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餐桌上的变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餐桌上的变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说起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变化,还得先交待一下我家的那张餐桌。

1967年,我结婚时,单位照例发给一张双人床、一张两屉桌和两个小方凳,自己买了一只木箱,这就是我们的全部家当。从中看出,我们的新家尚无餐桌也。

开始,我和妻子仍像单身那样在集体食堂用餐。转年大女儿出世,不得不自家开伙。这下可抓瞎了。我们不会生蜂窝煤炉子,每次被烟火呛得眼泪鼻涕直流,半夜还要起身看看炉子,生怕它灭了。

更犯愁的是做饭。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倒是有的,但要限额按比例供应,凭粮本和粮票(缺一不可),在指定的粮店购买。我是全家定量最高的,每月30斤,其中50%白面、30%玉米面、20%大米。副食品几乎也都要凭票或副食本限量购买,记得食油每月每人半斤,猪肉(回民供应牛羊肉)、鸡蛋、豆腐及豆制品每月每户各2斤,粉丝、粉条和芝麻酱每人每月各2两。水产只有过春节时才能凭副食本买到几斤像样的带鱼和黄花鱼。市场上的蔬菜旺季还可以,一到淡季不仅品种单调,而且数量严重不足。记得有一天下班,我骑车跑了6家副食商店,才买到一斤作汤用的香菜,那顿晚饭就炒了一盘香菜。因为油水少,总也觉得吃不饱。

后来,我们又添了小儿子。待他上桌吃饭时,那张兼作餐桌、书桌和课桌的两屉桌显然挤不下了。经向单位申请又领了一张已经用旧了的小方桌,总算是有了名副其实的餐桌。可是,4张嘴的吃喝更难办了。“穷则思变”,我骑车到郊区买来一只陶缸,到冬贮大白菜上市(当然也是限量供应),就渍上一缸酸菜。后来又增加了一只缸,用来腌雪里蕻。靠这两缸菜,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冬春。星期天要是买5角钱的肉馅包饺子,那就是大大的改善和享受了。当时餐桌上的景况,可想而知。

民以食为天。吃饱肚子,一直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梦想。1978年由农村揭开序幕的改革开放,终于破解了这个老大难问题。仅仅几年功夫,延用了几十年的粮本、副食本和各种票证取消了。大米、白面敞开自由买卖。粮店变成了主食厨房。副食商店和农贸市场上的鸡鸭鱼肉、瓜果蔬菜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反季节蔬菜更是让淡季不淡。两只劳苦功高的腌菜缸,不知不觉地退休了。

物资极度匮乏的时代,像变魔术似的结束了。13亿人的餐桌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我这个家庭“煮夫”,每天早晨必定给全家每人煎一个荷包蛋。一到星期天,又是买油条,又是烹炸煎炒,忙得不亦乐乎,吃得满嘴流油。街上的闽粤鲍翅、江浙会馆、山城火锅、渤海渔港、兰州老马家,还有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美国肯德基、意大利比萨等中外特色风味的大小餐馆、快餐店竞相开张,煞是火爆。

正当人们大快朵颐尽享美食美味的时候,发现“情况不妙”:街上跑的小胖墩突然多了起来,听说年纪轻轻的就得了脂肪肝、糖尿病,周围患心血管病的老人也越来越多。我和老伴体检也查出血脂和胆固醇大大超标。这是为什么?原来一些发达国家的“富贵祸”,也向中国人袭来了。于是大家警觉起来,再不能胡吃海吃了,还是“粗茶淡饭”好。儿时赖以充饥的野菜和遭冷落的窝窝头、贴饼子:南瓜等五谷杂粮,重又回到餐桌上。粗细搭配,荤素搭配,限盐少油,不仅要吃饱吃好,更要健康膳食和科学生活。

2007年,国家卫生部向全国颁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北京市人民政府也结合全市市民营养状况和疾病谱,聘请有关专家编写了《首都市民健康膳食指导》,免费发放给全市每个家庭,并赠送了限盐勺和带刻度的油壶。这恐怕是前所未有的。

10年前乔迁新居时,置办了全套枣红色实木家具。共度艰难岁月的老餐桌,与我们依依惜别了。长方中带椭圆形的新餐桌造型美观大方,光可鉴人。同时更新的还有景德镇出品的一套彩釉细瓷餐具。真所谓“为好马配好鞍”,上档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