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环境教育应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依据《课程标准》,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环境教育素材,有目的、有计划地将环保教育渗透于各教学环节中,寓环境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不断挖掘语文素材,不断找准渗透点,就一定能让环境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

关键词:环境; 教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3315(2016)03-082-0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环境教育应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依据《课程标准》,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环境教育素材,有目的、有计划地将环保教育渗透于各教学环节中,使小学生掌握初步的环保知识,形成有利于环境的道德观念,树立对生活环境更加积极的行为准则,自觉地受到环境教育的熏陶,做到文道的紧密结合。

一、识字教学,巧妙渗透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把识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巧妙地渗透环保教育,则更生动,直观,成效胜过长篇大论的说教。如在学习生字“惯”字时,除了教给学生会掌握“惯”字的读音、笔划笔顺外,还要启发学生进行组词和造句。在教学中,许多同学把“惯”字组词“习惯”(即长期养成的,不大容易改变的行为),并用这个词造了好几个句子。其中“我们从小要养成爱花草树木的好习惯”;“我们要养成爱护校园环境的习惯”;“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不卫生的习惯”。针对这三句造句,教师应及时引导和启发学生:这三个句子都造得很好,爱护花草树木、爱护校园环境、不随地吐痰既文明又卫生,还可以减少疾病,健康成长,这都是保护环境的表现,何乐而不为?这样,学生在理解和运用字词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应学的知识,还在识字教学中促使他们产生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二、学习课文,自然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部分的课文包含了环保教育内容。因此,只要我们在教学时,结合生活实际,找到最佳结合点,便可以自然地将环保教育渗透于教学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1.利用课文插图,对学生渗透环保意识。比如苏教版第八册《特殊的葬礼》是一篇有关环境保护的记叙文。作者通过描写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及人们的表现,说明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危害,告诉我们要珍惜、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教学中,教师可将课文插图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首先向学生展现塞特凯达斯瀑布以前那种“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壮观景象,以唤起学生的激情,学生通过这种审美体验,慢慢地内化为自己对瀑布的赞美依恋之情,继而产生热爱自然的情怀。此时,教师可以从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如今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已不再是那么壮观宏伟,“再也见不到昔日的壮观气势了。它在群山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而是由于人们过度砍伐树木,造成水土大量流失,进而导致塞特凯达斯瀑布今日的枯竭!通过这样的对比教育,学生易于形成强烈的对错观,知道破坏环境,必然遭到环境的惩罚。

2.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对学生渗透环境教育。语文教材中,那些“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的佳作,作者的观点、思想感情往往并不鲜明显露,而是尽可能地隐含起来,让读者去体味、去思索、去挖掘,所以环境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由辞以通其道”。如苏教版第十一册《灰椋鸟》这篇课文中有这样的描写:“棕红色的水杉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华贵的地毯,走在上面软绵绵的。”“周围静得出奇。路两边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阅读分析这段文字,把学生引入一片宁静而景色优美的树林之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陶冶人的情操。这样抓住学生的情感,引起心灵上的碰撞,便能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3.指导感情朗读,升华环保意识。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在教学《西湖》《九寨沟》《黄果树瀑布》等这类描写祖国美好山河的课文时,要指导学生欣赏描写美丽大自然的优美语句,并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读出自己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进而激发他们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从而升华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写作教学,有机渗透

学生习作本身就是语文学科最有效的基本技能和思想品质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训练方式。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训练的过程中有机地将环境教育渗透于作文教学中,以增强环境意识是完全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比如每当游览一个公园,参加一次活动以后,教师常常要求学生把这次活动记下来,作为练笔活动。而同学练笔的角度,又往往与他们是否有意地观察某些事物有关。因此,在活动前加强指导,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环境方面,常常能起到比较明显的效果。如在描写“我们的校园”时,有的学生写到“多么美丽的校园呀!我们大家一定要加倍的爱护它!” “我希望校园里的小草永远是那么生机勃勃,花朵永远是那么鲜艳,大家一定要精心的保护它们!”……短短的几句结束语,却流露出了学生对校园环境的保护意识,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注重环境教育,不但提高了学生写作技巧,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实践活动,加强渗透

除课堂教学外,语文课外活动有着更广阔的天地。可以安排学生收集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并加以整理;可以进行社会调查;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大自然,让孩子们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然后可以采用小论文、演讲等比赛形式,激发学生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之情及环保意识。通过各种形式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不同于课堂教学中所接受的教育,而是学生自己积极的参与,进一步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认识到爱护环境,就能创造美好生活,破坏环境,将会受到环境的惩罚。

总之,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只要心中时刻装着环境教育这一理念,寓环境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不断挖掘语文素材,不断找准渗透点,就一定能让环境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异彩,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