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学语文教育该不该理直气壮地提出国学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学语文教育该不该理直气壮地提出国学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笔者近来读了《语文学习》2014年第3期刊载的上海师范大学郑桂华教授撰写的《面对国学热,语文应自知自处》一文后颇不是滋味,作为来自一线的大学教授都不敢明确倡导酷爱国学,还生怕说不清招惹是非,那么让中学一线的教师该如何热爱国学,如何引导中学生热爱国学?细究郑桂华教授的文章不难发现国学的定义及研究是回避不了的,笔者认为在现阶段中小学语文教育应旗帜鲜明地倡导国学教育。

关键词:中学语文;国学教育;开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3-005-2

苏教版必修教材15册和选修教材如《史记》《唐诗宋词选读》《唐宋家散文选读》以及高中阶段必读名著书目《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在国学作品研读方面做了大量调整和充实,体现了新课标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篇目的重视,也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国学教育提供了素材上的准备。

一、中学语文教育开展国学研究的意义

1.增强文化底蕴,滋养语文素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中国国学的学习是打开语文学习的一把金钥匙。在中学时代向学生介绍我们的古文化,对学生的人生哲学的培养无疑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国学经典文化的韵律、美妙的意境和精炼的词句,对培养孩子的语感、发展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有独到的作用。引导学生在记忆力最佳的时候,积累一些文化底蕴,通过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和背诵,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另外,背诵还可以提高记忆力、想象力、逻辑分析能力、文章排布能力、遣词造句能力。

2.提升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

国学经典,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蕴涵着深厚的人文思想,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传承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

3.弘扬优秀文化,培养合格公民。

国学经典浓缩了古代圣贤先哲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入思考,建构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是中华优良传统传承和延续的重要载体。

国语、国文、国学的教育是国本,不可动摇。中国的教育,一定要以母语与本土文化为主导和主要内容。我们现在讲自主创新,讲建立自主创新型国家,首先振兴的应是中国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国人靠什么走向世界?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中当然包含着几千年来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中国文化当然是变动着的文化。但中国之为中国,中国文化之为中国文化,一定有自己内在性的东西,有主导性与主体性的常道。这是不可动摇的。

中国教育的特征,首先是“综合观,即大教育观。中国传统教育认为教育这一系统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许多教育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必须把它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和解决。”而教育又渗透到社会各子系统之中。《礼记・学记》把教育的社会功能概括为十六个字:“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教育功能的两个方面:第一是培养国家所需人才及人才的全面性,第二是形成良风美俗、道德风尚与人文环境。这两者又是相互联系、交叉整合的。

因此,在高中阶段进行国学教育势在必行。高中是学生走向成人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基本确立的时候,国学教育的开展,让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染,养成学生的国民意识和社会责任,培养学生对国家与民族大任的自觉担当意识。

二、如何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开展国学教育

(一)明确中学语文教育所指国学概念的含义及范围

中学语文教育所指称的“国学”概念,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学问”和“学术”。它更强调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文学因素,强调传统文化中符合时代要求、或者说能超越时空界限、为全人类共同享有的、合理的、具有精神价值的东西。如《论语》《孟子》《史记》《唐宋散文》《古文观止》这些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

中学语文教育中“国学经典”指的是那些重大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并对中学生有教育意义、审美意义的作品。它主要涵盖《论语》《孟子》《史记》《唐宋散文》《古文观止》《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国学经典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是我们挖掘的点,汉语形式美也是我们学习的内容。汉语形式美指语言材料的音形结构和篇章结构等形式相对独立于语义内容的美,包括字形结构的整齐对称美;语音结构的抑扬顿挫美;篇章结构的跌宕起伏美。

(二)开发国学经典课程资源

1.把握国学经典核心价值。

北京大学张辛教授认为“国学的基本精神是人本,国学的定义是人本。孔子揭示了人类属于自己的世界:心的世界。人类在这个世界里应如何生存?应该是心灵化的生活。”心灵化的生活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其一,不是到彼岸世界寻找解脱,而是在现实世界好好活着,做好人,做君子。从小活到老,被人养,养别人,再被人养,三个阶段都用心度过,享受生命的全过程;其二,人生绝不是追求物质的最大满足,而只能是追求心的尽可能的愉悦。吃好穿好,身体健康不是根本目的,心的愉悦才是人生的主要和唯一的目的所在。

2.学习国学要把握中华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中国人。

人要有敬畏之心、要有宗教情怀、要有精神支持力,让国学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使人们变得高尚,成为精神贵族。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学资源,正确引导当代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陈敏在《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价值观》中提出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塑造大学生价值观的五个方面:以忧患意识来塑造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塑造大学生正确的诚信意识;以义利观塑造大学生正确的利益意识;以“自强不息”精神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以“修齐治平”精神塑造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人格。这个论析对于中学语文教育实行国学教育,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3.重视乡土意识与家国情怀的培植。

中国古人有着“安土重迁”的固有观念,长期以来我们批判与讽刺这种意识,认为是小农经济下产生的落后观念。但在今天却发展到“过犹不及”的程度,即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孩子们往往不喜欢自己的故土,乡村孩子艳羡城市,城市孩子仰望外国,甚至厌恶鄙弃自己的故土,恨不得远走高飞,恐惟避之不及,这反映出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中乡土意识与乡土文化教育的严重缺失。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小孩子既看不到电视,也没有现在的孩子这样丰富的课外读物。但孩童们小时候,常常听长辈们讲当地流传的英雄人物的故事,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使人深受鼓舞。家乡风景秀丽,自然和怡,每个村庄,每个山名,都有着既美丽奇特又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有的浪漫,有的悲伤,这些都在人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无形中就会受到熏陶,产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的自豪感。

但现在的中小学生,即使农村学生也因为条件大大改善,不仅有大量课外书可读,而且有部分学生沉溺于看电影、看电视、玩游戏、上网聊天等,结果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身体发育也受到严重影响。尤其在农村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文化闭塞,学生在报纸、电视与收音机里看到听到的,都是大城市的繁华与富足,因此产生对城市的向往,而折射出对农村生活的厌弃,从小就有一种自卑感,这种感受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而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范文的选择,都偏向城市文化,较少反映农村生活,风景名胜如故宫、长城、黄山、泰山等,学生都耳熟能详,非常向往,可是对自己家乡的自然风貌与名胜古迹等,反而了解很少;乡土观念与文化的教育缺失,即使有些风景秀丽之地,也因为很少有老师系统讲解,学生又不亲历其地,所以知之甚少,导致学生的乡土观念淡薄,甚至对自己的故土感情淡漠,毫无亲近感可言。因此应该相应增加乡土文化的内容,培植学生的乡土观念与故乡情怀。

(三)讲究国学教育的指导方式

1.读原著。爱默生说:“直接阅读上帝。”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要读文本,要读经典。我们不要为图一时方便省力而读所谓译文,读白话译文,甚至读译文节选本,即使是详注本也最好不要读。因为此类作品不可避免会对原著有这样或那样的臆解、曲解、偏失乃至误解,读它们只能拉大与文本、原典的距离,更何况我们处在一个写书人比读书人要多的时代。即使做不到,退一步说,只能读注解较少的、读相对名家翻译的。

2.咬定一部国学经典读懂读透。无论古今中外,文坛名流、英雄豪杰,大多饱读诗书,但对他们起绝对影响作用的书籍,往往就是一两部书。如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司马迁编《资治通鉴》模仿借鉴《左转》;归有光之文风笔法,则从《史记》而来。元代程端礼谈到学习韩愈文章时说:“读韩文,自熟读一篇或两篇,亦须百篇成诵,缘一生靠此为作文骨子故也。既读之后,须反复详看。”反复诵读,不仅能够达到“缘一生靠此为作文骨子”的目的,而且能够养成勤奋细心的读书做事习惯,培植爱书爱家、热爱传统文化的品德,立学修身,滋兰树蕙,可一举而数得。

3.德性实践。读书也并不主要是要获取什么知识,而是要“玩味”,要领会,要基于自己的行使体验去思考,“要变化气质”,读前是一个样,读后则是另一个样。也就是梁启超先生提出的“德性实践”。教学内容上应有日常生活应对的内容,将国学学习与基本礼仪、生活常识、如何做人等结合起来,步步是实,件件有用,增强实践,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4.还原历史情境。传统经典所使用的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尽相同,传统经典所描写的生活内容与学生的经历有较大距离,古人表达感情或思想的方式与今人有异。这是学习传统经典的三大障碍。一个善于动脑筋的语文教师,应该创设有利的情境,带着学生去努力突破这三重障碍。古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有时难以理解,譬如面对婆婆的无端指责,刘兰芝不仅不反抗,还主动请求被休,这在今天习惯了男女平等的年轻人看来是很奇怪的。如果不预先破除时代的隔膜,让学生进入古人的境界,阅读就可能有障碍。有些教师在课堂里这样讲《水浒传》:《水浒传》中的英雄都是无赖,他们滥杀无辜,没有一点法制观念。学生听了,自然是一阵笑。这样的教法不是拉近学生与作品中生活的距离,相反是疏远两者的距离。教师教传统经典时,应还原历史情景,让学生走进古人的生活,体会当时的人和事,而不是简单地以今天的标准苛求古人。

5.诵读、小组讨论、专题讲座有机穿插。平时要加强诵读指导,指导学生注意音节的分界,声调的抑扬顿挫,错落有致,注意古文的双声叠韵,句式的对应,体会其美感和乐感。在诵读和读原著的基础上,要适时开展小组讨论、专题讲座,专题讲座可以一开始作为入门,既让学生有整体概念,又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可以在学生熟读和小组讨论基础上进行讲座,目的是点拨,以利于学生更好地研究;也可以作为学段解释,可以说是总结,也可以说是更深入阅读的开始,引领学生深度解读文本。

[参考文献]

[1]张辛.时代需要国学,民族需要国学.语文建设,2014(01).

[2]漆永祥.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建议.语文建设,2014(01).

[3]谭汝为,奚咏梅.中小学国学教育漫议.语文建设,2014(01).

[4]郑桂华.面对“国学热”,语文应自知自处.语文学习,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