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化学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有效性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化学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有效性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当今,国内外教育家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诸多研究,他们都强调教学中师生积极互动”的重要性,但对“师生互动究竟有哪些有效的行为方式”以及教师应该“怎样促成其有效性”这些方面,目前还缺少细分的、可行的深入研究和指引,需要广大的一线教师结合教学实际作进一步的探索。基于这样的前提,探索各种教学互动的实际状况及其对师生的影响。研究师生互动有效性的方式、方法,将学生本身的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学习交流,以及师生之间间的沟通交流相融合,形成一张多渠道、多样式、多层次的主体化交流网络,倡导多向交流,构建互动、动态生成的课堂。

关键词:课堂教学;互动方式;有效探究

素质教育的需求必然引起学习方式的巨大变革,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何种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师生有效的互动。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学习方式,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是否存在真实的师生互动,而真实的即有效的。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进行调查研究,建立互动的教学观

从教学内容、课堂结构、教学方式、学习活动、目标达成、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学习态度等各方面分项调查,了解教学互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教学的影响,明确师生有效互动的基本特征:①学生要有互动的愿望,有参与互动的兴趣;②在互动中,既有学生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也有学生个体与学习小组的互动,同时也有学习小组与小组、学习个体与小组等多种形式的互动,③互动需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与安排,互动形式的选择,过程的掌控等都应从教学的既定要求出发,④互动需要与其他相关的教学方式配合,既体现学生的互动,也引入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既有智慧与经验的分享,也有理性的提炼与升华,同时为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打下基础。所以,在此基础上广大一线教师要积极学习现代教学理念,建立起互动的教学观,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充分把握学生主体,优化互动方式

有效的师生互动不是单纯以活动频繁为主要标志,也不是简单靠课堂气氛活跃为尺度,而应该是将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作为核心参数。师生双方在互动中同等重要、互为主体。但构建课堂上的有效师生互动,关键在教师。有效的师生互动,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指向性,突出重难点,又要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所以,优化互动方式要把握好四个“度”:一要恰当体现出教材传递的信息;二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的建构;三要具体分析学生的知识储备;四要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但无论何种学习方式,教师都应将教学过程定位在教与学相互影响、相互交往的动态发展中,通过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对互动进行有效组织和调节,形成交互影响。

三、精心设计课堂,增强互动实效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应该在设计、组织、协调、管理、点拨等各方面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由此,师生互动中显得尤为重要的环节即为教师对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为增强师生互动的实效性,教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应努力做到:

1.恰当创设教学情境,让预设真实有效

教师要从课堂教学情境入手,积极探索组织多方面、多角度、有价值的师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主要着眼于如何依据学习内容积极创设情境,如,创设问题情境,鼓励质疑问题;创设研究性学习情境,养成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创设讨论情境,学习小组互相合作交流经验,培养合作学习意识等。除此之外,为增强师生互动的实效性,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教师可以巧妙设计一些发散性问题,扩大互动空间。设计情境化、生活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丰富互动内容。当然具体在操作层面上,还存在一个难点,就是预设过程中如何把握一个“度”的问题,涉及教学时间、教学环节、教学评价及媒体运用等细节的安排与设计。

2.适时捕捉促进生成,让互动真实有效

课堂教学中,教师将问题下放给学生,学生有基础性资源生成,但教师却没有及时去捕捉资源,也就不会有互动的资源,没有新的教学资源生成。这样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充其量是学生单方面的动,而没有师生双方的互动。通过教师对学生资源的及时捕捉与有效回应,可以使课堂教学过程得到推进,促进学生生成新的想法,从而形成新的认识。但教师的有效回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语言的组织。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课后的自我评价、对问题归因的认识及对教学重建的构思。通过这些教学反思,能让教师进一步领悟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的基本属性及内在关系,从而促进更有效的课堂教学。

总之,广大教师积极探索的有效互动是立足于学生真实思考的课堂互动,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潜在性和差异性,在最大限度上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要能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活跃的状态,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勇于表达个人见解与思想,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水平。

(作者单位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