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集约化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集约化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和建设仍存在一系列粗放式建设与管理问题,亟需解决。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的粗放式建设与管理的特征,并就如何实现集约化建设与管理进行了探讨,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 粗放式 集约化 管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抗旱、排涝上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三农”工作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小型农田水利扶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步入了稳健的发展阶段,也随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中普遍存在的粗放式建设与管理的问题,致使许多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脱节、重建设轻清管理、高投入低效率。因此,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必须作出改进,才能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1.概述

在某个县区的小型农田的水利设施由于数量众多,已经形成了农田水利的工程体系,对于初具规模的工程体系,工程的设施主要包含着五个方面,即小水库、小水坡、小闸坝与山塘以及小型灌区,这些工程种类齐全,总量庞大,长期以来主要采取的是粗放式建设与管理模式化。

2.粗放式建设与管理的特征

粗放式建设的主要特征:是没有对降水量和需水量进行平衡发展设计,使得区域内的年度蓄水量和需水量没有达到平衡发展,并且建设工程与人民的实际需求脱节等。粗放式的管理特征主要有:小型水利设施的产权不明确,在工程建成后起不到预期的公益效益,达不到人民的需求。

3.集约化建设与其管理模式化的要素

集约化建设是一种通过先进管理方法的运用,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增加要素的含量、集中投入要素和调整要素组合的方式来增加经济效益的经营模式。相对于粗放式来水,集约化的管理是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对生产的各要素进行拆开重组,从而实现以最小的成本投资获取最大的经济回报,是现代企业发展中为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方向,集约化的“集”指的是集合人力、财力、物力等生产管理要素,统一进行配置;集约化的“约”指的是在集中统一进行配置的过程中,用约束、节俭与高效等要素作为价值取向,达到高效管理与降低成本的作用。3. 1建设要素的集约管理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所运用到的生产要素主要在人力、财力以及水力方面,从而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集约化的管理,同时要改进下列几个方面的因素,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更好的进行。

(1)平衡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平衡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是主要目的就是使蓄水量与蓄水量能够平衡,空间分布协调,并且弃水量和排涝量要相统一,在一定的区域内实现生产生活与生态不受到旱涝的灾害威胁,因此,就要首先平衡区域内水资源的分配规则,进行降水量、需水量与蓄水量的平衡分析,按照年度降水的空间分布,制定有效的区域水资源利用分配规则,同时还要使得项目工程的建设服从于区域规范,把蓄水、灌溉与排涝三大工程形成整体的应用作用,这样就可以通过工程的建设把水力变成水利了。

(2)集中人力资源建设工程项目。由于农村大量转移的劳动力,给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带来了缺乏劳动力的危害,及时建设制度有规定公益性的建筑工程要经过招标中标竞争中来确定工程的承包企业,但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由于其具有不宜使用大型机械与大规模化的施工模式进行的特点,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还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施工作业,在农村开设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还缺乏有相关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的支撑,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受到更大的阻碍。

(3)集中财力资源建设工程项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长期以来的建设和维护除了靠当地政府给予的少量资金补贴外,主要的经济来源是靠当地的农民投资,在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民对其耕作范围内的水利条件的改善没有积极性,同时个体农民也无力出资来改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因此,针对现阶段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落后的局面,国家财政部门必须加大拨款,在建设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时候要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农民积极投身于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当中,为农村的发展做贡献。

3 . 2管理要素的集约管理

3.2.1建立规范的机构组织

部分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常常都是运用粗放式进行管理,还有大部分小型水利工程的产权不明确,没有专职的监管人员,一些工程只建不用或者只用不管,造成管用脱节的现象,使得一些工程无法发挥其正常的作用,因此要把粗放式管理转变为集约化管理,建立规范的机构组织,从而更好的为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主要方法有:工程项目的移交要及时,管理要明确,工程竣工后,对工程建设要进行固定的资产造册的等级、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标准、设立专职的管理队伍、明确管理责任、经常检查工程的状况、保证制度的落实等,使得工程建设能够完好无损,工程可以长期的发挥其效益。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之前,要明确工程建设的目的,按照目标来进行建设,保证所建设的工程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并投入使用。制定规范精密的组织机构,使得管理项目的跨度适当,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层次与跨度,层次少,跨度就大,层次多,跨度就小,同时还要保证管理的跨度与分层相统一。

3.2.2制定快捷标准的建设和、手段与方法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竣工之后,其工程建设的档案与资料要及时报送到县工程主管部门中备案,落实工程的目标责任制,立足于工程之中,使得工程能够安全的运行并产生相对的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安全的管理,避免工程设施遭到洪水等自然因素的破坏,还要防止人为的破坏;落实项目设施的管理,对于工程的造册与工程的分布图与设计图等要进行分类排列,以免造成相关数据的丢失。落实工程经费的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水利工程费用投资,根据实际情况向一些受益者和相关单位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于工程的建设与维护中,及时检查农田水利工程的工程设施等,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修复,从而保证工程能够正常运行。

4.集约化建设与管理的显著优势

4. 1有利于区域内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县域范围中降水量、需水量以及蓄水量三个方面的平衡与利用,重视区域内规划原则,把在区域内水资源的自然配置基础上,运用各种农田水利工程和非水利工程的工程措施进行合理规范的人工配置,实施开源节流并重与保护利用并重的方针,不仅要协调各个地区与部门的用水利益矛盾,还要协调各个地区的水资源于代际间的利用矛盾;不仅要考虑到当前的利益和局部的利益,还要兼顾到长远的利益与全局利益,同时还要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的利益能够高度的协调统一。

4.2有利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模式的更新

通过制定完善与科学的工程管理制度与措施,落实工程财政预算的编制,规划工程的管理范围,明确工程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的符合工程任务要求的管理体系,更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模式,从而建立起县域区域内分散管理和集中管理高度统一的管理模式,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推动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农民在水利工程的效益中增产增收,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与生活质量。

4.3有利于对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加大其维修与加固的力度

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维修与加固的力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放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老化与失修问题,对于一些小的修复问题农民或者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能够修护的就及时修护,如果是大范围的损坏或者年久失修的设施就要及时上报到上级工程管理部门中,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复好工程设施,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了,因此,只有通过进行集约化的建设管理,才可以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走上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全新发展方向的道路,从而使得农业能够抵抗水旱灾害的侵袭。为农业增加生产产量、使农民能够继续增收、为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供可靠安全的水利保障。

参考文献:

[1]廖庆锋.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湖南农机2011,03(11):235-366.

[2]刘新征.农民参与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后管理模式的探讨[J]湖南水利水电,2013,06(06):689-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