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阿托伐他汀联合雷米普利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阿托伐他汀联合雷米普利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9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021-02

作者简介:杨宁,硕士研究生。

【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雷米普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20例ACS患者分为2组:阿托伐他汀和雷米普利联合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及30天干预后患者血清hsCRP、血脂(TC、TG、LDL-C、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30天后,2组患者血清hsCRP、TC、LDL-C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联合组hsCRP水平较阿托伐他汀组有显著降低(P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高敏C反应蛋白;阿托伐他汀;雷米普利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生理学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C 反应蛋白(CRP) 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演变和进展有关的促炎因子,可强烈预测未来心血管事件的危险,血清CRP 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2]。最新临床研究表明, C-反应蛋白(CRP)是人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主要的最敏感的标志物之一,在所有的炎症与细胞因子中,CRP 是预测未来心血管危险最有力的炎症标记物[3]。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能显著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患者的斑块体积,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是最快速带来临床益处的他汀类调脂药。血管紧张素Ⅱ(ATⅡ)是一种炎症介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除其降压作用外,对ATⅡ的抑制可减轻上述炎症反应和促进纤溶平衡。本研究旨在观察雷米普利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的影响,探讨其调脂以外的作用机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6月~2008年12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20例,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65~82岁,平均(71.2±5.6)岁,诊断标准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制定的标准[4]。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入院前24 h 内有典型胸痛发作、心电图有ST 段抬高或压低,但心肌酶正常的定为UAP。如患者同时有心肌酶增高或肌钙蛋白阳性,则定义为AMI。入选AMI 患者均不符合急诊PCI 及静脉溶栓的条件。所有患者均排除感染、肝肾功能障碍、心肌病和免疫病等疾病。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57例,B组59例,2组间年龄、性别、并发症等均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设计,入选对象随机分为两组。2组均于入院24h内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雷米普利治疗。阿托伐他汀组60例 (男35 例,女25例),采用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40mgd×30d,不用其他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组60例(男32例,女28例),阿托伐他汀40mgd×30d,雷米普利2.5mg×30d。各组均常规抗凝或(和)溶栓、抗缺血和抗心律失常等治疗,均不再给用其他调脂药和ACEI类药物。两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吸烟史、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生化指标和白细胞计数各项指标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3 检测指标:2组均于入院24h内查CRP、血脂,于30d后复查血清CRP与血脂。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CRP浓度,试剂盒由BECKMAN公司提供。760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测定血脂浓度。同时检测血尿常规、肾功、肝功、肌酶等。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指标均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的各统计指标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2组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阿托伐他汀及雷米普利对CRP的影响:两组患者入院时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组在治疗30d 后均较治疗前水平有明显下降(P

2.2 阿托伐他汀及雷米普利对血脂水平的影响:2组患者治疗前血TG、TC、LDLC、HDL-C无统计学差异(P

2.3 CRP和血浆TC、LDL-C水平的相关分析:应用直线相关分析评价治疗前与治疗30d后血清CRP与TC、LDL-C水平。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CRP水平与TC(r=0.12,P>0.05)、LDL-C(r=0.17,P>0.05)无相关性。阿托伐他汀组及联用雷米普利组30d后血清CRP水平与TC(阿托伐他汀组:r=0.13,P>0.05,联用雷米普利组:r=0.15,P>0.05)、LDL-C(阿托伐他汀组:r=0.17,P>0.05,联用雷米普利组:r=0.18,P>0.05)亦无相关性。

2.4 不良反应:胃肠反应阿托伐他汀组3例(5%),联用雷米普利组4例(7%),症状均轻微,无需停药。治疗前后2组肾功能、肌酶、血糖、血尿常规等均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ACS病理形成过程涉及损伤、炎症、渗出和血栓形成等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反应。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是动脉粥样硬化最严重的后果。近年来研究支持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破裂是慢性炎症的急性发作,不稳定斑块以活动性炎症为特征。炎症反应在粥样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是由斑块自身形态特征、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RP作为人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主要的最敏感的标志物之一,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标记物,与斑块的进展密切相关,而且是冠心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5,6]。研究表明,高水平的CRP与内皮血管反应性的损害相关,而且与高水平的CRP相关的内皮血管扩张功能的削弱是冠脉疾病典型的独立危险因素。美国ACC/ A HA 认为较适宜用于临床的炎症标记物是hs-CRP,支持hs-CRP水平可作为辅助的标准方法在一级预防人群中用于对心血管疾病危险的评价[7]。

ACS患者血浆hsCRP的高水平及血脂异常引起冠脉血管的炎症反应、脂质过氧化、内皮细胞失功能是ACS的致病因素[8]。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降低hsCRP、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血脂是防治ACS发生、发展的关键措施。而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治疗费用高,且不良反应大,很难为众多ACS患者接受。雷米普利作为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I),除了具备降压作用外,可通过对血管紧张素(AT Ⅱ)的抑制来减轻ACS上述炎症反应和促进纤溶平衡。

本研究发现,用阿托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0d就可以明显的减低CRP和改善血脂,表明阿托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短期治疗即发挥抗炎、调脂而达到稳定斑块的作用。血清CRP与TC、LDL-C浓度相关性分析表明:他汀类与ACEI类药物的抗炎作用独立于调脂及降压作用之外。

参考文献

[1] HaverkateF,ThompsonSG.Production ofC-reactive protein and riskcoronaryevent sinstableandunstable angina : Euro-peanConcertedActiononThrombosisand DisabilitiesAnginaPectorisStudyGroup [J]. Lancet,1997,349:4622466

[2] Kat ritsisD,KorovesisS,GiazitzoglouE,et al. C-reaction proteinconcentrationsandangigraphiccharacteriticsofcoronary lesions[J]. ClinChem,2001,47:882-886

[3] LiJ-J. 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may be related to inflamma-tory response[J]. Med Hy potheses,2004,62:252-256

[4] ACC /AHA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and 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report of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f p ractice guidelines[J]. J Am Coll Cardiol, 2000, 36: 970-1062

[5] Jerffery L,Anderson MD,Facc JF,etal. Evaluation of C reactive protein,an inflammatory marker and infectious serology as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disease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Am Coll Cardiol,1998,32:35-42

[6] Tataru MC,Heinrich J,Junker R,etal. C reactive protein and the severity of athero sclerosis in myocardia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 EurHear J,2001,21:1000-1006

[7] Peason TA,Mensah GA.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and cardiovasular disease : application to clinical and public health practice : A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 rom t 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 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Circulation,2003,107(3) :499-511

[8] 赵水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应尽早服用他汀类药物[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1):961-962

作者单位:457001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