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毕节试验区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区域性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毕节试验区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区域性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研究背景

毕节试验区,是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位于贵州省西北部的毕节市,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处,是生态脆弱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0年3月,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签订《共建毕节贫困山区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提出了加快推进毕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七项重点任务。201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2010〕48号),明确了由毕节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三项试点工作的探索实践,即“探索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模式”“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专业建设是中职学校发展的核心,是学校实现内涵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水平的关键所在,更是一个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中职学校专业建设是一项科学性、实效性、前瞻性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这里指的“区域性”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相对的“区域”,是中职学校根据“县域”或“相对的地方区域”来设置专业的一个导向性的“区域”。“区域性专业建设”是指在某一经济区域内的专业建设,它是建立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并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二、毕节试验区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的现状

节试验区现有20所职业院校,除毕节职院、毕节医专、毕节幼专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立足于学校发展方向比较鲜明外,其余县(区)中职学校体现不出自身的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欠缺,特别是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专业更为缺乏。一些中职学校片面地理解“以市场为导向”,见子打子,一哄而上,什么专业热门,就设置什么专业;没有结合学校自身的目标发展,谈不上科学的规划,出现了设置专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个别中职学校开设的专业小而全,有的专业甚至一个标准班人数也不足。据统计,2014年,20所职业院校专业叠加起来的有105个,最多的学校有13个,最少的学校有3个,而且短线专业设置过多、过杂,对外缺乏竞争力,对内没有吸引力。同时,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也没有明确的思路和目标。2015年,16所职业院校专业叠加起来有112个,其中14所中职学校学前教育招生的有11所,设置了汽车维修专业的有11所、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有10所、医学护理专业的有9所、旅游类专业的有8所。这些招生的专业设置说明了热门专业和重复专业在专业设置上没有结合学校自身基础条件和发展目标。除毕节卫校的专业具有医学特色外,其余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混杂、重复、无特色。

三、开展区域性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专业的设置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发展方向、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必须结合学校的基础能力、师资队伍、经济产业结构等方面来综合考虑,要以相对“区域性”来打造自身的专业特色,实行错位发展。专业建设实行“区域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才建设的需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调整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各地要根据本地产业、人口、教育实际和城镇化进程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规划布局指导意见,指导各地从实际出发逐步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布局和专业。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37号)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应“立足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助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为培养大工匠打下扎实基础”“各地要围绕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民族传统工艺等领域,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能力”。“贴近地方经济特点和产业需求,立足学校办学基础,加强特色专业建设”。这对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生培养提出了高要求,指明了方向。

二是试验区产业的需要。在2016年毕节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把转型升级作为必由之路,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以转方式、调结构壮大实体经济,推进全市产业从“追赶型”向“引领型”转变。从大数据、大健康、新型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业、新型建筑建材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做强现代农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以及市场工程、金融和产业园区等方面,对试验区的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阐述。产业的转型升级必然会带来技术人才,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技术人才的需求矛盾就会凸显出来。给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带来了新的思考,区域性的特色专业建设也刻不容缓。

三是学校发展的需要。随着毕节试验区区域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对技术人才的质量提出了高要求。中职学校服务地方区域性经济社会的发展的任务显现出来,客观上实现满足学校办学规模专业门类多、“小而全”的专业建设严重制约着学校发展水平和专业建设质量。因此,随着中职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张,在新一轮的专业建设中,应立足于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为基础,立足于重点为区域主导产业服务的发展思路,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打造自身的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为实现试验区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规划,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2014年,针对试验区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毕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毕节市职业院校专业规划和设置指导意见》。意见提出紧紧围绕“立足本市、面向全国,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统而不死、分而不乱,突出重点、办优办特”的总体要求,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布局,避免重复投入和同质竞争,提高职业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整体效益,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实现区域内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怎样开展中职学校区域性专业建设

区域性的产业转型升级制约着职业教育技术人才的供给,影响着中职教育的专业布局和专业设置。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专业建设也融入了学校内涵的发展需求,极大地影响着办学的社会效益。因此,学校要立足于所处的产业背景,区域性的产业环境;结合学校的基础条件、发展理念、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来打造;以科学发展的建设研究,以市场导向为依据、以企业行业为依托来进行区域性专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