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明天,让我们做幸福的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明天,让我们做幸福的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段时间,央视在街头巷尾对路人进行了随机调查,调查的内容是“你幸福吗?”。我们究竟该如何把握,让自己在课堂这一方小小的天地中获取幸福呢?

一、教师勿沉沦于课堂

大家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从这样一个众人认可的称呼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大家的潜意识里,教师就像太阳一样,为了学生,散发出自己的光和热,教师总是为了学生而教的。在教育实践中,不管我们做什么事,只要是为了别人,我们都会在道义上享有优越感,不论这件事做得多还是少,做的好还是差。当教师始终以“为了学生”的心态日复一日地上课时,上课本身就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只要把课上完了,也就对得起学生了。可如果堂堂课都是为了学生,那就意味着老师除了享受“为了学生”这点道德优越感外,将“一无所获”。这样下去,我们不但不会对学生的成长有多大助益,反而会让自己的教学生涯在每堂课、每天课的重复中沉沦下去。这样的我们当然感觉不到幸福。

二、在课堂中找寻专业生机

教师要上课,肯定是为了学生;但教师真正上起课来,就不仅仅是为了学生,还可能是为了自己。课堂是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教师展现个人魅力,实现个人价值的主阵地;更是增强教学能力,提高专业水平的主渠道。诚然,如果没有学生到学校学习,教师自然就没有必要去上课。可是,如果我们就此把上课的收益全部归于学生,并认为教师上课只是对学生无私奉献,那么,这不但对学生不公平,对教师也不公平。

之所以说对学生不公平,是因为不管教师怎么做,在课堂中真正学习的依然是学生,教师只是帮助者而已。把知识学到手的功劳,主要是学生自己的。当我们认为教师上课完全是为了学生时,学生就成了课堂教学的“无偿占有者”,转眼就把学生学习的功劳和成就感给剥夺了。

之所以说对教师也不公平,是因为对学生的学习而言,不管学生在课堂中学到什么,学到多少,教师都不是直接受益者。当教师不可能成为学生知识学习的直接受益者时,有些教师就从“奉献者”和“布道者”的身份来享受道德层面的收益。这样的收益并不会给教师带来实质性的影响,比如让自己的工作更有成就感,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所提高。相反,当教师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唯一收益就是道德收益时,学生对教师心理上的排斥就会更加强烈。

三、让“教”与“学”各为其主

教与学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尤其在课堂教学中。如果非要把两者拆开来,一是根本就做不到,一是不管是对教,还是对学,都是莫大的伤害。虽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教与学分开是异常艰难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但对于教与学的目的,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非常清楚。学生上学和上课既不是为了学校提高办学水平,也不是为了教师提高教学业绩,而是为了自己学习知识与提高能力。对教师来说也是如此,上班与上课的目的,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在现实生活中,人偷懒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原本应该由自己完成的任务,说成是替别人完成。这样一来,哪怕没有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只要努力了,或者只要做过了,就会因为“助人为乐”高尚品德,而抵挡住他人对自己的指责和惩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也会在心里接受这样的事实,那就是只要为别人做了一点事,就对得起对方了,至于事情是否做得到位,是否对自己有帮助,就都不是问题。因此,在生活中会经常出现目的错位的情况。当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教师、家长和学校时,我们很难相信学生会在学习中全力以赴,更不要说会在课堂活动中主动探索和研究了。同样,当教师认为教学是为了学生时,就会认为只要自己每天都去上课了,每天都把作业改完了,就对得起学生了。至于自己每天过的是否有意义,自己在每堂课中是否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爱戴,自己是否能够从每堂课中完成经验的总结与提炼,自己是否能从每堂课中获取成就感,那就另当别论了。是当然更好,不是似乎也无所谓,只要对得起学生就可以了。这样的想法看起来特别崇高,其实却特别无奈,因为这样的结果,往往会因为让学生错失更好的学习机会而对不起学生,也会因为浪费自己的青春和智慧而对不起自己。因此,要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技巧是需要的,学习策略也是需要的,但最重要的并不是教学技巧和学习策略,而是教师和学生都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并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这样我们才都有可能在前行的路上收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