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其肝功能属于Child-Pugh[1]分级的A级,在中医属鼓胀范畴的气滞湿阻、湿热结、肝脾血瘀、肝肾阴虚[2]。我们应用拉米夫定联合和络舒肝胶囊治疗HBV-DNA阳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其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者,现将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53例为本科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住院的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均为男性。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 例,年龄26-47岁,病程2-10年;对照组25例,年龄25-49岁,病程3-10年。病例诊断均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3]。临床症状有乏力、食欲不振、腹胀、睡眠欠安、肝区不适、大便性状改变。Child-Pugh分级均属于A级。所有患者的HBsAg+,HBeAg-,抗-HBe+,抗-HBc+,HBV-DNA+;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和(或)血小板低于正常值;脾脏增厚或肿大。两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 法

治疗组:口服拉米夫定(葛兰素史克公司产品)100mg/次,1次/d,疗程至少一年。另加和络舒肝胶囊(威海东宝制药有限公司)口服,4.65/次,3次/d,疗程12周。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葛兰素史克公司)100mg/次,1次/d,疗程至少一年。两组患者均不使用其它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并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肝功能(ALT、AST、ALB、TBIL)、脾脏大小以及血常规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 ±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均为α=0.05。

2结 果

2.1疗效判断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复常,HBV-DNA阴转,脾回缩至正常,白细胞4×109/L和(或)血小板100×109/L。有效: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复常,HBV-DNA未阴转但滴度下降2log10,脾肿大较前回缩,白细胞3×109或者血小板60×109。无效:肝功能、脾肿大、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中有3项未达到有效者。

2.2两组患者治疗后HBV-DNA阴转情况

治疗组治疗后有22人HBV-DNA阴转,阴转率78.6%,而对照组有20例阴转,阴转率80%。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脾厚变化情况见表1。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白细胞值的变化情况

治疗组治疗后全部病例血小板及白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照组有6例治疗后血小板及白细胞值无回升,其中有2例现轻度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2.5两组患者疗效情况

治疗组:显效13例(46.4%),有效12例(42.9%),无效3例(10.7%),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则分别为(28%)、8例(32%)、10例(40%)、和60%。两组在显效率、总有效率方面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 论

慢性乙型肝炎持续进展可导致肝硬化,其中代偿性肝硬化且有病毒活跃复制的患者易发生肝功能失代偿。失代偿性肝硬化易出现严重并发症,预后差,病死率高,有报道5年生存率仅为14%。[4]。因此,抗病毒治疗是延缓和阻止肝硬化进展的重要手段,特别要重视在早期肝硬化阶段和出现失代偿倾向时,及时抗病毒治疗以阻止疾病进展。已有多项研究证明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改善肝功能,纠正失代偿,提高生存率[4]。但拉米夫定不能全面逆转患者原有的肝脏病理改变,而在抗病毒的同时加强抗纤维化治疗能促进肝脏纤维化逆转。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存在气滞湿阻、湿热结、肝脾血瘀、肝肾阴虚[2]。和络舒肝胶囊方中虎杖、半边莲、茵陈、大、玄参可有清化湿热解毒之功效;香附、柴胡、白芍、凌霄花、五灵脂、木瓜可疏肝理气;莪术、三棱、当归、土鳖虫、红花、桃仁可活血化瘀;地、熟地、黑豆、白术、制何首乌可滋养肝肾。鳖甲、海藻、昆布、蜣螂可软坚散结。诸药合用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拉米夫定与和络舒肝胶囊联合应用,比单用拉米夫定疗效更佳,尤其在总胆红素消退、缩脾、促进血小板及白细胞的回升等方面,效果更明显。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 等主编 内科学. 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版社,2008:449-455.

[2] 李家邦主编 中医学. 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版社,2008:314-316.

[3]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1):56-60.

[4] 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小组.2004年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肝脏,2004,9(3):附1-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