上左右上海世博会的盈亏砝码。统计数据显示,本届世博会动迁了1.8万户居民和270多家企事业单位,涉及动迁费用高达400亿元。去年上海“两会”期间,俞正声就曾坦言:“(世博会园区)土地是免费提供的,这块地方的拆迁费用很大。世博会门票收入和营运费用能够持平在财务上就算成功了。动拆迁的成本靠什么?还得靠地皮。”

奥运会:盈利十倍于预期

北京奥运会赚钱吗?会是最昂贵的奥运会吗?这样的问题在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刻起就无数次地被人们追问。2009年6月,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关于北京奥运会的审计结果为上述问题给出了答案。

国家审计署公告显示,根据截至2009年3月15日的实际收支数、后续应实现收入和待结算支出的统计结果,北京奥组委收入将达到205亿元,较预算增加8亿元;支出将达到193.43亿元,较预算略有增加;收支结余将超过10亿元。

而在申办奥运会过程中,北京申奥委曾提出北京奥运会预计收入16.25亿美元,支出16.09亿美元,盈余1600万美元。而现在,北京奥运会的盈利将近当年预计的10倍。

国家审计署的审计结果显示,北京奥运会收入的主要构成包括国际奥委会开发的市场收入和电视转播权收入中按协议分配给主办城市的部分,此部分收入约占组委会收入总额的40%;北京奥组委根据主办城市合同,在国际奥委会授权下实施的市场开发收入98.7亿元,主要包括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等不同级别的赞助收入以及特许经营收入;门票、住宿、收费卡、利息、资产处置等其他收入19.6亿元,其中,门票收入12.8亿元,财产处置收入2.4亿元。

相对于收入部分,北京奥运会的开支更加引人关注,按惯例,奥组委的收入仅用于筹备和运营奥运会,并不包括场馆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部分。虽然在部分临建场馆上,北京奥组委也拨付了一定的款项,但这部分支出的比例很小。在公众比较关注的几个领域中,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共支出8.31亿元;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支出3.12亿元。北京残奥会火炬传递支出2000万元;志愿者相关支出1.71亿元。其中,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四个仪式总支出低于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一个仪式的支出。

按照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收入支出水平,北京奥运会低于雅典奥运会,并不是最昂贵的奥运会。

事实上,对于北京为奥运会而作的投入早有测算。2003年出版的《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一书透露,根据北京申奥报告财政预算和北京“十五”计划的数据显示,对奥运总投入将达2800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800亿元:900亿元用于修建地铁、轻轨、高速公路、机场等;450亿元用于环境治理;300亿元用于信息化建设;其余150亿元将用于水电气热等生活设施的建设和改造。该书是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主编的。

但后来,随着奥运会的临近,这些数字并非一成不变。北京奥组委环境活动部副部长余小萱曾透露,在北京奥运投资的预算方案中,环境治理的投资资金作过调整,从450亿元增加到570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研究员沈望舒2008年3月曾表示,中国为办好奥运会已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1.5万亿元。

据悉,北京在建设奥运场馆过程中采取的是市场融资的方式,这部分支出并不在奥组委支出之列。这从国家审计署报告名称《北京奥运会财务收支和奥运场馆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结果》中就能看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