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刍议教师现知识结构下的教学手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刍议教师现知识结构下的教学手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拥有解决学生问题的各类知识。教师应当具有的知识结构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条件性知识是当代科学以及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应用的技能、技巧,这是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也是教师随着时代和科技发展而不断学习、长期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客观必要条件,是为师的根本;本体性知识是指具备一两门学科的专门知识及技能,这是教师胜任自己教学工作基础性知识专业素养的充要条件;实践性知识是指教育学科知识,它突出表现在教师针对教育对象的认识、教育哲理的形成、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法、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教育研究技艺等诸多方面。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多层复合性,还体现在以上所提的三个层面的知识及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的相互支撑、渗透与有机整合之中。此外,强调教师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专业素养和课堂智能进行整合,这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更高层次要求,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显然,教师所希望拥有的知识是指向条件性知识和本体性知识的,但是,要想拥有足够的知识对于置身知识经济时代的我们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无论你付出多么大的努力,也决不能保证自身拥有的知识完全可以应对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另外,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也由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专一方式而变得更加开放及多元化,这就使得教师作为传统的知识权威的形象大为改观,相对而言增加我们的实践性知识,充实应对课堂偶发事件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

所以,作为一位教师面对学生学习当中涉及到的问题,重要的不是去做出答案,也不是去尽快地列出计算式,而是指导学生如何去面对问题,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及方法等等。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兴趣像柴,既可点燃,也可捣毁。”在教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中“方言”一课时,我没有向学生教方言,而我启发他们搞清课堂上说普通话和方言的利弊,谈讨说普通话的必要性以及方言的不可替代性。近而掌握说方言的场合及表达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一方面肯定了学生的大胆联想,另一方面恰当地引导他们进行有理有据的探究、解决问题。而这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激发之时。然而,绝非是探究兴趣随着问题的解决而消失,甚至有时恰恰是并未解决的问题成为激励学生走向成功的源源动力。我们都知道,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之所以获得成功,这与他小时候的一个有趣问题:“石头为什么孵不出小鸡?”密不可分,正因为他对于这个问题答案的不得而知,才引起了他长久的思索,更加激发了他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于是有了爱迪生后来的重大发明创造成果。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由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陶行知先生曾经在武汉大学演讲。他拿出一只大公鸡,又掏出一把米,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他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行知松开手,自己向后退了几步,大公鸡就自己吃起米来。这个精彩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如果我们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食而不化。故教师只有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向学好学懂迈进。提高学习效果。

搞清楚上面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方便地解决自己拥有的知识与解答学生问题时遇到困难之间的关系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来不断充实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丰富我们的知识仓库。但不是仅仅要做一个满足解答学生问题的百科全书。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并不是百科全书,而是亲近百科全书的浓厚兴趣和进行探究思考的持续动力,我们教师的任务恰在于此。因此,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我们的任务有时候不是帮助他们尽快地找到答案,而是怎么样以此为突破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彻底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引路人,那样肯定比帮助他们解答一个问题更有意义。通过平等坦率的讨论,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与教材内容进行对照,融会贯通,既实现了学习和运用的目的,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受约束,并保持学生的热情,同时也保持了良好的课堂纪律。

总之,教师要运用现有知识结构,配套各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探究是手段,培养兴趣是目的。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而奋斗不息,这是教师的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