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日本大地震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与中国对策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日本大地震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与中国对策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文章分析日本大地震对日本和全球经济体所造成的严重经济后果,并着重探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日本大地震;经济影响;人民币区域化;对策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场混合着大地震、海啸和核辐射的巨型灾难席卷了整个日本,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这不仅给日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同时也冲击着全球的经济和政治。

一、日本大地震对全经济的影响

首先,从短期来看,日本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其制造业在全球分工中处于核心环节的地位。这次日本大地震所在的日本东北部,集中了日本汽车核电、石化、半导体等重要产业,但是该地区经济总量也仅占日本GDP的8%左右,虽然对日本经济和全球经济影响不大,但短期内会推高该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售价。另外,由于这次日本大地震是合并海啸又引发核电站危机的复合型灾难,大地震引发该地区多起核电站爆炸,导致日本国内轮番限电政策的实施,影响到了日本境内几乎每一家公司。据预计,本次日本大地震导致日本2011年GDP增幅减少3个百分点,短期内会影响到日本与欧洲、美国、中国等国的进出口贸易以及旅游业等,会加深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的不确定性,但影响程度尚不明显。

其次,从长期来看,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开始复苏,但是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复苏之路并不平坦。自2010年以来,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逐渐由负转正,但是也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危险,而发展中国家却普遍进入通货紧缩时期。持续的灾后重建会引发全球范围内大宗商品需求增加,进而推高全球范围内的大宗商品价格,加大全球通胀预期,并会引发更大规模的“货币战争”,使全球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的步伐变缓。

最后,从全球股票市场上来看,短期影响较大,日本大地震爆发当日,亚太股市在尾盘急挫,欧洲主要股市也出现下跌。但这种影响很短暂,从目前全球股票市场情况来看,已经逐步摆脱了日本大地震所引发的集中抛售现象。但对全球股票市场的影响仍然没有消失,主要体现在福岛核泄漏危机的程度究竟有多大,如果核泄漏危机能够及时达到化解,那么全球金融市场不会受到很大冲击;如果发生类似于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那样的大灾难,预计全球金融市场将陷入恐慌,并出现剧烈动荡,而且影响难以估计。

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改变对日贸易结构。地震破坏了日本企业的产能,短期内降低了面向中国市场的中高端产品的出口、同时为了进行灾后重建,需要就近进口大量的建材、基建产品、农产品和能源相关产品,中国作为日本重要的贸易伙伴,日本企业和政府必然会大量地从中国进口相应产品和原材料,进而影响中日的贸易结元债券的大幅贬值。在日本产能完全恢复前,日本会大量使用经常性项目盈余,这就加大日本政府的偿还压力,进而影响日本债券的信用评级,并造成国际市场上的日元的大幅贬值。(2)力促外汇储备多样化。从地震后的日元表现来看,由于日本将本国的资本分散化投资于世界各国,使得在本国经济出现危机的时候,能动用安全的海外资产拯救本国的经济,减缓了大地震对本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中国也需要进行有效地海外投资管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使用程度,以备中国经济发展不时之需。(3)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日本的灾后重建需要大量的资本,而日本的财政困难必将严重地影响灾后重建的进程。而中国则面临着人民币资产过剩的问题,中国可以以此为契机,向日本提供人民币的低息或无息贷款援助,用于产品的进口。一方面,这有不仅利于改善中日之间的长期矛盾,还能促进中日之间的合作。同时,大量的人民币在海外市场使用,从而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4)加快产业升级。长期以来,中国产品的生产一直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和人民币的升值,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通过产业升级来代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发展。由于日本的大地震和核恐慌,为中国的产业升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在对日本进行资本输出的同时,一方面,我们可以鼓励本土企业并购日本的企业进行海外扩张;另一方面,可以实行更优惠的政策,加入日本的企业,将中高端的产业链转移到中国来进行生产,在学习日本企业生产经验和技术的同时,实现本国产业的升级。

三、我国的政策与建议

(1)创新对日援助方式。在对日援助方面,可以采取直接对外融资的方式,主动参与对日本的财政援助,为日本提供无偿或低息的长期人民币贷款,在缓解国内过度流动性的同时,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或者直接从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中划拨对日援助基金,根据日本的切实救灾需求,从海外市场订购所需物资直接运往日本。同时放松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日本相应出让部分重建项目给中方参与。由此,在进一步鼓励中日贸易合作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过高的外汇储备和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2)推动人民币汇率改革。在汇率改革方面,必须加快人民币作为区域性储备货币的前进步伐。中国政府可以利用亚太地区相对缺乏资本流入的这一事实,通过对外国机构有条件地开放资本市场,直接对亚太地区经济体或亚洲开发银行等区域性金融机构输出人民币资本,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同时大幅度扩张人民币离岸市场业务,从而有效缓解人民币的对内通胀问题。(3)参与建设东南亚经济圈。作为协同动作,在日元资本逐渐退出东南亚经济圈的同时,大力推动人民币资本向东南亚经济圈的输出,努力参与亚洲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日常工作,积极参与和支持东南亚经济体的建设,推动人民币在东南亚经济圈的广泛使用,建立中国在东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位。(4)加大对日直接投资力度。扩大海外市场,加大本国企业对日本的投资力度,特别是鼓励本国企业对日本中高端企业进行海外资产并购。(5)支持日本向中西部直接投资。为了配合中国的产业升级、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 我国可以在中西部地区,划定特殊经济区域,采取优惠政策,吸引日本的高中端产业向中国进行技术转移。在日本企业获得高额回报的同时,我国的产业也可以学习日本的中高端技术,从而加速和推动本国产业的升级。

本文研究表明,日本此次所遭受的地震、海啸和核危机三重灾难会给日本乃至全球带来巨大损失,将加剧日本政府的债务负担,加速日本制造产业链的向外转移,有可能削弱日本在全球特别是东南亚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中国面对灾后区域经济的新形态,应适时考虑采取前瞻性政策,在规避负面溢出效应的同时,选择适当的时机大力帮助日本震后救灾重建,改善中日关系并且巩固在东盟中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日资回流所造成的东南亚资本真空会拖缓区域经济发展,长期会对亚洲的崛起带来负面影响中国应当迅速主动输出人民币资本,以补充对东南亚各国的投资,维持地区经济增长,进而实现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对亚太地区的输出。一方面改善中国与日本、东盟国家的关系,缓解国内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另一方面,加速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为中国在亚洲地区建立核心经济地位创造必要条件,力图弥补灾难带来的损失,最终达成多边共赢在资本援助、改善中日关系的同时,提供优厚的条件吸引日本中高端制造业向中国进行产业转移,在学习日本先进技术的同时,也推动和促进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参 考 文 献

[1]张志浩.日本大地震亲历记[J].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11)

[2]金圣荣.日本大地震启示录[J].中国商业出版社,2011(4)

[3]金圣荣.贸易战[J].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11)

[4]宋鸿兵.货币战争[J].中信出版社出版,2007(6)

[5]《日本对华政策与中日关系》.人民出版社,2004

[6]中日关系:“和谐”与“对峙”[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4)项目基金:本课题受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名称:东日本大地震后深化黑龙江省与日本经贸合作的新思考,项目编号1252Rd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