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成都书博会看期刊业发展态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成都书博会看期刊业发展态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由新闻出版总署和四川省政府主办的第二十届全国图书博览会于今年4月24日至28日在成都市举行。本届书博会以“蜀韵书香、悦读天下”为主题,来自全国新闻出版界的1600余家单位报名参展,设立标准展位4159个,使用8.5个展馆,面积达8.6万平方米,展出各种出版物30余万种,其中新书和重点图书占60%以上。

按照省新闻出版局的统一安排,我作为当代贵州杂志社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书博会。作为贵州的一家期刊社,参加这样大型的全国性图书博览会,我认为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展示,二是学习。

所谓展示,就是要利用书博会的平台充分展示我们贵州期刊业改革发展的成果,展示我们贵州期刊人的风采,展示多彩贵州独特的文化魅力,为这个全国性的盛会增添一些精彩的贵州元素;所谓学习,就是要通过书博会进一步了解全国期刊业发展的态势,找出我们与先进发达地区发展的差距,学习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为推动我们贵州期刊业的改革发展而不懈努力。

在此次书博会上,由于省新闻出版局领导高度重视,各项工作超前谋划、精心组织、统筹协调,整个参展工作井然有序,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受到了广泛的好评。这其中,贵州期刊界也较好地完成了“展示”的任务。在完成好展示任务的同时,我和刊社的同事们通过大量浏览各家期刊社的展台,与参展期刊人广泛接触,专程到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学习取经等,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感觉确实不虚此行。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突出感受:

期刊业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已经相当突出

从成都书博会可以看出,虽然参展的期刊琳琅满目,但仔细一看内容,有很多都是似曾相识,从期刊的读者定位、内容、版式,到选题、文本、封面等等,相互模仿甚至抄袭、相似甚至雷同的现象比比皆是,尤其是时尚杂志、汽车杂志、少儿期刊等表现非常突出,时政类、新闻性的期刊也很明显。这是中国期刊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顽症,任其发展也必然是死症。

为什么“同质化”的问题会如此突出?原因当然很多,譬如跟风,别人做什么就不顾条件跟着做什么,不做市场调研,对读者需求的调查、理解、认同不够,细分读者市场不够,内容生产薄弱,相当一批期刊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等等。总之,不管造成“同质化”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果“同质化”的问题不能够有效解决,期刊业的无序竞争就将愈演愈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贵州的期刊人,我们在发展期刊事业、做强做大期刊产业的过程中,就一定要正视和避免“同质化”的问题,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挥自身的优势、突出自身的特点、形成自身的风格。也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属于我们的一席之地,甚而走出一条有贵州特色的期刊业发展之路。

集约化经营、集团化发展

已经成为期刊业发展的方向

经过2003年底的报刊治理整顿及近年来的不断深化改革,全国期刊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一些省市区通过组建期刊集团,实现了期刊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和期刊事业的超常规发展。这其中,四川期刊传媒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早在2001年,四川省委果断决策,以省委机关刊《四川党的建设》为龙头,整合了8份杂志,组建了四川党建期刊集团。从2005年开始到2008年,在四川省委“大集团带动大产业”文化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他们依靠“行政推动、市场主导”的方式,又分别进行了两次省内优质报刊资源的整合,使四川党建期刊集团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出版经营了覆盖时政、时尚、生活三大类,包括11刊6报及11家市州广播电视报。2009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组建成立了“四川期刊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该集团已经成功打造推出了《四川党的建设》、《四川劳动保障》、《畅读》、《都市丽人》、《汽车时尚报》等从党刊到时政、时尚、生活等多种类型的报刊。

四川期刊传媒的组建可以说拉开了四川期刊集约化经营的大幕,是四川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经过近9年的不懈努力,四川期刊传媒完成了集约经营、品种丰富、数量增长、资产翻倍、转企改制的华丽转身。在此次书博会该集团的展板上,有这样一句话格外引人注目:“大风起处,‘西部期刊航母’的雏形呼之欲出。”在我看来,这不仅体现了四川期刊人的自信,更显示了四川期刊人按捺不住的雄心,而对同处于西部的贵州期刊人来说,则意味着未来不可避免的激烈竞争!

回头看看贵州期刊业的现状,虽然我省有各类期刊近百种,但由于大部分分散在各个地区、部门和各个行业,受观念、习惯、政策、管理体制以及人才、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大部分期刊的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处于不死不活的状态,有的甚至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省委主要领导多次强调“文化体制改革早改早主动、晚改就被动、不改没出路”,并对我省期刊业的改革和发展寄予了殷切的希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省内期刊界有加快改革创新步伐的内在要求,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已逐步成为共识。面对期刊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只有遵循期刊发展的规律,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把相对分散的期刊资源整合起来,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进行充分开发和有效地利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才有可能使我省期刊业走出目前的困境,实现跨越式发展。惟其如此,四川的经验对我们来说才是宝贵的。

数字化、立体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的支撑和推动下,各种新媒体迅速崛起,人类迎来了一个新媒体的时代。作为一种既超越了电视媒体的广度,又超过了印刷媒体的深度的新媒体,其高度的互动性、个人性和感知方式的多样性,使它具备了从前任何媒体都不曾具备的力度,并空前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面对这场媒体革命,以报纸、期刊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处境其实极为尴尬。如果说“数字出版”在很多人看来还只是一个概念,还只是预示着一种未来的发展方向,那么,本届书博会上多款电子阅读器的亮相,则昭示着出版业已经迈入了一个数字出版的实业阶段,“狼”真的来了。

对期刊这个曾经的媒体娇子而言,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求得生存乃至发展,是摆在所有期刊社面前不得不正视和思考的问题。四川期刊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作为全新发展平台的“股份公司”,将形成四大产业板块的发展布局,即以期刊、报纸深度融合为载体的纸质媒体板块;以纸质媒体和新媒体互动为平台的新媒体板块;以媒体广告和发行良性互动为路径的营销板块;以资本运营为扩张支撑的资本板块。

在这个未来发展布局中,“以纸质媒体和新媒体互动为平台的新媒体板块”已经被列在了该集团的主营业务当中。在他们构想的立体媒体发展模式中,传统的平面媒体将与“屏幕媒体”相互融合,并在内容、形式和渠道上相互渗透。整合后的资源可通过纸质期刊、WAP网站、商场模式、移动终端等多种渠道进行,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各种需求,使融合后的立体媒体表现出独特的资讯竞争优势。也就是依靠现有的平面媒体品牌优势,以数字技术为平台进行内容的深度再造;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媒体形态,推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各类数字化新产品,完成由平面媒体向屏幕媒体的跨越。

在我看来,这个构想所代表的发展趋势,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期刊业,而应该是包括所有的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最终必须在与新媒体的互补和融合中创造新的价值,这不仅是被迫的选择,也将是唯一的选择。(作者系当代贵州杂志社机关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