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学期装机DIY硬件入手指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学期装机DIY硬件入手指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专题策划] 2008开学购机全程指南

从“配件选择”到“配置推荐”,

从“谈单技巧”到“硬件检测”,

从“新机优化”到“进程检视”,

还有最全面的“笔记本电脑市场解析”,

在《2008开学购机全程指南》中,你可以找到一切……

策划/制作 《微型计算机》编辑部

新学期,不少学生朋友都要拥有自己的电脑了,兴奋之余,也在担心“我不清楚行情,会不会被坑了”、“配件又该怎样选”之类的问题。重新步入校园的你恐怕还未从暑假的快乐生活中回过神来吧,没关系,接下来这篇文章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其中不仅有行情介绍,还有热门配件“孰优孰劣”之类的分析,最特别的是,我们请来了资深编辑和业内专家为您现身说法,从专业角度为您解惑。

CPU篇

时间步入金色9月,AMD和英特尔的竞争依然激烈。一方面,为顺应今年盛行的IT产品环保之风,低功耗成为入门级CPU的主打卖点之一,不少多核CPU新品的TDP功耗仅35~65W,且价格诱人。同时单核CPU的市场份额被进一步蚕食,就连一向低端的闪龙和赛扬系列也都有了双核产品。另一方面,500~-600元价位,以超频为卖点的双核CPU(如黑盒版Athlon64 X2 5000+/5400+等)仍然受到玩家欢迎,而英特尔Pentium E2xxx系列的替代者Pentium E5200处理器也已上市和黑盒双核速龙对峙。中高端方面,目前600~1000元之间有AMD的三核Phenom X3系列以及英特尔的双核Core 2 Duo E7xxx系列可选,千元以上则以AMD四核Phenom X4系列和英特尔Core 2 Duo E8xxx系列为主导。至于更高端的四核CPU,英特尔走的是“高性能、高价格”路线,即使是相对低端的Core 2 Quad 6600的售价也要1400元。而AMD的Phenom X4 9系列要便宜不少,如Phenom X4 9550的价格还不到1000元,尝鲜四核也未尝不可。

产品选购Q&A

Q:预算七百元,应该选高主频的双核CPU还是低主频的三核CPU?

A:这个问题让不少用户感到头疼,在我们看来,得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曾做过Core 2 Duo E7200(主频为2.53GHz)和Phenom X3 8450(主频为2.1GHz)的对比测试,在PCMark Vantage测试中,三核CPU在包括电视与电影、游戏和办公软件性能方面拥有较大优势。尤其是在运算能力和图形渲染方面,主频相对较低的三核CPU的表现要优于主频更高的双核CPU,对于那些经常多任务同时工作,或者会用到支持多线程的运算软件或图形渲染软件的大学生而言,可是很重要的购机参考。而高主频的双核CPU在完成单一任务处理、超频和功耗控制方面有一定优势,能为用户节省一些电费。

Q:采用45nm制程工艺的CPU上市了,65nm的产品不值得选了吗?

A:45nm制程工艺的优点相信大家早已有所了解,例如功耗更小、发热量更低等,但目前45nm处理器的可选型号较少、价格较高。比如Pentium E5200在国内零售市场上还很少见,而Core 2 Duo E7xxx系列最便宜的一款也要760元。尽管45nm产品看上去很美好,但就目前而言并非是采购的必要条件之一。比如整机预算在3000元左右且对游戏性能有一定要求的用户,如果选择了45nm产品,势必只能选择G31、MCP73等低端的集成主板来搭配,可高清播放和游戏性能太过薄弱。倒不如选择65nm的低功耗版Athlon 64 X2产品与780G主板搭配,在成本以及性能之间可以做到较好地平衡。

Q:为什么说AMD的黑盒处理器更适合超频?我想购买500元左右的CPU进行超频,哪一种更好?

A:自从CPU的倍频被锁之后,超频就变得异常困难。尽管CPU市场从来不乏超频能手,但大多需要搭配价格不菲的高端主板和内存才能挖掘最大潜能,这显然违背了超频的本意――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性能。而AMD黑盒版Athlon 64 X2之所以受到超频玩家青睐,正是因为其未锁倍频,用户既可以降低倍频提升外频超频,也可以保持倍频不变情况下增加倍频达到超频的目的,这样就对周边设备没有要求,普通主板都能超频。由于AMD平台的主板本来就拥有较明显的价格优势,再加上黑盒版CPU几乎不挑主板,因此购机预算并未因超频而增加开销。目前热销的黑盒版CPU是Athlon 64 X2 5400+(主频为2.8GHz,倍频为x14)才500多元,搭配普通风冷散热器便能将主频轻松超至3.3GHz以上。其实,相对应AMD黑盒5400+处理器的英特尔Pentium E5200处理器超频能力也很不错,不同的是通过超外频实现,需要用户购买价格更高的高端主板,并需要掌握更多系统调节知识。

连线专家

读者:我想搭配一台HTPC,应该购买低端CPU(依赖GPU解码高清),还是应该购买高端CPU(依赖CPU解码高清)?两者使用上有什么不同?

唐:这需要从你的具体需求以及实际情况来分析。理论上讲,一台HTPC只专注于视频播放应用,高清解码完全可以采用中低端处理器搭配专精于视频方面的显卡,比如AMD的45W双核速龙加上780G主板即可轻松解码1080p高清视频,如此搭配的最大好处是成本非常低,而且除了可以流畅播放各类高清视频外,功耗低也是其一大亮点。如果考虑到电脑未来升级和软硬件的换代问题,抑或还要用HTPC玩游戏等,我个人建议大家在购买产品时不要一味节约成本,要给电脑的性能留余地。比如选择AMD三核羿龙处理器或者低功耗版四核羿龙处理器,加上功耗同样很低的790GX主板,非常适合组建HTPC,而且平台性能比先前的搭配上了一个台阶,还能将整机功耗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读者:想获得比双核CPU更好的体验,选择三核CPU还是四核CPU?

唐:我相信三核会是大多数人的首选。三核CPU是AMD今年推出的新产品。对于不满足于双核处理器的性能,希望同时运行多种主流电脑应用的消费者来说,AMD三核处理器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就是针对多线程多任务而设计,可以让用户用一台电脑同时做许多事情。但从价格上,却又具有极高的性价比,可以说,消费者用主流或者双核的价格买到三核的性能,非常超值。而无论是电脑游戏玩家到高清视频发烧友,乃至专业用户,可以考虑AMD的四核羿龙处理器。同样采用真多核架构的四核羿龙处理器代表了PC硬件的顶级水准,众多新技术的应用为顶级玩家们扫清了一切应用障碍。另外,AMD平台战略也给消费者的更多选择和受益。AMD是业界唯一一家能够同时提供CPU、GPU和芯片组的平台供应商。消费者选购AMD处理器,可与AMD现有的高端芯片组和AMD的ATI高端显卡配合成超 级平台,也可以与780G或790GX整合主板配搭AMD 的ATIRadeon HD 3000系列独立显卡实现混合交火,这样可让用户以高性价比轻易实现高清视频和游戏等主流应用。

主板篇

英特尔平台,P43或P45主板搭配英特尔45nm处理器已是时下主流。目前P45主板的价格普遍在700元以上,而P43主板的报价多在500~600元。受此影响,P35、nForce 650i等主板开始了新一轮的降价,竞争500元及以下市场。整合主板方面,虽然支持全程高清硬解码的G45芯片组令人期待,但是还没有批量上市,即使上市后价格也相当昂贵,因此整个市场还是以MCP73、G31、945GC等老产品唱主角,报价普遍在两三元左右,且很有可能在近期逐渐退市。

AMD平台,很长时间以来780G主板在整合市场可谓是风光无限,风头甚至盖过了非整合主板市场上的任何一款新品。780G主板的价格目前大多集中在400元到500元之间,MCP78主板的价格则更便宜。在相同芯片组的主板型号中,价格的高低和主板的功能配置密切相关,全固态电容、板载显存与否、各种接口是否齐全都会造成不同型号主板之间的细微差价。现在AMD 790GX搭配新的南桥芯片SB750登场了,这款芯片组整合了Radeon HD 3300显示核心,支持混合交火系统,上市价格多在699~899元,应该有不小的降价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虽说采用的芯片组相同,但各大主板厂商也在谋求产品差异化,这在今年上市的主板新品中有所体现。如昂达率先在780G主板上集成独立显存以提升游戏性能;华硕、微星等厂商在P45新品上主推自家的节能技术;原本高端主板才有的热管散热器如今也用在中低端主板上等。

产品选购Q&A

Q:790GX主板已经上市了,还有必要选择780G吗?

A:和780G相比,790GX芯片组的改进并不大。相反地,我们更愿意将790GX视为一款类似于nForce750a SLI MCP的主流芯片组,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整合芯片组,这从目前上市的790GX主板全是标准ATX板型就可以看出端倪。前文说过790GX主板的上市价格不便宜,此时购买并不划算。对于预算有限且平时只是玩《跑跑卡丁车》、《魔兽世界》等网游的学生用户而言,780G主板不仅在性能上可以满足需求,而且价格更有优势。

Q:如今P43和P35主板的价格差不多,选谁更好?

A:P43主板是新一代中低端产品,在英特尔新推出的4系列芯片组中,其扮演的是价格杀手角色。尽管P43拥有支持PCI-E 2.0等新特性,但产品价格向上一代的高端产品P35主板看齐。总的来说,P43比P35的规格略高,但在实际应用中感觉不到明显差别。从测试来看,两者的主要差别还是体现在超频性能上。同价位的P35主板的超频表现普遍比P43主板更好,前者的外频可轻松超至500MHz以上,而后者的外频只能超到400MHz左右。此外,P35还支持双卡交火系统,这是P43所不能的。由此可见,超频玩家或者打算组建双显卡系统的游戏玩家更适合选用P35主板。至于其他用户,我们建议将选购的重心放在产品的做工、用料以及特色功能上,不能只看芯片组的。

连线专家

读者:为什么现在不少主板都用上了全固态电容?选择主板一定要选全固态电容的吗?

练:主板上C P U 的供电部分一直由传统的铝制电解电容、MOSFET开关式场效应管、扼流线圈以及PWM控制芯片构成,主要作用是将输入的12V直流电压降至适用于CPU的0.8~2.3V低电压。自2003年起,主板厂商逐步在全系列主板中采用固态电容,以达到不增加更多的元件就能维护系统稳定的目的。以昂达魔剑P45为例,之所以采用了日本富士通的军工级固态电容,主要是看中它优异的电气指标。这种电容实际耐温超过150℃,ESR阻抗值更是小于8毫欧,在20℃环境下的稳定工作时间超过40000小时。由此可见,军工级固态电容能有效控制主供电部分的发热量,更适应封闭狭小的机箱环境。

读者:不少主板的CPU供电部分采用了多达6相的供电设计,这对增加系统稳定性以及超频有帮助吗?练:举个例子,若采用Phe nom X4系列CPU,那么主板电源部分需要提供大约120W左右的功率才能让CPU稳定工作,也就是说主板需要提供75~85A的电流。假如提供给CPU的80A电流由两组开关电源电路提供,每组分担40A,那这样的供电搭配就叫“两相”供电。同理可推,“四相”供电就是由四组开关电路供电,每组分担20A。如此设计除了解决CPU供电外,还能减小MOSFET的发热量。

此外,每“相”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是固定的,“相”数越多则为CPU加电压超频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具体选择4相、6相还是12相供电要视你的CPU功耗而定,相数过多也是浪费。

读者:如何分辨主板PCB板层数?

练:PCB板的层数代表了有几层独立的布线层,通常层数为偶数,并且包含最外侧的两层。常见的主板PCB板一般为4~8层结构。

用肉眼观察PCB板的切面来分辨层数并非人人都能办到,在这里我再教大家一种方法。多层PCB板的电路连接采用了埋孔和盲孔技术,要想知道PCB板有多少层,通过观察导孔就可以辨识。这是因为4层PCB板通常为第1和第4层走线,其它几层另有用途(地线和电源),因此导孔会打穿PCB板。辨别的方法很简单,将主板或显示卡对着光源,如果所有导孔都能透光,那么一定是4层PCB板,否则是6或8层PCB板。

光存储设备篇

BD格式已经一统天下,而BD设备也加快了普及的步伐。BD刻录机的价格虽然降了不少,但2000多元的价格仍然让人难以接受。于是催生了新的市场急先锋――BD COMBO和BD-ROM。当前先锋等品牌的BD COMBO的价格已经降到了千元以下,这种可以读BD影碟、又可以刻录DVD的产品,在BD刻录盘的价格还比较高的状况下更为实用。同样在千元价位的还有BD-ROM,虽然不支持刻录功能,但照样可以播放蓝光影碟,值得高清玩家考虑。

而红光DVD刻录机方面,20X、22X的 DVD刻录机已经是主流,光雕产品也有不少厂商主推,如三星等。由于不少品牌都是找建兴代工,使得采用MTK主控方案的DVD刻录机占了绝大多数,同质化情况比较严重,只有索尼、先锋、LG等少数厂商选用了NEC等其它主控方案。价格方面,新上市的22X DVD刻录机的价格一般在250元左右,而部分20X DVD刻录机的价格已跌破200元,估计还会有更多型号跟进。值得一提的是,降价之后的DVD刻录机只比DVD光驱贵几十元,不少新装机的用户已将DVD刻录机列为首选。

产品选购Q&A

Q:现在同品牌同规格的光雕机型只比普通DVD刻录机贵几十元,究竟值不值得购买?

A:光雕刻录除了需要光雕刻录机外,还必须用专门的刻录盘片。目前这类盘片的零售价格多为4元(DVD+R),是普通DVD刻录盘价格的一倍,可见大规模用光雕盘刻录在成本上并不划算。不过,这并不影响刻录机的选择,毕竟多几十元绝大多数人都能承受,只是提醒大家别把光雕刻录看得太重,除非你喜欢个性diy或从事视频光盘制作。

Q:市场上已经有22X DVD刻录机销售,是否值得购买?

A:尽管22X比20X、18X乃至16X看上去快多了,但是我们必须实话告诉你,目前市面上很难买到标准刻录速度超过16X 的DVD刻录盘片,要实现2 2X刻录,只能将16X的DVD刻录盘进行超速刻录。这不仅对盘片的体质要求非常高(价格也会更贵),即便能够成功刻录,刻录质量往往差强人意,因此不少用户都选择了降速刻录。我们建议大家在购买时不必过于追求刻录速度有多快,刻录质量和盘片兼容性才是最值得关心的。

连线专家

读者:刻录发烧友常说采用NEC芯片的DVD刻录机性能更好,它和其它芯片方案相比究竟有什么优势?

骆:刻录机的主控芯片决定了其稳定性、纠错能力以及传输速度等,是整个部件中最重要的。目前比较常见的主控方案有MTK、NEC、松下、瑞萨等,MTK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在刻录速度上比较擅长,多为台系厂商所采用;而NEC主控方案虽然刻录速度不是最快的,但优异的刻录品质得到了刻录玩家的一致认可,目前有索尼、先锋等少数厂商还在采用。举个例子,索尼的新款20X DVD刻录机DRU-V200A/S就采用了NEC的主控方案,在刻录品质、安全性及读盘性能上做到了全面升级。

读者:我打算组建一台HTPC,但BD COMBO、BDROM和DVD刻录机之间不知道选谁好?

骆:高配置的HTPC高清播放平台往往取决于强大的电脑硬件性能、优异的显示质量以及功能丰富的播放软件。随着正版蓝光影碟在国内开售,困扰高清玩家已久的片源问题有了解决的办法。在我看来,当前组建HTPC更适合选择BD-ROM或BD COMBO,这样才能真正享受到原汁原味的高清享受。或许有人担心价格会很贵,据我所知索尼BDU-X10S的报价已经降到了1500元以下,且附赠了Cyberlink出品的正版播放软件,用户可随时畅享高清视觉盛宴。

内存/硬盘篇

提到今年内存和硬盘市场上盛行的“大容量、低价”之风,让不少用户都尝到了实惠。容量320GB的硬盘已经成为装机的入门选择,而500GB和640GB硬盘在跌入500~700元价位后销量直线上升,就连容量高达1TB的海量硬盘也在向千元大关靠拢。在价格不断下降的同时,硬盘本身的新技术乏善可陈,内部传输率并没有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不过,主流产品的规格发生了变化:一是缓存成倍增长,采用32MB缓存的产品比比皆是;二是盛行大容量单碟产品,最高单碟容量达到了375GB;三是产品定位被细分,以往各家对台式机硬盘只是进行了桌面级和企业级的区分,今年更是新增了一些针对DVR、BT下载、服务器等应用而设计的产品类别,如西部数据GreenPower系列等。此外,环保和高可靠性得到了重视,7×24小时和低功耗产品大量出现在零售市场。内存市场方面,DDR2 800已经取代DDR2 667成为了主流,装机的标配容量也从1GB升到了2GB,甚至新机器配4GB内存也不算稀奇了。目前1GB DDR2 800内存和DD2 667内存的价格只差一二十元,这与不少厂商停止出货DDR2 667产品,全力主推DDR2 800规格有关。部分品牌单条2GB DDR2 800内存的价格已接近200元,进入100元主流价位指日可待。此外,DDR3内存的价格也在悄无声息中降到了较合理的水平,如三星金条在促销期间,1GB DDR3 1066/1333 分别才449元/499元。尽管价格还有些偏高,但离普及更进了一步。

产品选购Q&A

Q:目前买哪种容量的硬盘最划算?

A:就目前来看,容量为500GB和640GB硬盘的价格分别为520元和630元,相当于每GB价格才一元钱,相比之下,320GB硬盘尽管价格便宜,但从每GB价格来看,并非最低的。何况面对高清视频的存储需求,320GB容量显得捉襟见肘。750GB/1TB硬盘的价格还比较贵,现在入手并不划算。如果要在500GB和640GB之间分个高低,自然是后者的容价比更高,也最值得购买。

Q:使用节能硬盘真能帮我省不少电费?

A:目前节能环保硬盘已经成为硬盘市场的一大亮点。节能硬盘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技术,如硬盘转速智能调节、减少启动电流、检测负载状况自动进入空闲模式等来降低硬盘的功耗。例如西部数据GreenPower系列号称比普通硬盘的功耗低4~5W,如此算来每年可节省的电费实在有限,因此指望采用节能硬盘能够节省一大笔电费是不现实的。不过,虽然个人购买节能硬盘所节省的电能微不足道,但如果能广泛采用,其聚沙成塔的效应不可限量。

Q:有必要升级到4GB内存吗?

A:现在内存很便宜,很多用户在装机时使用了4GB内存,一些升级用户也打算将内存容量升级到4GB。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不过似乎有点操之过急。目前大家正在使用的32位Windows XP专业版操作系统,无法识别出容量超过3.25GB的内存。尽管换用64位操作系统就可以解决此问题,但这种系统在DIYer当中并不流行。何况目前还没有软件和游戏必须要2GB以上容量的内存才能流畅运行。我们建议除非使用Windows Vista,内存容量在2GB为宜,而升级内存的钱不妨用于改善其它配件。

连线专家

读者:我准备买一台500GB硬盘,但有16MB和32MB缓存两种版本,价格相差几十元,究竟该买哪种?

冯:首先要清楚硬盘的缓存到底对硬盘的整体性能有多大影响。硬盘缓存芯片是固化在硬盘控制器上的内存芯片,读写速度较快,它是硬盘内部存储和外界接口之间的缓冲器,主要作用是临时存放数据供内存或硬盘读取。因此硬盘缓存对硬盘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减少CPU占用率,提高磁盘读写效率等),从一些测试也可以看出,大缓存对硬盘的性能的确有所帮助。但是和CPU的二级缓存一样,并不对设备的性能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购买硬盘时,不必过分迷信缓存容量,而是应该注重单碟容量(单碟容量越大持续传输率越高)和磁头的寻道时间等参数。

读者:DDR2与DDR3性能差距有多大?

冯:DDR3是否相比DDR2有很大的优势呢?这需要 从不同方面来看。在DDR3和DDR2的频率相同时(例如同为80 0MHz),DDR3由于时序设置较为保守(如DDR3 80 0的时序一般是6 - 6 - 6 -15,而即使是低档的DDR2 800的时序也往往是5-5-5-16),DDR2的性能反而要比DDR3强。但是高频的DDR3内存由于频率提升已经不止一个数量级,即便延迟较高,速度依然比低频的DDR2内存快。

显卡篇

400元以下低端市场受整合主板的强烈冲击已经逐渐萎缩,GeForce 8400 GS已经被Radeon HD 3650、GeForce 8600 GT等产品取代,接下来GeForce 9500 GT也将进入这个市场。500~600元价位则是GeForce 9600GSO低配版和Radeon HD 3850 128-bit显存版两雄相争。在700~1000元价位, GeForce 9600 GT和GeForce9600 GSO高配版双管齐下,配备不同容量的显存共五个型号(分别是1GB、512MB、256MB显存的GeForce9600 GT,384MB和768MB显存的GeForce 9600 GSO)对Radeon HD 3850和Radeon HD 3870进行剿杀。而在1000~2000元价位,Radeon HD 4850和Radeon HD4870吸引了不少玩家的眼球。尽管NVIDIA也将GeForce9800 GTX和GeForce GTX 260降价应对,并推出了新品GeForce 9800 GTX+,但供货并不理想。至于更高端的市场,仅Radeon HD 4870 X2和GeForce GTX 280可选。

产品选购Q&A

Q:500元价位上,GeForce 9500 GT和RadeonHD 3850哪个更值得购买?

A:在500元价位上,GeForce 9500 GT和RadeonHD 3850 128-bit显存版是为数不多的选择。需要说明的是,前段时间部分同德系显卡厂商把Radeon HD3690标成Radeon HD 3850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后来AMD发表官方声明称,其实是将原本针对中国市场设计的Radeon HD 3690芯片恢复了Radeon HD 3850的名称。换句话讲,这批Radeon HD 3850显卡实际上采用了256MB/128-bit规格的显存,其性能要比配备256MB/256-bit显存的同类产品差,价格却更便宜。但是和同价位的GeForce 9500 GT相比,Radeon HD3850 128-bit显存版在游戏性能上还是拥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仍值得推荐。

Q:预算不超过900元,应该考虑哪些显卡?运行主流3D游戏可以实现何种画质?

A:中档价位显卡的选择面不小,拥有384MB显存的GeForce 9600 GSO只要600多元,而512MB版GeForce 9600 GT已经降到800元左右,再加上跌入千元以内的GeFor c e8800 GT,NVIDIA的三驾马车相对于A M D 的R a d e o nHD 3850和RadeonHD 3870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在选购此类显卡时,优先考虑显存容量为512MB的版本,有利于3D游戏中大场景表现以及纹理渲染等。在1680×1050中等画质下流畅运行《孤岛危机》、《狂野西部》等DirectX 10游戏基本不成问题。Q:10 0 0~150 0元能买到何种水平的显卡?而Radeon HD 4850和GeForce 9800 GTX+之间,又该如何抉择?

A:尽管1000~1500元价位的显卡算不上顶级,但已经能流畅地在1680×1050高画质下运行时下各款3D游戏大作,高清硬解码更是不在话下。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采用Radeon HD 4850或GeForce 9800 GTX+核心的产品。相比之下,Radeon HD 4850更能应付极限画质下的3D游戏,在开启高级数的AA和AF、将画面特效全开、分辨率调高的条件下,优势越明显。而GeForce 9800GTX+的功耗和发热控制要做得好一些,超频能力更强。因此,片面地说哪一款产品更强是不合适的,用户还得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抉择。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厂商推出了非公版的Radeon HD 4850显卡,散热设计被加以改进,高温问题得到了较好地解决,建议有意购买Radeon HD4850显卡的用户首选这类产品。

连线专家

读者:显卡的流处理器究竟是指什么?它的数量是不是越多越好?

袁:流处理器是显示核心进入统一渲染架构时代出现的,其实质就是把以前显卡渲染结构中的Vertex Shader(顶点着色器,简称VS单元)和Pixel Shader(像素着色器,简称PS单元)合二为一,而且还加入Geometry Shader(几何渲染单元,简称GS单元),构成统一渲染架构。流处理器可以成组或者大数量的运行,使得显卡的渲染效率提高,避免了以前VS单元和PS单元独立运行时造成的资源浪费,所以成为新一代显示核心的标准配置。一般来说,同档次的显卡,流处理器越多表明显卡的渲染能力越强,也是显卡性能的一个写照,但是并不是决定因素。同时还要注意,NVIDIA和AMD在流处理器上的表述有区别。AMD所指的是流处理单元,一般每个流处理器有5或10个流处理单元,如Radeon HD 3870有320个流处理单元,Radeon HD4870则有800个。而NVIDIA图形核心所指的流处理器与前面解释的原义相同。AMD和NVIDIA的架构设计不同,效率也不同,因此不能仅从数量上直接比较。

读者:为什么有的Radeon HD 3850或者GeForce9600 GT很便宜?它们的性能是不是缩水了?袁:近期市场上确实出现了一批价格便宜的RadeonHD 3850、GeForce 9600 GT等显卡,分别只要500元和600元。至于为何降价,不同产品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分析。首先,很多降价的型号确实在规格上有一定缩减,如显存容量缩减为256MB,默认显存频率属于中下水平,只比公版略高等。这跟其市场定位是相吻合的,不能称之为严重缩水。从厂家角度分析,推出低价显卡的多为通路品牌,产品上附加的品牌成本不高,而且价格战也是其常用手段,因此产品的上市价格往往一步到位,和一线产品拉开距离。换作是一线品牌的产品,则一般是前期销售利润高,而到销售后期价格才会有所下调。再从做工方面分析,低价RadeonHD 3850和GeForce 9600 GT显卡多采用非公版设计,成本相对要低一些,但毕竟显示核心之前定位于中高端,设计和做工还是可以接受的,如采用了固态电容等,性能下降不大, 但超频能力相对较差。至于散热方面,低成本的压固型散热器和多散热片的滚珠散热器比较常见,尽管不如热管散热器奢华,但足以保证显卡稳定运行。其实显卡的升级换代本就是很正常的,原材料的成本下降才是导致这类显卡低价的主要原因,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这类显卡是可以购买的。

显示器篇

和其它配件一样,大屏幕LCD也难逃降价的冲击。不少20英寸宽屏LCD的价格逼近千元,个别品牌的19英寸宽屏LCD甚至已跌破千元。然而最令人心动的莫过于22英寸产品,价格大多集中在1600元左右,已成为4000元以上装机方案的首选。拥有Full HD规格的24英寸宽屏LCD也放下身架,主流品牌的低端型号集体混战2000~3000元价格区间,包括长城M247、美格WG24D在内的少数产品甚至探底1999元。此外,虽然长城和瀚视奇还分别推出了价格不到3000元的26和28英寸产品,但因为供货有限以及没有其它厂商响应,引起的反响远不及24英寸产品。需要说明的是,目前3000元以内的24英寸宽屏LCD基本都是采用了低成本的TN面板,虽然可视角度以及色彩还原方面和高端产品有一定差距,但部分型号配备了HDMI接口,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缺憾。市场上新出现了屏幕比例为16∶9的宽屏LCD,因此造就了25.5英寸、21.5英寸、18.5英寸等新的屏幕规格。当前只有明基一家推出了16∶9产品,据悉其它品牌在近期也会有相应的产品推出。

产品选购Q&A

Q:同等价位下,选16∶9还是16∶10的LCD?

A: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宽屏LCD中,16∶10的产品占绝大多数。不过,随着友达光电开始主推16∶9液晶面板,一些显示器厂家纷纷推出了或计划推出16∶9的LCD。相对于

16∶10液晶面板,切割16∶9液晶面板具有成本优势。同时,采用16∶9液晶面板的LCD可以实现宽银幕电影的点对点显示。比如21.5英寸及以上尺寸的产品的最佳分辨率为1920×1080,和Full HD规格完全对应,更适合偏爱高清视频的用户购买。就目前来看,同品牌、屏幕大小相近的16∶9和16∶10产品的价格没有太大差别,前者的成本优势并未得到体现。因此,那些对16∶9液晶面板导致可视面积变小、点距缩小等比较敏感的用户,更适合购买16∶10的LCD。

Q:999元的19英寸LCD能买吗?

A:现在19寸宽屏LCD的价格已经降至谷底,甚至报出了999元的“甩卖价”。虽然价格足够便宜,但要根据产品的实际规格来决定是否购买。比如,市售999元19英寸LCD既有16∶10宽屏的,也有4∶3普屏的,虽然应付日常应用不成问题,但普屏所提供的高清视频享受显然不及宽屏。另一方面,这类低价产品无一例外地采用了TN面板,实际对比度偏低,在暗部细节上的表现力有限。此外,这类产品就连DVI接口也未提供,只有D-Sub接口。据了解,这类产品因为价格过低导致利润微薄,被不少经销商抵制,以致于很多地方都买不到。有鉴于此,除非用户只是需要一台显示设备仅此而已,否则这类产品没有购买的价值。

连线专家

读者:通过减少灯管来达到省电目的的LCD,显示效果会受影响吗?

张: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不少号称能比同类产品降低差不多一半电能消耗的LCD产品,之所以如此节能,普遍是通过减少液晶面板的背光源冷阴极灯管(CCFL)的数量来实现。根据MC评测室对多款相关产品的测试结果来看,与同一品牌的同类产品相比,这些节能LCD屏幕的亮度均匀性没有受到影响。在同样的亮度水平下,节能LCD的实际显示画面除了略暗一些外(可通过提高节能LCD的亮度来弥补),在色彩等方面与同类普通产品保持一致。所以单就显示效果来说,节能LCD与同类产品没什么区别。不过有一个方面是需要我们注意的,节能LCD在减少灯管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显示效果,除了对LCD光学特性加以改良外,另一个措施就是通过提高每根CCFL灯管的亮度来实现。所以在同样的亮度水平下,节能LCD中每根CCFL灯管的亮度会比普通产品中灯管的亮度更高,可能导致灯管的寿命缩短。

读者:TN面板的广色域LCD的效果比普通产品更好?

张:现在主流LCD的NTSC色域一般在70~75%,而大量出现在市场中采用TN面板,NTSC色域达到90~100%的LCD被我们称为广色域产品。这类LCD基本上都是通过采用改良后的W-CCFL背光技术来提升其色域值。我们可以把色域理解成色彩的深度,色域越大,LCD所能表现一种颜色的程度越大。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广色域不是色彩数量的增加,色彩数量依旧取决于灰阶的层次(即液晶翻转位置的多少)。对于一般的应用,如文字处理、上网等,广色域LCD的表现与普通产品没什么差别。而在显示图片、回放电影时,广色域LCD的画面色彩普遍会更浓郁一些,但有些产品也会让使用者产生色彩浓得不真实的感觉。所以如果与普通产品价差不大,自己也有这方面的需求,不妨考虑广色域的产品,反之则不用太过看重。

键盘/鼠标篇

如今新装电脑,选择键鼠套装的人绝对占大多数。由于普通用户对于键盘和鼠标的需求不高,加之套装产品的价格又便宜,因此除了玩家之外没人愿意劳神劳力地逐个挑选。今年新推出的键鼠套装以无线版和搭配HTPC的为主,这也是电脑家电化和HTPC普及的必然结果。而2.4GHz无线技术由于有效使用距离长,不易受干扰,更是成为了主流。现在市场上雷柏、多彩等品牌的2.4GHz键鼠套装的价格多在200元以下,且具有接收器小巧、快捷键丰富等特点,用户关注度较高。

产品选购Q&A

Q:鼠标的分辨率多高才够用?

A:光电鼠标的分辨率(Dot Per Inch,又称为dpi)指的是鼠标指针在显示器画面上和鼠标在鼠标垫上移动比例的指标。分辨率越高表示鼠标定位越精确,但分辨率足够高之后对于玩家的操控也会造成麻烦,因为往往玩家很小幅度的鼠标操作反映在屏幕上可能指针可能会“走过头”。一般来说,800dpi和1000dpi适用于15 英寸LCD或17英寸CRT,1600dpi适用于19英寸宽屏LCD,2000dpi适用于22英寸宽屏LCD。目前市场上有些鼠标通过快捷键支持无驱调节分辨率,适合经常玩游戏的用户购买。

Q:2.4GHz无线键鼠真能达到10米的传输距离?

A:目前主流的2.4GHz键鼠套装大多在广告中宣称“有效传输距离达10米”,其实这个数字是不考虑环境因素的理论数值。考虑到电脑在房间中的摆放位置、中间有无障碍物等因素,多数2.4GHz无线键鼠的有效传输距离达不到10米。如果是在客厅中搭配HTPC使用,虽然可能被茶几、装饰品或人遮挡,但并不影响操作指令的正常接收,比不少 非2.4GHz技术的无线键鼠强多了。

连线专家

读者:选游戏鼠标看重哪些参数?

田:1.鼠标加速度。加速度=速度差÷速度改变所用时间,支持鼠标加速度也就意味着允许鼠标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移动速度,并且在屏幕上表现为指针相应以短暂的加速度产生位移,从而实现更快速高效地移动指针和指定目标。

2.变速调节。除了对于FPS游戏最重要的分辨率和扫描频率之外,一些有趣的功能还能让你的游戏体验更完美。变速调节是通过鼠标上特殊按键对鼠标分辨率的多档实时调节,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应用需要。如今一些游戏鼠标就提供了800dpi、1600dpi、2000dpi等三档或是四档调节快捷键,而优派黑甲巨魔套装中的鼠标可支持每100dpi的逐步调节。

3.手感。可以理解为玩家对键盘和鼠标的操控感,这是一个主观且感性的概念。不同玩家的手感甚至会有很大区别,影响手感的因素主要有鼠标大小、鼠标轻重、鼠标按键、鼠标外形、键盘架构、键程长短和键盘布局等。读者:防水键盘是如何做到防水的?

田:键盘的防水设计又分生活防水和全面防水。生活防水,又称“防溅水”,只能预防日常使用中无意打翻水杯造成的麻烦;全面防水,又称“五星防水”,它可以让键盘带电工作时完全浸入水中也不会出现故障。

普通的防溅水键盘相比传统键盘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两点,一是底部设计有排水孔,二是薄膜电路板的密封。我们知道,目前市面上多数PC键盘都是薄膜式键盘,薄膜电路板通常有三层,当中一层为隔离层,上下两层有触点。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上下两层不同的触点接触,从而输出编码。通常生活中因为泼溅意外导致键盘故障,几乎都是因为薄膜电路板中的银浆遇水氧化而造成的。因而防水键盘的薄膜电路板边缘会采用防水密封胶来做密封,而且密封胶的厚度必须掌握在3微米左右,若厚于3微米密封口太容易断裂,若小于3微米则达不到较好的防水性能。

全面防水键盘则需要在防溅水键盘的基础上增加对PCB板部分的保护。键盘厂商的设计人员所采用的方法是为PCB板加上一个硅胶套,不过这个硅胶套并不是密封的,而是由上下两层组成,分别套在键盘上下盖内侧的塑料挡片上,然后通过上下盖将两层硅胶套的边缘部分压固贴合,并将薄膜与PCB的接驳片也纳入其中,从而实现防水。

机箱/电源篇

机箱电源市场一向是波澜不惊,革新和升级换代比其它配件慢得多。先来说机箱,低端市场(空箱价格在300元以下)仍是国内品牌的天下,今年的新品只是在外观上做了变化,用料和设计与以往产品差不多。中端市场(价格在300~700元)上联立、Tt、永阳等推出的产品占多数,采用了0.8mm或1.0mm厚度的钢板、散热设计较完善,在这个价位上已能买到外观类似功放的HTPC机箱(不带屏幕)。此外,航嘉、鑫谷、金河田等国内厂家也已涉足这一市场,产品以高性价比为主要卖点。

电源方面,主流品牌已基本完成从ATX12V 2.2到ATX12V 2.3标准的更新换代。节能环保无疑是今年电源新品的主要卖点之一,在选购时不妨重点关注转换效率、运行噪音等相关参数。总的来说,新品大多集中在200~400元之间,额定功率以350W和400W为主,除了采用环保节能设计外,还对输出接口加以调整,如增加了6pin和8pin的辅助供电接口,增加SATA供电接口减少普通D型接口等。

产品选购Q&A

Q:如今新装机应该选多大功率的电源?

A:这个问题很难一概而论,还是那句老话,需求决定选择。对于采用了低功耗版双核CPU、单硬盘、500元以下显卡的配置来说,额定功率为300W的电源基本够用了。若显卡为GeForce 9600 GT、GeForce 9600 GSO或Radeon HD 3850等“耗电大户”,应该考虑使用额定功率在350W以上的电源。若是配置中包括四核CPU、多台硬盘,并组建了多显卡系统或1000元以上的显卡,那么电源的额定功率最好不得低于400W。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厂家把峰值功率数值当做产品型号来宣传,因此用户选购时一定要仔细查看铭牌上的标注。

Q:价格便宜的优质机箱该如何去挑选?

A:一款300~500元左右的好机箱应符合以下特征。首选机壳材料采用0.8mm及以上厚度的优质镀锌钢板或铝质面板+钢制壳体;光驱、硬盘等设备的安装应采用免螺丝拆装设计;机箱内有一定的风道设计,并设计有前后风扇架,可安装8~24cm风扇辅助散热,如果已安装好机箱风扇则更好;USB/音频前置接口设计偏上方,且前置接口的连接线有足够长度,最好有保护挡板以便防尘。

连线专家

读者:一款优质电源到底好在什么地方?

雷:1.不虚标:电源的铭牌标识清楚,各个电流输出的功率都有标识,额定功率和峰值功率都有明确标注;

2.设计合理:电源的内部做工不必奢华,但一定要真材实料。变压器、电容、开关管等关键元器件质量可靠,保证电源可以在正常工作状态下长时间稳定工作。另外设计也要和产品定位相符,中低端电源使用半桥整流电路和被动PFC还可以接受,中高端产品则应采用双管正激电路和主动PFC。

3.保护措施完善:过压、雷击、过载等突发状况都有相应的保护电路。

4.较好的散热设计:发热是电源的大敌,因此电源的散热片必须设计合理,散热风扇应选用知名品牌的优质产品,以保证散热及时和低噪音。

5.通过相关认证,尤其是安全和节能方面的认证。读者:在卖场中往往不能拆开电源外壳,我又该如何挑选电源呢?

雷:看不到内部做工的前提下只能在购买前做好功课了。例如了解一下目前市场主流的电源品牌和型号,做到心里有数。对于商家推荐的不熟悉的电源品牌应该甄别,不要购买杂牌电源。对于电源铭牌上的参数要仔细看,按照一些常识可以估算出电源的额定功率来,也可以同时看出电源采用的是ATX 12V的哪一版本的标准(如1.3、2.0、2.2等),这样对电源的性能可以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而不是被商家随口说的所谓“300W“、“400W”所忽悠。掂掂电源的重量也是一种方法,但现在不一定有效,因为一些新型号的电源采用了集成度高的电路,分立元件减少,重量有所减轻。不过,我建议大家买电源最好不要大海捞针,应该事先确定自己比较关注的几个型号,然后根据市场情况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