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回到生活本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回到生活本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1994年在评价纪录片《篮球梦》时说:“(这部影片)带着我们、摇晃着我们、促使我们,用新的方式去思考周围的世界,它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已触及到生活本身。”触及生活本身,是伊伯特对电影艺术的最高标准之一。也许在他看来,电影虽大多是从生活出发,但最终回到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应该不是巧合,伊伯特生前出版的自传,也被他定名为《生活本身》(Life Itself)。和拍电影一样,写自传也是一种艺术创作,在经过一番创作之后,仍能呈现出生活本身的味道,这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能力。

无独有偶,根据伊伯特这部自传为他制作传记片的导演史蒂夫・詹姆斯(steve James)正好是前文所说《篮球梦》的导演。伊伯特曾将此片选为1914年年度最佳电影,现在詹姆斯投桃报李的时候到了。

詹姆斯毕业于南方伊利诺伊大学,他的纪录片风格受到法国“真实电影”(cinema verite)的影响。“摄影机前的人和观众都被不断地提醒,这是在拍电影,观众是在看电影。”詹姆斯从来不会让他的观众产生在做梦的幻觉,他认为观众是独立而重要的存在,只有这样时刻强调其在场感,影片才能回到真实生活的层面。《篮球梦》和《生活本身》都是按照这种方法拍摄的。

《生活本身》的叙事一共包含三重空间,以平行剪辑的手段交叉叙述。第一重是对伊伯特少年生活和早年职业生涯的回顾,主要以老照片、亲友复述的方式来构成。伊伯特的家境非常普通,父亲是电工,母亲是主妇,他是这个伊利诺伊小家庭中的唯一孩子。他曾想上哈佛,但爸爸告诉他家里可供不起。他最后进了当地的大学UIUC,如果按照他爸爸的期待,他最后会成为学院教授,然而从十多岁时起,伊伯特已经显示出卓越的记者天赋,他为当地小报纸和学生媒体采访写稿,21岁那年对一桩恐怖袭击事件的专栏评论令他一鸣惊人,为地方媒体界所瞩目。最终伊伯特放弃了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学业,在25岁那年(1967年)成为《芝加哥太阳时报》的正式影评人。

那是个制造英雄的年代,“新好莱坞”在同一年发轫,《邦尼与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毕业生》(TheGraduate)相继问世。对于影评界来说,所有人不论资历深浅,一下子来到同一条新的起跑线,你支持谁、反对谁,你是慧眼如炬,还是有眼无珠,立马就将得到残酷的检验。跟不上潮流的影评人,就算你是《纽约时报》的波斯利・克罗瑟(Bosley Crowther),也会被立刻淘汰。而伊伯特几乎每次都押对了宝,他准确地预言了多位“新好莱坞”王牌的崛起,并为他们保驾护航。特别是马丁・斯科塞斯,他的《冷血霹雳火》(BoXCarBertha,1972)在评论界反响一般,伊伯特慷慨地给出三颗星的评价(满分四颗星)。对斯科塞斯的下一部作品《穷街陋巷》(Mean streets,1973),他更是盛赞说:“未来十年年我们有机会看到一位美国费里尼的诞生。”受过伊伯特“大恩”的还有纪录片作者埃罗尔・莫里斯(Errol Morris),他那部关于宠物公墓的《天堂之门》(Gatesof Heaven,1978)完全被影评人和观众无视,这激发了伊伯特的使命感,他坚持在各种平台一遍又一遍地谈论、表扬这部影片,最终挽救了它的命运。多年后在接受詹姆斯采访时,莫里斯感慨地说,若不是伊伯特拔刀相助,他的电影生涯可能在30多年前就已经终结了。

在影片所包含的第二重空间中,詹姆斯带领观众回顾了伊伯特和他的那档红遍全美的电视影评节目“西斯科和伊伯特电影秀”,这主要是通过节目录像来展示的,想必詹姆斯花了大量时间从事资料的筛选和剪辑。伊伯特靠在《芝加哥太阳时报》写评论获得普利策奖并树立业内地位(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