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沙地樟子松固沙造林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沙地樟子松固沙造林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樟子松属阳性树种,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特性,是沙地造林的先锋树种。在流动、半流动沙地上栽植樟子松一般采用3年生以上的容器袋装苗随整地随造林,严格遵循“三埋两踩一提苗”的原则,栽植后及时灌水,在樟子松栽后第一年越冬期间,为保护幼树免受动物啃伤、防止生理干旱,应及时对3年生幼树进行压防寒土,对5年生营养钵大苗,在秋末和冬初要进行套篓加以保护。沙地樟子松造林技术为沙区造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关键词】 樟子松 沙地 生长状况 造林技术

1 造林地的自然概况

榆林市位于东经107°28′-111°15′,北纬36°57′-39°34海拨1100m,属于干旱、半干旱沙漠,年平均气温8.1℃,极端最底温-32.7℃,极端最高温度38.6℃,全年日照时数2928小时,10℃以上活动积温3208℃,年降水量438毫米,无霜期151天。沙丘类型以新月型沙丘链为主,地下水位1—7米,天然植被覆盖度1.52—5.87%,冬春季多西北风,夏秋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3.6米/秒,最大可达28米/秒,造林时易遭沙压,腐殖质含量少,氮素缺乏,生长的主要植物有豆科的沙打旺、踏榔、花棒、柠条、紫穗槐等,菊科的白沙蒿、连云港沙蒿,藜科的沙米、棉蓬以及胡颓子科的沙枣、酸刺等植物。

2 樟子松的分布及其生物学特性

樟子松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林区和呼伦贝而盟一带沙质草原上,在呼伦贝尔盟草原的海拉尔西山和北山及红花尔基附近沙地,樟子松天然更新的幼树生长良好。现在内蒙、陕西等地引种栽培获得成功。

樟子松耐寒、耐旱性强,能忍受-40—-50℃低温,不苛求土壤水分。在干燥的沙丘上,主根一般深1—2米,最深达4米以下;属阳性树种,树冠稀疏,针叶多集中在树的表面,在林内缺少侧方光照时树干天然整枝快。樟子松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养分贫瘠的风沙土上及土层很薄的山地石砾土上均能生长良好,过湿或积水地方,对其生长不利,喜酸性或微酸性土壤。樟子松抗逆性强,对松针锈病、松梢螟、松干蚧等病虫害具有一定的抗性。

3 樟子松固沙造林主要技术措施

3.1 固沙流沙

在流动、半流动沙地上栽植樟子松,必须首先治理沙地,使沙地面基本稳定,在小气候条件、土壤水份、养份条件得到改善后方能进行栽植。主要固沙技术措施可分为机械固沙和生物固沙两个方面。

3.1.1 机械固沙

机械固沙主要是采用蒿草或稻草、麦杆等平铺沙障,具有就地取材,铺设简便,稳定沙面作用强,收效快并不改变地形等特点。铺设方法:以1.5m×1.5m的规格,网格状平均铺于沙面上,再压一层沙以防被风刮走,可以保护幼树2—5年不受风蚀沙害。

3.1.2 生物固沙

主要是根据移动沙丘的移动规律、沙丘不同部位的特点及植物的生态学特性,栽植沙蒿、沙柳、花棒、踏朗、紫穗槐等适宜在沙丘生长的灌木进行固沙。1)顺风推进。一是从流沙区的上风方向开始治理,逐渐向下风方向推进;一是从每个沙丘的迎风坡中、下部开始,随沙丘顶冲淡向下风方向移动“跟踪治理”。2)前挡后拉。在流动沙丘背风坡附近,留出一定宽度的沙埋地,在风蚀坑中横对主风方向设行,栽植适当的乔灌木树种,作为“前挡”林带,阻止沙丘向前移动,同时,在迎风坡坡脚栽植灌木,作为“后拉”林带固定沙丘坡脚,防止风蚀,并借风力逐渐削平丘顶。3)灌木为主,沙障为辅。植被稀疏的流动沙地,栽植灌木后,必须在行间用平铺式沙障加以保护,避免栽植的灌木受到风蚀及沙埋;植被盖度较大的半流动沙地,除风口及易受风蚀地段以外,只栽植灌木即可达到良好的固沙效果。

3.2 栽植

3.2.1 整地

因沙区风力危害比较严重,因此宜因地制宜,采用局部带状、块状或坑状整地方法。一般以随造随整为主,避免提前整地造成风蚀。1)固定沙地整地:固定沙地杂草丛生,幼树和杂草争夺水分,同时为防止风蚀现象的出现,以局部带状或块状整地为好。带状整地带宽60-100厘米,并空留同等或稍宽的不翻耕草带,做为保护带,带状整地应横对主风方向,块状整地,块的大小为50×50厘米。2)半固定沙地整地:半固定沙地整地时采用搭设障蔽法,用麦秆、稻草、或者就地所取杂草搭成1.5×1.5米的网格状,也可以按带状搭障。

3.2.2 选苗

一般采用3年生容器袋装苗进行造林,如有条件采用大一点的苗子更好,总的要求苗木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在起苗前一天灌足底水,使根系保持一定湿度,造林成活率较高,可达90%。自2003年“三个百树”工程开展以来,榆林市将3年生容器苗换成5年生(高于50cm)营养钵樟子松苗造林,成活率有显著提高,可达95%以上。

3.2.3 运输

将精心起好的苗木轻拿轻放,不能将母土撒掉,输送到栽植地后要及时栽植,若有剩余苗木必须假植,以防水份蒸发。

3.2.4 栽植

栽植时要将杂草除掉,干沙铲去,然后根据苗木大小挖坑,早春土壤解冻后沙地土壤商情最好(固定沙地土壤含水量在6—7%,人工固沙地在2.5—3.5%)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所消耗的水分较少,根系处于活跃期,栽植时先填土到半坑,将苗木放到坑中央,慢慢将营养袋(钵)去掉,扶植后填土踩压,然后向上稍微提一提苗木,最后将第一侧枝以下根部全部埋入土中并踩实。这里一定要遵循“三埋两踩一提苗”的原则。然后围坑,浇水,待水下渗后覆一层塑料薄膜,以确保墒情,有利于提高成活率。1)裸根苗的栽植:栽植前必须灌根使根系有了充足的水分,运输时根部必须蘸到充分的泥浆,根据作业设计按规格进行栽植。2)营养钵苗木栽植3年生苗木的栽植密度3m×3m为宜,栽植前必须先灌溉一次,栽植时将塑料袋慢慢剥掉,不能将苗木所带母土散掉,慢慢放入坑子中央踩实。5年生营养钵的栽植密度为4m×5m、也可5m×6m,一般在春季4月1日—20日为最佳植树时间,也可在秋季和雨季栽植。栽植时将钵去掉轻轻地把苗子植入坑中踩实。

3.2.5 压防寒土

在樟子松栽后第一年越冬期间,为保护幼树免受动物啃伤、防止生理干旱,应及时对3年生幼树进行压防寒土,在地面结冻以前,用潮湿沙土将幼树全部埋上,翌年4月上、中旬扒出。对5年生营养钵大苗,在秋末和冬初要进行套篓作业,以保护其免受兔子和羊啃伤,但作业期间应避免损伤顶芽!

3.2.6 幼树管理

苗木栽植后,沙地有大量金龟子会伤害幼树,要及时在幼树周围播洒农药。人工固沙时间不久,地面尚有风蚀沙情况,对于季凤吹过风蚀地段,应进行“平铺草”加以保护,被埋的幼树要及时进行除沙,固定沙地由于植被较多,造林后前3年要进行带状除草松土。

沙地栽植6—7年后樟子松生长明显加快,一直持续到20年后生长开始变慢。为给树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促其生长,及时进行修枝间伐,对调节水分养份矛盾是十分必要的。

陕西榆林市治沙研究所于1964年在红石峡沙地引种樟子松。20年生平均树高5.3m,最高达7.0cm,平均胸径9.5cm,树林色泽正常,生长茁壮。近十年来,在榆林市北六县沙区大量栽植樟子松,生长良好。总之,在半干旱地区,采用本项技术,能够根治风沙,防止沙化,改善沙区自然面貌。充分利用沙区的土地资源,增加林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是一项治理风沙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樟子松适应性强,可以应用于营造防护林、用材林和城镇绿化,是“三北”地区的一个重要造林树种,尤其是改造沙区的优良树种。大力发展樟子松,不仅可以加快造林绿化速度,而且对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增强保护的功能,综合治理开发沙漠化土地,建设后备森林资源,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 结语

(1)论文所谈技术要点适用于榆林市北部沙区造林,但因各地自然坏境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我们必须因地制宜、选树适地。

(2)固沙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和风沙侵害、可以使全球的生态坏境得到改善,可是,我国还有相当大的沙漠、沙地面积没有得到治理。土壤沙化日夜严重,如果对于适宜地区应用固沙造林技术营造樟子松林,会使坏境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所以沙地樟子松固沙造林是我们全市林业工作者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沙地樟子松固沙造林技术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焦树仁.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热状况的初步研究.林业科学,第2期,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