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家长气质及教养方式对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家长气质及教养方式对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研究以38名大班幼儿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访谈和情景测试等方法,探讨了幼儿自我效能感与家长气质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幼儿自我能感的个体差异较大。(2)幼儿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性别差异。(3)家长气质类型不同,其子女的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差异。(4)家长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支持与理解”因子与幼儿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拒绝与否认”因子与幼儿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5)家长气质与教养方式的某些因子有显著相关,由此推论出家长的内在气质通过外显的教养方式体现,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幼儿的自我效能感产生直接影响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家长气质;教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2-0048-04

自我效能感(the sense of self-efficacy)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他将其定义为“人们对完成既定行为目标所需的行动过程的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Bandura,1986)。〔1〕自我效能感对人的行为过程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它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及行为持续时间,影响人在活动时的情绪和面对困难的态度,还会影响人的新行为的获得及人在学习新行为时的表现。〔2,3〕自我效能感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重视,但是到目前为止对幼儿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却比较少。

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这些心理特点以同样的方式表现在各种活动中,而且不以活动的内容、目的和动机为转移。

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相对稳定,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Darling & Steinberg,1993)。〔4〕

近年来,国内研究者研究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各方面发展的影响,但尚未将父母的气质、教养方式与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发展进行关联分析。为使幼儿能在人生发展早期获得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有必要探讨父母的气质及教养方式与幼儿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上海市卢湾区和普陀区分别选择一所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在这两个幼儿园中各随机抽取一个大班。两个大班共有38名幼儿,其中男孩19名,女孩19名,平均年龄73.9个月,标准差4.25。

1.问卷法

本研究使用我国心理学家陈会昌编制的《气质测验问卷》测量家长的气质类型。各题按2、1、0、-1、-2评分,分别代表“很符合”“比较符合”“介于中间”“比较不符合”“完全不符合”。测量结果可分为四种典型气质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以及九种混合气质类型(胆汁―多血质、多血―粘液质、粘液―抑郁质、胆汁―抑郁质、胆汁―多血―粘液质、多血―粘液―抑郁质、胆汁―多血―抑郁质、胆汁―粘液―抑郁质、胆汁―多血―粘液―抑郁质)。

本研究根据《家长教养方式量表》(EMBU)修改得到家长教养方式测量量表。将EMBU中的“父母”替换为“我”,“我”替换为“孩子”,并将不适合本研究的条目删除,经过因素分析,得到“情感支持与理解”“过度干涉与保护”“拒绝与否认”“严厉与惩罚”四个因子。各题按4、3、2、1、0评分,分别代表“很符合”“比较符合”“介于中间”“比较不符合”“完全不符合”。

本研究自编家长、教师问卷,由家长和教师评价幼儿的自我效能感。记分方法与家长教养方式问卷相同。

2.访谈法

本研究通过访谈法了解幼儿的自我效能感。根据幼儿回答时的速度快慢和肯定与否分为“马上回答是”“想想回答是”“想想回答否”“马上回答否”四等,分别记4、3、2、1分。

3.情景测试法

访谈和情景测试的地点是幼儿班级附近的教室。主试在把幼儿从班级带到测试教室的路上及测试开始之前可先与幼儿交谈,以此活跃气氛,消除幼儿的胆怯心理,并了解幼儿的父母是否是其主要养育者等家庭背景信息。

情景测试开始时,主试突然对幼儿说:“一会儿我有几个朋友要来幼儿园,你能表演一个节目给他们看吗?”主试观察幼儿的反应,根据“马上回答是”“想想回答是”“想想回答否”“马上回答否”四等,分别记4、3、2、1分。

然后主试开始对幼儿进行访谈,在完成所有谈话题目后,进行第二个情景测试。

主试对幼儿说:“我这里有三道数学题目,第一道是最难的,第二道简单一些,第三道最简单,你可以选一道做,你选哪一道呢?”主试观察幼儿的反应,根据幼儿选择的难度,由难到易,分别记3、2、1分。不论幼儿选择哪一种难度的数学题,都请幼儿做这道题目:567+39=?主试观察幼儿坚持的时间,根据幼儿坚持时间的长短分别记4、3、2、1分。

4.数据统计

本研究使用SPSS 11.0 for Windows和Excel 20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处理。

二、结果分析

1.幼儿自我效能感得分

幼儿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差异较大,最高分是最低分的2倍甚至更高,教师评分中最高分几乎是最低分的4倍。经检验,家长评分与教师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2.幼儿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

女孩自我效能感得分平均数高于或略微高于男孩。但经显著性检验,除家长评分中女孩自我效能感得分明显高于男孩外,其他均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幼儿的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性别差异。

3.家长气质类型与幼儿自我效能感

以家长气质为自变量,幼儿自我效能感得分为因变量作方差分析,发现家长气质类型不同,其子女的自我效能感得分存在极其显著差异。特别是多血―粘液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的家长,其子女的自我效能感得分差异尤其显著。经多重均数比较发现,抑郁质家长的孩子自我效能感得分与其他各种气质类型家长的孩子有显著性差异,特别是与多血―粘液质型差异极为显著;粘液质家长的孩子自我效能感得分与多血―粘液质、多血质家长的孩子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我们可以初步认为,多血质和多血―粘液质家长的孩子自我效能感较高,粘液质和抑郁质家长的孩子自我效能感较低。

4.家长教养方式与幼儿自我效能感

由上述分析可知,家长气质类型对幼儿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在控制家长气质类型这一变量后,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支持与理解”因子与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拒绝与否认”因子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

不同自我效能感幼儿的家长在其教养方式上有哪些特点?根据幼儿自我效能感得分的高低把得分最高和最低的各12名幼儿分为高得分组和低得分组(高分组得分平均值为92.167,低分组为66.583),从各道题目中仔细考察家长教养方式的不同点,发现高自我效能感幼儿的家长比低自我效能感幼儿的家长更为尊重、关心、理解幼儿,对幼儿的干涉比较少;低分组幼儿的家长则可能经常惩罚幼儿,否认幼儿,或者对幼儿实施过分保护。

5.家长气质类型与教养方式

胆汁质和“严厉与惩罚”的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粘液质和“情感支持与理解”及“过度干涉与保护”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抑郁质和“情感支持与理解”呈显著负相关,和“过度干涉与保护”“拒绝与否认”“严厉与惩罚”三种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

三、讨论

1.幼儿自我效能感个体差异的成因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的活动及其在环境事件中引起的效应之间的相关性的知觉结果。婴幼儿对环境施以控制、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个体早期的自我效能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Bandura,1989)。〔5〕

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来源主要是成功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和活动过程中的生理唤醒水平。〔6〕即使是在自我效能感刚刚开始形成的婴儿期,这种信息来源的差异已经开始体现。婴儿对环境施以控制、影响的实践活动会引起不一样的反应,特别是养育者对婴儿行动的反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养育者对婴儿反应迟钝或者冷淡、粗暴,都可能阻碍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幼儿个体存在能力差异,他们获得的成功经验也不一样。能力强的幼儿体验到的成功经验更多,其自我效能感会得到加强,强自我效能感的幼儿在面对特殊情境,特别是其他幼儿觉得较难的情境时,他能很有信心地去实践,成功后所获得的经验又会进一步强化自我效能感,形成良性循环;能力较弱的幼儿则可能形成恶性循环,两者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幼儿自我评价能力较弱,他人的言语说服成为幼儿自我效能感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家长、教师用不同的语言对幼儿进行表扬、批评等,都会对幼儿的自我效能感产生不同的影响。

幼儿的身体状况、性格特征等因素也会造成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差异。

2.家长教养方式对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根据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信息来源的论述,笔者认为家长教养方式主要是通过成功经验和言语说服这两个信息来源对幼儿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

家长可以通过幼儿的成功经验来影响幼儿的自我效能感。首先,家长可能是幼儿体验成功的对象。家长积极、灵敏的应答性反应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成功的体验。反之,如果家长对幼儿的交流要求反应冷淡,甚至用更为消极的方式作出应答,幼儿就会感到无助与失败。其次,家长可以为幼儿体验成功创造条件。家长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幼儿创造体验成功的事件。访谈发现,经常有幼儿说 “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事”“帮妈妈发筷子”之类的话,可见,在家中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以增加幼儿的成功体验;反之,家长对幼儿的过度保护、过度干涉可能会剥夺幼儿享受成功的很多机会。再次,家长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成功经验。对个体来说,难题解决带来的成功体验对增强自我效能感非常有帮助。当幼儿遇到难题而不能解决时,家长是漠然置之还是完全包办,或者通过鼓励、适当的帮助来支持幼儿解决问题将是关键所在。最后,家长能强化幼儿的成功经验。家长通过语言、肢体、物质奖励等方式对获得成功的幼儿给予肯定,可以强化幼儿的成功体验,增强自我效能感。

家长还可以通过言语说服来影响幼儿的自我效能感。首先,对幼儿进行积极而恰当的评价。这里的恰当是指有事实根据的评价。班杜拉认为,言语说服信息的效能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盲目的评价对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没有帮助。〔7〕其次,对幼儿的鼓励,特别是在幼儿碰到困难时,家长的鼓励能让幼儿充满信心地去接受挑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再次,家长的语言赞扬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自我效能感,而且能够强化其成功经验。

3.家长气质通过教养方式影响幼儿自我效能感

研究证明,家长气质、教养方式对幼儿的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影响,而且家长气质和教养方式各因子之间也存在一些显著相关,所以家长气质、教养方式与幼儿自我效能感存在一定的相关。

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家长的气质通过自身的行为方式对幼儿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对家长来说,这种行为方式正是其教养方式的表现。不同气质类型的人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如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胆汁质直率热情、脾气急躁,粘液质安静稳重、善于克制,抑郁质行为孤僻、感受性高等,家长把这种行为特点运用到教养子女上,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的教养方式。家长气质对幼儿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是通过其教养方式实现的。

本研究发现,积极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消极的教养方式则相反,因此,家长应该积极反思并努力改变消极的教养方式,用积极的教养方式养育子女。另外,虽然气质很难彻底改变,但是认识到气质中的某些不足,可以让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尽量削弱气质中的消极成分,运用积极成分来影响子女,帮助子女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本研究还发现,幼儿的自我效能感不存在性别差异。国内已有研究表明中学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8,9〕那么儿童的自我效能感是在何时、如何产生分化的?这值得研究者在以后的研究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5〕〔7〕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林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鼎昆,方俐洛,凌文辁.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J〕.心理学动态,1999,7(1).

〔3〕〔6〕高春申.人性辉煌之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8〕王才康.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2).

〔9〕王才康,何智雯.父母教养方式和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的关系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1).

On the Influence of Parental Temperament and Modes of Parenting upon Children’s Self-efficacy

Cai Zhigang

(Sinan Road Kindergarten, Shanghai, 200025)

【Abstract】Based on questionnaires, interviews and context-specific tests carried out by a sample of 38 senior kindergarten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the paper arrives at five conclusions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self-efficacy and their parents’ temperament and modes of parenting.(1)Huge individual-specific differences exist in children’s self-efficacy.(2) No gender-specific differences have been observed so far.(3)Different types of parental temperament give rise to remarkable difference in children’s self-efficacy.(4)A high positiv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the factor of “emotional support and understanding” in parenting and children’s self-efficacy and a high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arental “rejecting and denying”and children’s self-efficacy.(5)Clos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parameters of parental temperament and modes of parenting, which implies that the visible parenting mode, an embodiment of the invisible parental temperament, exerts immediate influence upon children’s self-efficacy.

【Keywords】the sense of self-efficacy; parental temperament; mode of par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