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涵义及其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涵义及其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高教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既是一种富有创新精神、时代精神的素质教育观念,也是一种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素质教育实践,在具有素质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有其多样性、区域性、互动性、互融性和协调性的特征

关键词:大学生 双服务素质教育 涵义 特征

党的十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为新时期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让每个大学生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我们针对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存在重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相对不足,专业划分过窄、过细,人文教育薄弱,学生的个性发展平台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不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自觉性、针对性、实效性亟待加强,素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和倾向,开展了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和探索,建立了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紧密结合,最终实现其全面素质提高。

一、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涵义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是在以往素质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素质教育新模式。“双服务”素质教育理念是2008年由河北北方学院率先提出的。多年来,学校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以下简称“两种精神”),积极探索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符合学校发展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之路,逐步形成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志愿“双服务”理念,探索出一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那么,何为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是指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课题,充分发挥大学生智力优势,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开展学党史、地方史、校史教育,把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与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有机统一,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首要内容,以服务经济社会为重要途径,促进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既要培养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又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素质教育。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既是一种素质教育观念,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实践。“双服务”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充分发挥大学职能为目的,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既是富有科学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生动活泼、充满活力、富有成效的教育实践,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模式的一个重要探索。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一是创新教育方式,它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有效方式,克服了理论说教教育模式带来的弊端,充分发挥了社会教育的作用,注重实践,通过实践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自我感知、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升,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实现了从知识传授型向参与体验型的转变;二是大学生在“双服务”素质教育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促使其思想道德认知内化为思想道德意识,然后外化为思想道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粘合了大学生素质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裂痕,发挥了服务他人、教育自我、优化社会环境三位一体的功能,培育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引领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风尚,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美国威斯康星州奥・克莱尔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Eau Claire)服务学习中心推行的服务学习模式,把服务和学习有机统一,不仅促进学生自身专长和创新的发挥,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在实现学生个体成长需求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公民意识,使“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始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回答《纲要》提出的“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问题,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参与“双服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的角色由被动的受教育者转变为自觉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者。通过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实践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与以往的素质教育模式相比较,从教育思想上,顺应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共同发展的趋势,顺应高等教育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解决了教育与经济、理论与实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个人成长成才与社会责任感、“个人梦”与“中国梦”有机结合的问题;从培养目标与规格上,以整体素质为目标,体现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与时代特色,实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变“单一专业文化型”为“基础、能力、责任感”相统一的素质型人才;从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上,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解决了专业基础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相统一的问题;从运行机制上,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为核心目标,带动了高等教育整体综合改革,架起了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

二、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特点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是一项进一步增强素质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系统工程,在具有素质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有其多样性、区域性、互动性、互融性和协调性的特点。

(一)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多样性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更加突出面向全体大学生,高校具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特点。既有国家985高校、211高校、也有普通院校;既有本科院校,也有专科院校;既有综合类院校,也有理工、师范、职业技术等专门学校;既有公办院校,也有民办院校。大学生由受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学科专业的群体组成,显示出服务内容的多样性。按照教育部网站公布的2011年教育统计数据分析,普通高校共2409所(本科院校1129所,高职(专科)院校数1280所),其中中央部门所属111所,地方部门所属1602所,民办本专科学校696所。中央部门中教育部所属73所,中央其他部门所属38所(本科院校35所,高职(专科)院校3所);地方部门中教育部门所属969所(本科院校574所,高职(专科)院校395所),地方其他部门583所(本科院校58所,高职(专科)院校525所),地方企业50所(本科院校1所,高职(专科)院校49所);民办教育696所,其中本科院校388所,高职(专科)院校308所。研究生总数1645845人(博士生271261人,硕士生1374584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93623人,占研究生总数的5.59%,女生数797500人,占研究生总数的48.46%,男生数848345人,占研究生总数的51.54%。普通本专科学生总数23085078人(本科生13496577人,专科生9588501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688365人,占本专科总数的7.31%。女生数11804988人,占本专科总数的51.12%;男生数11280090人,占本专科总数的48.88%;普通本科师范生1350393人,占在校本科生的10.01%;普通专科师范生524926人,占在校专科生的5.48%。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坚持服务大学生成长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开展的社会服务活动包括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通过生产实习、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开展社区义诊、扶老助残、心理测试、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宣传、爱心支教、政策宣传、法律宣传、疾病预防、科技兴农、爱心捐助、企业调研等活动,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中志愿者活动在“自愿参加、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的原则指导下,始终坚持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主线,“志愿者不是被教育者,在活动中不再是抽象的、简单的、被动的接受教育,而是一种自觉行为条件的积极体验。”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内容具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生动的实践性。在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实践的过程中,把服务与学习相结合,寓科学理论知识于情景实践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大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价值选择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成才的不同需求,以广泛参与、自愿选择、积极建设、客观评价、注重引导为原则,激发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成才潜能,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练就过硬的本领、发扬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锤炼高尚品德、勇于创新创造,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二)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区域性

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由于地方所属高校和民办高校共2298所,占高校总数的95.39%,更多是为所在地区服务,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是经济社会、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高校与地方区域通过合作互动,实现共赢,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高校充分利用自身学科和智力优势,根据所在区域的现实需要,直接或间接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活动,始终坚持立足校园、走向社会、提高素质、奉献社会的原则,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和特长,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需求,对接服务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活动。

例如,河北北方学院立足学校所在地――张家口,结合张家口市坝上高寒地区的部分县乡和国家级贫困县乡,他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农业项目推广和科技扶贫,服务张家口经济社会发展。在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成立“科技兴农志愿服务团”,而且部分师生经常在服务地蹲点指导,在教师的带领下,深入农村,走向田间地头,把科学技术送进千家万户,开展各项科学研究和蔬菜节水新技术示范与推广工作。河北北方学院十分注重发挥科研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开展市校对接,促进校地共赢。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学校将原有成果、合作项目和在研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筛选,定位适合张家口资源条件的发展项目91项,启动‘市校农业合作项目推介会’。在学校和张家口市政府的紧密合作下,一大批项目已与应用或联办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部分技术找到了市场,项目推广应用后,百万农民从中受益。”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利用学科和人才优势,充分发挥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如广东省五邑大学提出以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为主的科研定位,积极参与地方创新体系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办学模式被教育部称为初步走出了一条经济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办学的成功之路。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认真做好产学研相结合,形成了有较大影响的“永州模式”。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也学到了本领、提高了才干、增强了服务社会的责任感。高校利用学科和人才优势,利用当地的区位优势开展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减少了活动的成本,增强了活动和社会需求的结合度和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因此,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具有区域性的特点。

(三)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互动性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二者是互动的,通过服务学生,促进社会责任感的形成;通过服务社会,提高大学生的自身能力和素质。在对学生的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在社会服务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社会,增强自身素质和服务社会的本领。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参与社会的渠道,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提高素质的平台。志愿者的学校与社区互动是指志愿者按照既定目标,以一定的形式、方法和途径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在组织化运作与管理下,大学生志愿者通过服务他人和服务社会的志愿行动,获得课本知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机会,把所学文化知识运用到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并得以检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获得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奉献社会的机会,通过与服务对象的语言交流,志愿者之间、志愿者与服务对象间互相影响、互相信任、互相联系不仅增进了彼此间的情感,而且也锻炼了志愿者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体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通过对服务对象的爱心服务和智力服务,不仅使大学生志愿者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提高,而且带动和影响了周围的人们崇尚互助友爱的文明新风,积极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不仅自己获得了成就感、荣誉感,社会责任感,而且也推动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通过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签订服务协议、建立服务基地、构建共建单位,服务对象与被服务对象在商讨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形式中产生强烈互动,进而实现了互利互惠、合作共赢。表现出大学生志愿者之间、大学生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高校瞄准区域发展需求,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实现校地互动。

(四)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互融性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需要在素质教育中把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且相互融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服务学生和服务社会融为一体,并成为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行为。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中的志愿者精神与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两者在育人模式和价值取向上的相通互融,构成了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服务学生与服务社会的内在基础。在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中大学生志愿者行动是青年认知社会,实现完整社会化过程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手段。志愿者活动是高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智商与情商协调发展的手段,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行动中提升组织协调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人际沟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抗挫折的能力等,实现了大学培养合格人才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融合的目标。任何过程和环境一旦被赋予崇高的精神都具有教育的功能,志愿者行动模式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志愿者成为社会进步的一支生力军。所以,在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中志愿者行动和高等教育体系因为其教育的内在本质而互通,也由于其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外在形式而互融。因此,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具有互融性的特点。

(五)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协调性

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是“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统一,在实践中需要构建协调一致、运转有效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保障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健康、有序、持续地实践和探索。比如,学校成立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科研处、学工部等各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密切配合、整体布局,实现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组织实施的领导机构协调性;建立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学校―学院―团支部”三级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分会网络体系,实现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协调性;健全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宣传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政策法规体系、生态体系、服务体系,实现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质量保障运行机制的协调性;通过第一课堂理论知识教育与第二课堂实践教育的互融,形成面向全体学生的育人氛围,构建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活动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全面实施的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育人模式的协调性。第二课堂实践育人作为第一课堂教育的延伸,越来越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职能发挥的有效补充。通过第二课堂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把大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丰富的实践中得到运用和巩固,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增长了见识,进一步培养了自身的创新精神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大学生通过志愿者活动把爱心进行传递,让知识在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得到检验和实践,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志愿者自己也获得被尊重感、成就感、交友的需要以及在非正式组织锻炼领导才能的需要。志愿者行动,作为一种超现实利益行为,在参与服务活动时的动机是复杂而多样的,既有服务社会的公民意识的自愿,也有充实自我、锻炼才能的自身需求,有效推动了大学生对人和社会的理解、对实现自身价值的追求、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对学好专业知识的紧迫感,志愿服务成了动员、凝聚进而教育引导青年的有效方式。从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向现代素质教育方式的转变是高等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实践作为现代大学素质教育的整体,深入研究健全两大课堂的结构、内容、体系,激发两大课堂的活力,实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第一课堂理论教育与第二课堂实践教育的有机统一,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因此,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具有协调性的特点。

总之,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是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重点,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立足校园,面向社会,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做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大学生“双服务”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探索》(12YJA880120);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地方特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研究》(HB13MK021)

参考文献:

[1].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年5月4日,上午)[N].光明日报,2013(2).

[2]宏火,张舒.创新“双服务”工程机制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河北北方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的新探索[N].中国青年报,2011(2).

[3]沈东华.论大学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德育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

[4]秦树文,孟悌清.河北北方学院推进产学研合作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N].河北日报,2012(8).

[5]刘平娥等.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发展的路子主动为当地社会发展[J].卫生职业教育,2003(3).

[6]施蕾芬.浅析志愿者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德育功能[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3).

[7]刘晋芳.从志愿者行动看公民教育[J].中国德育,2009(4).

[8]王玉辉,殷学东等.“志愿服务”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J].镇江高专学报,2005(4).

作者简介:陈新亮(1970― ),男,汉族,河北怀来人,河北北方学院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公共管理硕士,社会科学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王英(1965― ),男,汉族,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