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波德里亚《消费社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波德里亚《消费社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今天的社会是一个物质极其充裕的社会,那么对于商品而言,人们也由对它的使用价值的关注逐渐发生转向,商品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使用价值,而是有着符号化的倾向,这是因为如此,导致了人们在消费的同时,更加关注符号的分类和趋同,以及使用价值外的附加值认同。这也更进一步导致了日常生活审美化,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品正在面临被消解的境地。

【关键词】消费社会;符号化;日常生活审美化

今天人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被物质充裕每一个寸肌肤的世界,波德里亚在他的《消费社会》中的开篇就提到这样一段话:“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毫无疑问,“环境”、“氛围”的概念之所以变得如此时髦,只是因为我们在其他人周围,在他们出现的时候,在他们的谈话中,实际上生活的还不够;只因为那些从属的、引起幻觉的物带着无声的目光老生常谈,总是重复着我们惊人的力量、潜在的富有和相互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2 的确如此,丰盛和堆积确实是今天给人一个十分深刻的印象,这仿佛是给今天的世界笼罩上了夸张的富足感的色彩,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物质极度丰富的节日里,重新恢复了用之不竭的挥霍形象。波德里亚在其著作中始终坚持的观点是, “物”和“商品”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体系”,消费品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分类体系, 对人的行为和群体认同进行着符号化和规约化。在消费社会中,由于产品的的过剩 , 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 必须在产品上附加生活必需品要素以外的性质, 从而实现“差异化”。消费最初的意义是消费物的使用价值,但现在这一点已经发生了变化。今天“几乎所有的服装、 电器等都提供一列能够相互称呼、 相互对应和相互否定的不同商品” 。“ 消费者浏览、 清点着所有那些物,并把它们作整个类别来理解 ” 在分门别类的后面是对商品附加值的动机,而不仅仅是对实用价值的渴望。人们购买商品不但消费商品“ 符号” 的能指,而且消费着商品“ 意义 ” 的所指。这里我们可以说人们对待商品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巨大得转变,这已经是对商品背后所给人带来的权利,社会地位,财富的象征,这种复杂的心理才是现今的消费趋向。另外,人们也希望能通过消费来体现自己独特的“ 个性”。举例来说,过去拥有社会地位的人会在假期选择出游,但是,这种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不是只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才能享受的专利品,普通大众也开始实行出游计划,所以,人们开始探索新的度假方式,比如说去探险这种新兴的旅游项目,或者是自驾游等等新鲜度假方式的出现,又成为新一种生活方式的模范。在这种符号化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无尽的模仿和趋同,因为人们无法摆脱那种效仿的心里,由于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金钱财富的不同而导致的生活方式的不同,那么这就会造成一部分的人去模仿另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或者是衣着,品位等,那么这就带来了人们审美的趋同化,人们之间的个性化差异的程度就会越来越小。这时候,原本处在较高社会地位的一类社会群体,就会做出更加别致的选择,从而打破这种趋同的僵局,实现新一轮的个性化。现在的消费社会就是在这种趋同-个性―再到趋同的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的实现社会自身的更新,也就是因为这样促使着消费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甚至是审美品位的不断提升。“一身体面的衣服对于平民的意义与对于富足者的意义大异其趣,即使穷人的服装的外观有很多特征都取自“比他们社会处境好的人”所穿的服装。要点在于商品的意义并不在于作为对象的它们自身,不由它们的生产或者销售状况所决定,而最终由它们被消费的方式所创造;生产和销售体系只是提供能指。”3

我们在波德里亚的著作中,发现了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及现实转化为影像的强调,“大众鉴赏力将适于日常生活环境的各种精神气质图式用于正统艺术作品,因而进行了对艺术事物向生活事物的系统化约。正是这类鉴赏力投入于虚构和表征中的严肃性表明一种对立:纯粹的鉴赏力所做的是中止“朴素的”介入,这种介入是与世界的必然性的“准游戏”关系的一个维度。可以说知识分子更为相信表征――文学、戏剧、绘画――而非被表征的事物,相反,大众则主要期望各类表征以及指导他们的惯例,使他们能够“朴素地”相信被表征的事物”4。但是,人们也会发现,当代城市的描绘中也深藏着审美的意蕴,在此,有一种双向的运动过程,首先是对艺术作品的直接挑战,艺术作品不再是艺术博物馆里的高尚之物,而是已经渐渐走入大众化的视线之中。相反,即以为艺术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任何事物上,大众文化中的琐碎之物,下贱的消费商品都可能是艺术,艺术还可以在反作品中得到发现 “在这样的超现实之中,实在与影像被混淆了,美学的神奇到处存在。艺术不在是单独的,孤立的现实,它是进入了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因而一切事物,即使是日常事务或平庸的现实,都可以归于艺术之记号下,从而都可以成为审美物。当代仿真世界看到了心灵慰藉幻觉的终结,视野及其深度如同现实一样被掏空了,实现与影像之间的矛盾消解了。”今天消费社会中人们的生活中,广告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空间,百货商店中,电视里,广告这种艺术方式已经潜入了普通的日常消费品,同样以适当的姿态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而不仅仅是奢侈品的专属。而从前在人们印象中极具艺术浓郁气息的艺术珍藏馆,却在廉价的甚至是免费的声张中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那里已经不再是精英者的殿堂,而在消费社会中,成为大众得以欣赏的“普通品”。所以,真正的艺术已经死了,因为现实生活中,传统艺术的高贵理念已经被大众所欣赏,并且其理念已不是仅仅运用于艺术馆内的设计,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件普通的商品,它不再是精英文化的代名词,而是大众审美的趋同。

【参考文献】

[1]《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法)让・波德里亚原著;刘成富,全志钢译

[2]《解读大众文化》 约翰・菲斯克译者:杨全强

[3]《区分》导言.皮埃尔・布尔迪厄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法)让・波德里亚原著;刘成富,全志钢译

作者简介:

王经纬(1987--),女,黑龙江牡丹江,福建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