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ERP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ERP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erp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全面整合企业内外资源的管理思想和模式,可增强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日益受到生产企业的关注。本文描述了ERP技术的管理思想,分析了ERP在中国的应用状况,并着重探讨了ERP在中国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ERP;企业资源计划;成熟阶段;管理模式

一、引言

ERP近年来被引入国内后,受到国内的广泛关注。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既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从根本上说,企业就是一个利用资源(人、财、物、时间),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组织。ERP就是对这些资源进行计划、调度、控制、衡量、改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

二、ERP的产生

无论从事的是什么行业,都能感受到三种力量的挑战:

第一种力量来自客户(Customer):客户需要得到的服务或者产品的品质越来越高、品种越来越多变,但为此投入的成本却越来越低、时间越来越短;第二种力量来自竞争对手(Competitor):竞争对手越来越多样化和国际化,有时甚至来自于别的行业;第三种力量来自改变(Change):市场的游戏规则变了,行业的游戏规则变了,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力量也不得不改变,唯一不变的只有"改变"本身。

现行企业存在的问题是:

生产部门抱怨销售部门:为什么订单的规格改来改去?为什么交货日期不停的变来变去?为什么订单的数量总是在变化?我们的"计划"永远赶不上你们的"变化"。

生产部门抱怨采购部门:为什么我们需要的物料总是"缺料",仓库里待满了那么不需要的物料?

采购部门抱怨生产部门:为什么你们的生产计划连一天也稳定不了?要货要得那么急,品种又那么多,库存没法控制,你们说这能怪谁?

财会部门抱怨采购部门:为什么供应商的发票和进货验收单据对不上?一个月怎么需要付这么多钱,早就超过本月计划和预算了,你们让我怎么办?

研发部门抱怨销售部门:为什么你们在销售的时候不考虑实际情况,客户的所有不合理要求都答应,给的时间又这么短,我们怎么来的及研发合格的产品?

ERP系统是现代企业中比较先进的运行模式,它是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能够优先合理地调配企业的各种资源,最大化地为企业创造财富,成为企业在新时代生存、发展、创新的基础。速度、品质、成本、多样化这四个维度是企业得以生存乃至成功的根本。如果企业拥有一套灵活的、精准的、整合的、量身定制的ERP系统,那么将获得如下优势:

库存下降10%~20%。系统将物料供应计划和生产计划紧密衔接,从而减少了物料的盲目采购和生产。因此通常可使一般用户的库存投资减少至原来的50%左右,库存周转率提高30%,能够大幅度的减少成本投入,提高资金的流动性。

采购提前期缩短40%。采购人员通过准确的库存信息和生产部门的生产计划,就能准确分析货源,集中精力研究谈判策略,降低采购成本、缩短采购时间。

延期交货减少30%。当库存减少了,采购和生产稳定了,那企业的准时交货率平均提高35%,误期率平均降低25%,这就使销售部门的信誉大大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提高了。

制造成本降低12%。库存费用下降、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减少、劳动力节约、采购费用降低、资金周转加快等一系列人、财、物的效应,能够大幅度的从整体上降低生产成本。

三.ERP的发展历程

ERP的发展也经历了从单一到全面、从局部应用到综合全面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过程。(见下图)

最核心层的MRP(物料需求计划)解决了库存控制问题,即:既不出现短缺,又不积压库存的物料管理问题,是物料信息的集成。

中间层的MRP-Ⅱ(制造资源计划)以计划和控制为主线,面向企业内部,以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体效益为宗旨。完成了企业内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

外层的ERP(企业资源计划)是面向市场化合作与共同发展环境下的管理系统,将企业的供需链纳入企业资源,实现了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沟通,是目前制造业管理工具和工程的高层次。

上述架构的应用系统又有各自的核心功能支撑。

1、MRP即不短缺又不积压

任何一个制造业在正常生产的环境下,都必须回答以下四个问题,称为制造业的通用公式:

A、要生产什么?(由产品主生产计划确定)B、要用到什么?(由产品结构确定)C、已有了什么?(由库存记录确定)D、还缺少什么?什么时间需要?

D=A*B-C 并按时间排序

上述问题看似简单,但面对制造业特别是复杂的机械工业企业,成千上万的零件、复杂的制造和装配过程,人工要完成每个零部件、材料的需求计算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计算机进入企业后,才真正实现了上述算法,有效地回答了四个问题,实现了物料的既不积压又不短缺。它就是---MRP。

2、MRP-Ⅱ企业内部制造资源的充分利用

MRP仅根据当时情况做出了合理的计划安排,但计划执行过程中有什么变化不能及时反馈给MRP。因此,必须把物料信息同资金信息集成起来,将成本和财务纳入到系统中,实现信息流、物料流、资金流的三流集成,才真正实现了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控制。它就是—— MRP-Ⅱ。

MRP-Ⅱ是制造业管理系统的较高级阶段,它实现了企业技术信息、生产、外购(协)、物料、成本、财务的有效集成,达到了以下目标:

(1)计划一致性和可行性 (2)管理系统性

(3)数据共享性 (4)动态应变性

(5)模拟预见性 (6)相互控制性

(7)三流统一性

3、ERP将供需链纳入企业资源范围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Internet)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扩大MRP-Ⅱ软件的需求,把企业的“前端办公室”(市场与客户)和“后端办公室“(供应商)信息纳入管理信息系统范围,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该系统被称为企业资源计划——ERP。

ERP的基础数据和需求运算依然遵循MRP的基本原理,所有ERP软件都把MRP作为其生产计划控制模块和系统不可缺少的核心功能。形象地说MRP-Ⅱ已经“融化”在ERP之中,并不是落后了,更不是“消亡”了。可以说ERP也可能会是信息技术历史长河当中的一段干流,流到一定位置,就象MRP-II一样,被其它名称所替代。

四、EPR在中国企业的应用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也开始蓬勃发展。从1997年开始到本世纪初的整个时期,EPR进入的成熟期。其主要特点是ERP的引入并成为主角;应用范围也从制造业扩展到第二、第三产业;并且由于不断的实践探索,应用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因而进入了ERP应用的"成熟阶段"。

ERP系统带来的潜在效益是巨大的,但同时其风险和成本也不可低估。在新的形势下,为了紧跟住动态的、瞬息万变的市场,为了参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为了扩大企业经营范围,企业利用EPR以获取丰厚回报。 然而,企业在实施ERP项目时还存在很多问题:(一)企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多数企业只是用计算机代替了原有的手工操作,并未能把ERP和业务流程的重组优化有效地结合起来,造成了ERP的功能难以全面发挥。(二)国内ERP市场尚不成熟,厂商行为难以规范。最后,我们再从具体实施ERP或将要实施ERP的企业的角度来看一看,它们对ERP统是如何认识的:

1、以进为"上"型。指关注企业管理新发展,采取"拿来主义"态度,积极地学习、借鉴,当条件成熟时及时上马的企业。

1996年1月,一汽大众汽车引进了SAP的R/3系统,应用至今发现其对公司的影响非常大,其长期影响仍在不断扩大中。从一汽大众总经理陆林奎的一席话已经可以窥见一斑:"用原来的软件我们预测了一汽大众的年保本点可能要达到8万辆,现在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不断测算并降低我们的汽车成本,积极开发一些高盈利的流行产品,最后实际生产3.5万辆就可实现保本,所以我们1997年的生产销售超过了4.2万辆, 年底盈利2个亿"。

2、盲目乐观型。部分企业混淆了"ERP软件"与"ERP系统"的概念, 他们认为,只要投入足够的资金购置计算机硬件和某种ERP软件,就能解决企业这样那样的老大难问题。或者就是企业为上而上,追赶潮流,把钱花在外部包装上。其实,ERP系统能否成功实施,关键是企业要踏踏实实地做好5个"P"的工作,即Process(业务流程改造)、People(人力资源和组织)、Practice(业务行为规范)、Products(信息产品支持)、Partnership(选择合作伙伴)。没有"5P"打基础,只是盲目乐观,企业注定无法长远发展。

3、怀疑观望型。当前ERP软件市场大体"一头热",说明了持这种想法的企业占到多数。他们认为,ERP是舶来品,尚未经过中国国情的"改造"。

我们还应看到,尽管现在ERP在我国呈现出了迅猛发展之势,但是仍旧有很多企业对ERP的应用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态度和看法,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这些企业实施ERP的效果,对于ERP今后在中国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也是不利的,因此,为了适应未来全球化的激烈竞争,我们的企业无论是对ERP,还是对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思想,都应该有一个全面的、清醒的认识。但是不管怎么说,目前我国的宏观环境正在日益完善,我们相信在"成熟阶段",中国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认同ERP并使用它,实现科技与管理双轮并进,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将会大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