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感悟生命的神秘与美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感悟生命的神秘与美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个15岁的法国少女痴迷地反复观看《维洛尼卡的双重生活》,她见到影片的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时告诉他,她现在真的相信有“灵魂”这个东西了。基耶斯洛夫斯基认为,花费了那么多金钱、精力、时间和耐心,让一位巴黎少女领悟到“灵魂”存在,这就值得了。其实,这并不是一部关于“魂”“灵”的影片,所谓的“灵魂”,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看来只是“生命现象”的代名词而已。有一类影片直指人的心灵深处,引领观众反躬内心,探寻生命的奥妙和美丽,《维洛尼卡的双重生活》就是这样一部呈现生命“色”“蕴”的作品。

影片中有两个年龄、外貌完全相同的青年女性─一个波兰人、一个法国人,她们都叫维洛尼卡,生活习性完全一致:她们都爱好音乐、擅长歌唱,有着相同的举止和习惯,并且都有家族遗传性心脏病。她们之间时空揆隔,没有血缘关系,没有来往接触,但她们彼此能感觉到对方的存在。当波兰的维洛尼卡死去时,法国的维洛尼卡感到悲伤,似乎自己正在被埋葬。影片中有许多细节表现两人间的神秘联系,她们都喜欢随身携带一个玻璃球,法国的维洛尼卡在梦中,球体竟然映出了已经逝去的波兰的维洛尼卡离家时同样的景象。

情节、人物的神秘性是许多影片用来吸引人的叙事因素,但《维洛尼卡的双重生活》并不“耸人听闻”,其叙事风格是散文化的,淡淡的带着些许忧伤,总体格调则呈现着温馨的暖意,这是由其影调风格带来的。全片都在使用金黄色滤镜片,所有的场景,包括波兰的维洛尼卡的葬礼都笼罩在一片暖色调中。这种主观性的光效很大程度上凸显出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立意,他不是要简单地叙说一个神秘的故事,而是要通过这个极致化的、带有寓言色彩的故事,让观众去参与一个发现。影片的片头是两个婴孩时期的维洛尼卡分别在母亲的引领下,或仰望浩瀚星空,或俯视一枚春天的新叶,于是一个认识世界和生命的过程开始了。不仅是这部影片,几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所有影片都在引领观众感悟生命、体察人生,他的艺术中洋溢着人类生命的灵光,并将其罩上了一层神秘的、有时甚至近乎神圣的色彩。所有影片中的人物都是彼此纠葛的,由此构成戏剧性情节;但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中的人物通常不是依靠情节设置,而是通过生命中难以言说的神秘联系走到了一起。

基耶斯洛夫斯基这样独特结构影片的方式表现出强大的人文关怀,他是很久以来人们所期待的艺术家,他的影片充盈着日渐失落的人类最宝贵的内涵:情感的慰藉、人性的关怀、爱的启迪和对世界与未来的巨大悲悯。可是,面对残忍的现实逻辑,这种人性关注的声音常常显得弱小无力,常常被淹没在更为狰狞强悍的“血雨腥风”中。1994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基耶斯洛夫斯基带来了试图以“爱”拯救世界的《红色》,他如同热情莽撞、孤军奋战的堂吉诃德,固执地以信仰的力量改变世界的冷漠状态。而美国的“神奇小子”塔伦蒂诺带来了枪弹横飞、鲜血淋漓的《低级小说》,那是一个人性迷失、无爱的暴力世界。结果,后者取得了胜利,人们承认了残忍的人性法则,向暴力伸出了棕榈枝。而基耶斯洛夫斯基也就此引退,《红色》成为他为人类在世纪末进行的最后绝唱。

撰写这篇文章时,内心充满忧伤,1996年3月13日是一个令世界影坛黯然失色的日子,基耶斯洛夫斯基猝然离世。他去世后所留下的缺憾是无法弥补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对被痛苦现实困扰的人类表现出了真诚的眷顾和脉脉深情的怜惜,并且尝试以艺术的温情弥合心灵的创痛,他为人类构筑了一个可以舒展疲惫身心、寄托灵魂的精神家园。今后的日子,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大师吗?

基耶斯洛夫斯基1941年6月27日出生于波兰,1969年毕业于波兰洛兹电影学院,1970年至1978年在华沙纪录片厂任导演,先后拍摄了《工厂》、《小孩》、《初恋》、《生活故事》、《医院》、《年龄不同的七女子》等13部影片。1975年,他执导了首部剧情片《人员》。此后,又拍了《疤》、《影迷》、《无止无休》等影片。使他取得国际声誉的影片是1987至1989年间为波兰电视台拍摄的10集系列故事片《十诫》,其中“关于杀人的短片”和“关于爱情的短片”作为电影单片发行,前者获得1987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和欧洲影展最佳影片奖。

1991年的《维洛尼卡的双重生活》是在法国拍摄的,影片中维洛尼卡的扮演者伊莱娜・雅各布作为一名欧洲演员,与眩目喧闹的好莱坞明星形成鲜明对比,含蓄的美中有种恒久的气息,在噪杂矫饰的都市熏染下仍保留着难得的宁静、恬淡,不能简单地用类似“纯洁”、“善良”、“美丽”、“沉静”等字眼来形容她的气质,只能说她是现代社会中难得的一个“纯正”的女人,既有女性的激情,又有母性的慈爱,既现代,又传统。雅各布的表演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出色导演技巧共同完成了一部艺术杰作,雅各布本人也因此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的奖誉,她后来又主演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另一部影片《红色》。

1993年至1994年间,基耶斯洛夫斯基完成了再次轰动国际影坛的《蓝・白・红》三部曲,影片立意源自法国国旗的三种颜色,它们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三部影片依次阐述了三个主题。在这三部曲中,基耶斯洛夫斯基依然延续一贯风格,用包蕴着哲理性内涵的叙事场景表达对当代人生存状态的深刻理解。

最后想提及的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生涯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在《红色》中,女主人公瓦伦蒂娜在红色背景下,面含忧郁的注视。这也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我们永恒的注视,给我们温暖、给我们希望、也给我们思考……

王宜文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世界电影史教学与研究工作,有《引鉴・沟通・创造―20世纪前半期中外电影比较研究》等著述,编写电影剧本《飘逝的红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