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社会背景融入教学内容,现实意义陪伴语文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社会背景融入教学内容,现实意义陪伴语文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孩子初步接触学校教育、领会知识系统体系的时期,这一时期尤其重要。但是纵览我国国内小学教育的现实情况,过于倚重教材、教师水平不足以贯彻“新课改”要求、新兴教育方式流于形式等问题非常突出。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将知识点与现实生活融合,是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实践 实际意义

小学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课程的母语基础和情感背景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但是为什么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却成了“新课改”整改的重点呢?语文教育得天独厚的语言基础,让语文课堂成了小学“最简单”的课程,很多学生家长认为语文不过是说话写字,没什么难的,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英语和数学上。这种看法有没有错呢?表面上没有大错误,但是偏激的思想却是非常致命的。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认识几个生词,背诵几篇课文这么简单,虽然不同于古代四书五经的背诵,但是教育根本却是一致的。如果语文教育真的如一些人认为的那样简单,那么何必单独列出成为一门学科呢?本文探讨的关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融入社会现实。

一、结合课堂纠正不良行为,教育切勿流于形式

一些教师在课堂指导教学的过程中,缺乏耐性,不停地赶着学生往前走,往往为一时的所谓“教学成果”而不顾孩子发展的特点。小学阶段仍然应该以感性教育为主,小学生依旧是孩子,爱玩爱闹的天性改变不了。面对课堂上爱说话、爱捣乱的孩子,部分教师采用非常激烈的责罚方式,造成教师和学生对立。这种做法虽然早就受到质疑和摒弃,但是实际教学中仍然有一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暴力”。

笔者在课堂上不止一次地教育学生,任何人都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权力,如果你想说话,那么大家都可以等你,渐渐爱说话的学生明白课堂上不是聊天的地方,既教导了他们明白事理,又保护了他们的讲话权力,尤其是在班级同学面前保留了尊严。这种冷处理的方式,对于语文课堂而言无疑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教育方式,语文课程的特殊性使课堂教学可以运用各种灵活方法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小学语文课堂是教导一个人最初的行为举止的系统化教育地点。虽然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长,但是很多家长没有做到的地方,需要学校修正,如果学校忽视这些方面,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即便学习成绩很好,心理方面也会存在问题。语文学科的教育意义常常要大于它的功利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教育融入其中才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注重研究的课题。

二、结合社会热点引导三观,教育切勿走向高阁

语文学科在小学阶段比较接近生活,尤其是对于刚刚开始逐步建立“三观”的小学生来说,接近生活的课文更容易接受,但是课文是否会在学生心里产生化学反应,主要是看怎样教学。有的教师把生字教会、课文分析清楚,就觉得完事大吉,可是这种简单的教学是语文学科应该出现的吗?语文语文,讲的就是语言文化,语言部分是基础,重要的是背后的文化。

比如当下争论非常热门的话题,就是公交车让座的问题,教师在讲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尊老爱幼是一个常说的话题,可以请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经历。笔者在课堂引入这个话题之后,很多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的经历。因为小学生年纪比较小,所以遇到的让座情况比较多,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和家长出行的时候都会遇到主动让座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有的学生说很多年纪不大的人不爱让座,反而是高中生、大学生和老人们更愿意照顾他们;有的学生说很多新闻报道的强迫让座从来没有遇到过,老人们都很感激让座的年轻人,甚至有些老人根本不愿意接受让座,明白年轻人上班上学都很辛苦。笔者在课堂总结时,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过滤新闻,学会分辨新闻的真实度和覆盖面。小学教育过程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觉得学生年纪小什么也不懂,就把应有的社会教育忽视了,导致教育“理想化”、“书本化”。对于基本的社会常识,很多孩子比大人掌握得更快、更清楚,笔者鼓励学生发掘生活现象中的深层含义,课上一起探讨解决办法,对社会经验不足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获取处理问题经验的方法。

三、结合现实树立人性化三观,教育切勿自视甚高

过去形容读书人的迂腐气常常用“酸秀才”这个词,说的就是读书人自视甚高,看不起劳动人民,明明自己一无是处,还要讲究读书人的气派。现代教育虽然很少出现这种人,但是不少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却常有课文中人物的痕迹,这种模仿的特点会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理发育是有迹可循的,小学阶段处于树立意识的时候,这个阶段的孩子很会“照猫画虎”,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发现这样的情况时,不要着急,更不能忽视,可以从点点滴滴的人物描写逐步引导孩子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比如涉及政治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会因为家长或者是网络舆论的影响而思想比较偏激,这种情况如果引导不好,虽然不一定造成实际的损失,但是学生本身的思想就已经产生问题,将来在求学和就业方面很可能无法保持清醒头脑。语文教师的职责之一就是教导学生如何拥有宽容博爱的心,更要有对待生命严肃认真的态度,在遭遇天灾时,没有国籍之分,珍爱生命是全体人类共有的情感。

四、结合家庭共同努力,教育切勿倚重一方

语文教育最需要多管齐下,不管是社会、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该从各自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现实情况是更多的责任被压在了学校教育上,小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虽然比较长,但绝不应该负担全部教育活动,笔者从教以来,不止一次地见过几乎从不教育孩子的家长,对他们而言,给学校交了钱、给孩子吃饱喝足就算是完成了使命,而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是孩子自己不努力,教师教得不好。总之,各种理由和借口,就是没有他们自己的责任。

小学阶段的教育主要力量除了学校外,就是家庭。即使教师再优秀,也不可能把一个丝毫不支持教育的家庭的孩子培养成人才,甚至能不能成人都是问题。一些教师为了不承担责任,学生出现问题都第一时间联系家长,让家长作为教育的主要人员。经常出现,学生忘记写作业的某一道题,或者上课说几句话,偷偷看课外书等一些小问题,教师都第一时间联系家长,根本不负担教育的责任。尤其是语文课堂,在母语环境中,小学生爱说话很正常,教师选择活跃课堂,就要面对学生打开话匣子的现实情况。对于一些公益性的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带动家长一起进行,比如“世界节电日”这天,很多学校都让学生回家熄灯一小时,但是这个活动却很少得到家长的响应。除了一部分素质比较高,或者是家庭比较民主的家长支持孩子的想法之外,很多家长都认为没有必要,根本不在意孩子的想法。

经过以上分析,要实现小学语文的现实化、社会化,除了教师自身努力之外,还要紧密联合家长,将语文课堂带入到家庭和社会生活中,不要让语文教育被束之高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合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公民,脱节的小学语文教育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我们在课堂上要为学生营造带有时代背景的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宣英.语文情境教学法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3):21-22.

[2]余文森.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J].江西教育,2007(Z1):16-17.

[3]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0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