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Wm Patrick Cranley 美国人和中国人很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Wm Patrick Cranley 美国人和中国人很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他曾用一个暑假学习中文

他早在1987年就游历川滇

他放弃跨国公司的优厚待遇,在上海创业打拼

他认为中国人和美国人很像

wm patrick cranley,他是个美国人,却说:“我叫柯炜文,属鼠,2008年是本命年啦!”

认识Wm Patrick Cranley先生是在一次酒会上,作为酒会的主人,他将每一位客人都照顾得无微不至。更让我吃惊的是他说一口非常流利且标准的普通话,而且他对中国、对上海的了解和热爱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Patrick和中国的第一次结缘早在1986年,他作为25个美国研究生之一,来到南京大学的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学习。那以前他已经在美国的名校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获得了MBA和中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两个硕士学位。

1986年的中国,刚刚开放不久,但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却显现出了年轻的状态,它似乎卸去了沉重的包袱,整理好心情轻装上阵,这样的中国激发了同样年轻的Patrick无限的惊喜与好奇。

那时中美之间深度的民间交流还很少,对于绝大多数美国人而言,他们并不适应中国的环境,所以很快25个同学里就有两个打了退堂鼓,跑回了美国,而Patrick与他们恰恰相反,他不但能够适应,还乐在其中。所以他完成了学业,还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Patrick不但没有半途跑回美国,他甚至连规定可以回美国的“探亲假”都放弃了。趁着假期,他就像当年的李白和徐霞客一样游历中国的大好河山,而且起点很高,一开始就没看上那些跟着导游人挤人的“景观游”,而是直接做“深度游”,一头扎进了大西南。

“那时的云南、四川啊!可真美!” Patrick至今记得第一次深入川西、滇南时,那里独特的地貌、山水、人文、民风所带给他的震撼。

Patrick之所以来到中国能如鱼得水,还得拜赐于他的积累。他大学里学的是国际关系,主攻亚洲方向。那时研究亚洲经济的教授都把眼光放在崛起的日本、新加坡等国上,而刚刚进入大学的Patrick却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一年的暑假,他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打工、度假、玩游戏,而是报读了语言学校――他要学习中文,虽然这种古老的象形文字对于美国人来说,在听说读写等所有方面都以“超难”著称,但Patrick顾不上了,也没有仔细考虑,因为他对这个大国已经产生了不可遏制的浓厚的兴趣,所以他一脚踏进来了,并且越走越深。

对着口型努力把“bpmf”的发音发准确,握着钢笔使劲把“横撇竖捺”的笔画写端正,那时的Patrick并不知道十几年之后,他真的会来到中国,并将事业与家庭都安在了上海。他只模糊地感觉到,汉语和中国都为他开启了一扇门,他从好奇到了解,最终彻底地爱上了它。

“他们都有很强烈的平等观念”

硕士毕业后的Patrick并没有如愿来到中国,他进了一家著名的保险公司。1989年,他被公司派驻新加坡,主管亚洲业务。虽然没能来到中国,但华裔居多又使用汉语频繁的新加坡,让他觉得自己离中国又近了一点。

终于在1995年的深秋,香山漫山飘红的时候,Patrick来到了北京,已与这个他无限热爱的国家阔别近十年。而这十年间,它真的是日新月异,成就斐然。这个伟大的国家曾经创造过让人炫目的辉煌,也经历过漫长悲痛的苦难,而它能够将一切归零,以一个全新的姿态站起来,跑起来,跑得很快,有些方面甚至跑到了前列。看到了这些,Patrick感到无比欣慰,为自己的眼光,也为这个他认定的第二故乡。

既然来到了中国,Patrick就再也不想走了,两年后的1997年,他争取到了来上海工作的机会。一到上海,他完全被这座城市迷住了,它如此大气、开放、海纳百川而又从容不迫。Patrick觉得上海所具有的这种气质那么熟悉,原来它像极了故乡巴尔的摩。

巴尔的摩是美国非常重要的海港城市,著名的95号公路横穿其间。这个城市的特质就是将光荣与梦想用开放、从容的心胸去承载,加上和上海类似的气候环境,使Patrick一到上海就觉得像回到了故乡,没有丝毫陌生的感觉。

来到上海的第四年,也就是2001年,Patrick成立的自己的公司――亚京咨询,主营品牌推广、公关传播,花旗银行等都是他的客户。今天的Patrick和他的全家完全是一家“新上海人”。他的家庭非常幸福,太太Tina不但是他的贤内助,还是职场上的好帮手,两人24小时呆在一起,已经十几年了,彼此不但没有看腻,而且越看越爱,也越来越像。他们有一双儿女,一个14岁、一个13岁,和Patrick一样都非常热爱中国,能说流利的汉语还能阅读汉文书籍。

“我觉得美国人和中国人很像,这也是我以及我们全家很容易融入中国的原因。”Patrick镜片后的眼睛非常睿智,很多情况下,他并不像一个生意人,而更接近于一个研究者,“他们都非常努力、而且本身都很聪明,头脑里没有根深蒂固的保守观念,能够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环境。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很喜欢开玩笑,很有幽默感,这一点不是每个民族都具有的。最关键的一点,在我看来,他们都具有很强烈的平等的观念。”

Patrick的这些对中国、中国人的观念,不少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观念是容易固化的,很多时候,也许我们已经改变,变得更好了,而我们自己却没有发现,此时Patrick的看法,就成了我们的镜子。

包子店的活招牌

Patrick喜欢建筑,喜欢上海的老房子,他认为建筑是历史最好的代言人。世界上任何一个融合型的大都会都会有各种风格的建筑,每一座房子都是历史沉淀后的缩影,上海也是如此。所以Patrick把家安在历史气息浓郁的徐家汇老租界区域,而公司则在徐家汇商圈,每一天他都在上海的昨天与今天之间进进出出。

Patrick喜欢生活着的上海,也喜欢和老百姓们打交道。他家的附近有一家包子铺,他不但是这家铺子的常客而且还做过他们的活招牌。

包子铺的经营者是外地农村来的一家子,刚刚起步的时候一切都非常困难,包括申领营业执照。Patrick每天都可以看到他们,起早贪黑,每天很努力地活着,他想到了美国移民潮时自己的祖辈们,也是一样的情况。推己及人,Patrick心怀悲悯,在偶然的情形下,他和包子铺全家人有了交流的机会。Patrick本身就是做品牌推广的,小小一个包子铺自然难不倒他。为了帮助推广,他凭着自己的“金发碧眼”,往包子铺门口一站,做起了活招牌,效果奇好。后来在他的帮助下,包子铺的营业执照也顺利到手。

“现在我每天还是可以看到他们,他们会笑着和我打招呼,还经常要送给我包子吃。” Patrick在叙述这一段的时候非常愉快,总是微笑着,“我感觉他们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中国人――聪明、努力,背井离乡来到上海,也融入了上海。我可以感觉到他们和我的交流的姿态很平等,和其他人也一样。现在他们的小孩在上海读书,也许还不能像一个真正的上海小孩一样要什么有什么,但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平等的观念,无论待人待己。等他们的第三代就完全是个上海人了。这就是‘新城市移民’。在美国,我的祖辈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每次看到这个包子铺、看到他们我都会很开心,心里会很敬佩。而且也感觉自己这个‘老外’也在参与他们的发展、成长,以及上海和中国的发展、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