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图画书中的儿童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图画书中的儿童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从儿童本位出发看儿童文学的样式――图画书对儿童的真正关注。通过对幼儿绘本《我的连衣裙》的语言特色、内容方面的分析来关注图画书中“儿童性”这一问题。

关健词:图画书 儿童本 儿童性

“发现儿童”可以说是在文学及文化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事件之一,对儿童本体的关注,对其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的挖掘体现着新时代文学自觉的重大进步。儿童文学的出现使得文学的关注视点脱离了“文学”与“非文学”的二元对立,而从“”与“儿童文学”的维度出发关注文学主体――人的存在特性。一般认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性发轫伴随着“儿童的发现,其核心内涵就是“不仅把儿童看做独立的个人,而且把儿童当做儿童”,①儿童的审美心理特征及其接受文学的特殊方式及就决定着儿童的文学接受从形式到内容都不能等同于,相对与的抽象性,儿童文学所要求的简单形象、具体浅近的直观性,图画书作为注重“儿童”的主体性的作品,从儿童的心理、认知、情感等层面出发凸显作为主体的儿童的天性与文学需求。

一.儿童本位的图画书

图画书作为牙牙学语的儿童们所接触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是孩子初知世界的向导,图画书虽然只用一些简单的画面和简介的线条来呈现一个简单浅显的故事,但其对儿童的魔力是巨大的。

图画书的产生和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具有文学性的图画书的出现是以儿童的进一步认识和进一步发现为前提的,它重视的是对儿童所能理解的世界的描绘,用孩子的想法和心情去创作,为的是使孩主动接近和接受作家所创造的奇幻世界,松居直在《儿童本位的图画书》一章中提出:

我在考虑图画书时,首先重视的是那些能理解孩子们的世界,并用孩子们的想法和心情去绘画的图画书。换言之,图画书不是被动接受的书,它拥有着孩子们用“啊,我的世界”这种亲切感就能走进去的世界。②

松居直认为好的图画书一定是从儿童本体出发,关照孩子的兴趣爱好及审美需求,这种评判图画书好坏的标准是从儿童出发的,是对儿童审美标准的一种肯定与支持。作为“儿童读书的起点和入口”的图画书所承担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方卫平在《儿童文学教程》中对图画书的功能进行了论述③,他认为图画书首先所满足的是儿童(主要是幼儿)的阅读欣赏需求,是对儿童进行智力(主要是想象力)的启蒙;其次,作为图文所结合的整体,以直观性地画面直接作用于读者的视觉,达到文字所无法表现的形象性、概念性的事物,对认知水平不高的儿童,视觉性的图画语言可以更好地诠释故事,使得儿童在故事的接受中化抽象概念为具体可感知的形象;再次,作为沟通亲子双方的媒介,图画书能更好地实现“亲子共读”,在图画书的阅读过程中,父母的语言表述使得儿童得到语言交流的乐趣,并且在阅读中建立的情亲连接会使得阅读更加愉快。

二.极大关注“儿童性”的幼儿图画书

图画书本来是给幼儿读的书,王华杰在《儿童文学论》一文中说:“儿童图画故事在儿童文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尤其是在幼儿文学中举足轻重,身份也极为特殊。”并且还提到:

“图画书是孩子们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图画书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儿童时代的感受,也将影响到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

图画书阅读主要对象是幼儿,作者认为图画书对幼儿的作用是最为明显的,针对性也更大。他说“图画故事的接受对象多“低幼龄儿童”,关于幼儿的特性与图画书的阅读要求,在《儿童文学概论》一书中就有对其明确的要求:

幼儿读物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他们认识未知的客观事物,打开他们的眼界,其次是扩大他们的词汇,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操行……一般幼儿读物都一个具有以下特点:简单、明朗,一听就明白,一看就懂,以图为主,图文并茂;多取童话、儿歌。④

基于对幼儿身心方面特征的认识,作者明确地指出图画书是最为适合幼儿阅读的。幼儿直观表象地认识世界和感知外物的特点明显带有具体形象性,注意力不易集中持久,易受外物的影响而转移注意力的特点使得他们对易于感兴趣、形象强烈鲜明的事物才容易记住,因此色彩鲜艳、文字较少的图画书作为最直观地图像式的具体画面对幼儿是极具吸引力的。

三.《我的连衣裙》中的儿童性”

《我的连衣裙》是西卷茅子的代表作,是我国作家、图画书研究者彭懿翻译的。在译序中他说道:“这是一本真正画给幼儿们看的图画书.”这样一个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与角中理想的具有教化作用截然不同的图画书,它所关注的是儿童阅读的愉悦性及儿童想象力的开发,致力于“给孩子们带来快乐”。

这本绘本,或许有人会认为幼稚,不要说一个画家了,随便哪一个孩子都画得出来。不说别的,那只小兔子,圆脑袋,三角形的连衣裙,都是再简单不过的线条和形状了,画的颜色也是单色。可能有的人会认为这太像孩子们在纸上的信笔涂鸦,是的,这正是作者的追求。这才是孩子们自己的世界,他们会觉得熟悉和亲切。西卷茅子的创作,是从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审美及感知能力出发的,这本图画书是符合学龄前儿童的审美接受特征的,陈世明在《图像时代的早期阅读》中对年龄段儿童的认知方面对图画书的创作提出了一些要求:

在感受、体验、理解、想象图画中的艺术形式要素时表现在:能够感知图画的色彩情绪,比如红色、黄色表示兴奋、热烈,黑色表示害怕、恐惧,绿色、蓝色表示安静、舒服,灰色看起来不舒服等;能感受到画中单个物体重复排列所形成的节奏和变化的结构。

在感受、体验、识别形式美法则上表现为:能在成人的提示下感受图画中的拟人和夸张,其后会独立地关注之;能初步感受图画中比较单一工整的重复与变化的结构,初步感受画中有、无背景的区别。⑤

他要求图画书的创作于设计应该本着易于孩子欣赏、理解和接受,西卷茅子的《我的连衣裙》的画面所表现出的是,在单一的鲜艳的明朗色调的基础上的色彩的跃动。这本书对孩子来说,更像是一个不断变幻图案的万花筒。一个个画面,就是一个个童话故事。通过小兔子的白色连衣裙的由白色变成花朵样、雨点样、草籽样、小鸟样、彩虹样、云朵样、星星样、通过表现连衣裙花色及样式的不断变化编制出一幅色彩斑斓的图景,孩子们在对色彩的感知及场景的变化中得到情感上的愉悦,这样的背景变换适合幼儿的认知,而其所运用的色彩也大都是黄色、绿色、粉色、蓝色、红色等鲜亮的色彩,儿童易于发现其中的色彩变化,从而更好的理解图画所讲述的故事。

这本书的特色在于其节奏适合儿童语言习得的方式,由于儿童掌握的词汇少,生活见识少,所以给他们阅读的作品语言必须简洁明了、易读、易记,而有韵律的诗性的语言更便于儿童的记忆与传诵,有节奏的语言用于儿童的听觉,模仿性的语言使得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性概念之下的具体事物,而通俗性生活化的语言使得儿童的语言习得更加快速和有效,这种语言的节奏重复能够使得儿童更好的从听觉方面习得语言。《我的连衣裙》,除了体现在它对孩子熟悉和亲切的随意外,还表现在它的构成上的重复与节奏美。这是一本以三拍子节奏展开有一个不断重复的结构:画面“1、2、3”“1、2、3”地重复着,类似于音乐里的节拍。如果我们把小兔子穿上连衣裙这张画叫做1,走进花田这张叫做2,连衣裙变成了花朵花样这张叫做3,那么,后边就又“1、2、3”’“1、2、3”“1、2、3”地重复了三遍。我觉得这是一种连一个两三岁幼儿都能明白的重复,孩子们喜欢这种重复,期盼这种重复。这虽然是一种无声的节拍,但伴随着翻页的动作,孩子们在心中能够感受得到这音乐般的旋律。在三拍子的“1”这个画面里,总是有对下一个画面、即“2”的暗示。当小兔子还没有走进花田里的时候,画面的右上角出现了一小片花田;当小兔子还没走进大雨里去的时候,画面右面一页的上面出现了几滴雨滴……眼尖的孩子是会发现的,这会让他们有一种意外的发现的惊喜:“看!小兔子要走进花田了!”“看!小兔子要走进雨里去了!”这样的故事画面设计会使得孩子更够更好地理解图画中所暗示的情节的连贯性,使得幼儿在其中锻炼了逻辑能力。

西卷茅子的作品以儿童为出发点,关注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对幼儿知识的积累、思维的激活、情感的丰富和人格的健全等方面都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它能让幼儿通过阅读,不仅喜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并且从阅读中感受到学习、创造和成长的快乐。

注 释

①杜传坤:《论现代性视野中儿童本位的文学话语》,东岳论丛,2010年,第七期。

②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

③方卫平:《儿童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65-266页。

④儿童文学编写组:《儿童文学概论》,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年版,第15页。

⑤陈世明:《图像时代的早期阅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页。

(作者介绍:苏巧明,兰州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