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等人创业,二等人投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等人创业,二等人投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蓝驰创投在国内投的第一个项目叫皮卡,主要做无线IM,那是2005年。当时我一个上海的同事见了他们,觉得这个项目挺有趣,可能是下一个QQ,没想到我们投完没有一年, QQ就把他们给解决了。

因为QQ当时还没有无线的IM,只有PC端的QQ,皮卡可以让你用手机接收QQ信息,但后来,QQ做手机端后,就把这个功能给屏蔽了。后来皮卡就转型了,转型之后,我们以一亿美元的估值卖给了中软,香港一个上市公司。

我印象特别深刻,当时大家都觉得无线市场会很大,但真正的无线爆发是2011年到2012年。移动互联网爆发后,我们投了唱吧、赶集网、美丽说。

我想说的是,很多时候一个技术的创新,开始大家都很兴奋,但它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可能是4、5年之后。所以你问我VR、AR,现在就属于开始兴奋的阶段,但它的价值真正能被挖掘出来,可能需要一点时间。

从一个高兴奋点跌下去,再冲上来,很多时候,互联网是这样玩。

我记得2001年,我在美国的时候,大家对互联网很兴奋,但2002、2003年整个市场都瘫下来了,亚马逊的股票没有人敢买。可是,如果你在2003年买了亚马逊的股票,你现在应该很富有了。所以,2002年~2004年,人们都认为互联网是没有希望的,到2005年又开始繁荣起来了。每个创新都是这样。

2005年,第一拨中国视频网站开始发展起来,我们投了PPTV。说实话,当时我不是太看好古永锵那个模式,因为我觉得他的模式会很烧钱,于是我没投。后来证明我判断错误,没想到他能融到那么多钱。所以投资就是这样,人算不如天算。

投资人和创业者或者公众看待项目的角度可能不一样。作为一个投资人,你是不是在一个适当的时间点退出,可能更重要。你不能在那个时间点退出,你可能会白忙, 基本就是从买低卖高来考虑。每个投资人都有一个投资风格,有些人一定要投独角兽,独角兽回报多,可是有些投资人不一定要投独角兽,因为投独角兽要很多钱,容易被稀释。比如滴滴估值如果是200亿美元,你投了2亿美元也只不过是占1%,但如果换个中小规模的公司,估值10亿美元,你投2亿美元就可以占20%。

所以,关键还是退出的策略。2015年,我们有两家公司通过合并的方式退出了,一个是赶集网,一个是美丽说。

当年,58同城IPO之后,姚劲波就找我们商量58与赶集的合并。当时谈条件,我们要求5:5,他可能要求7:3,所以没谈拢,直到去年合并的时候,才以5:5合并了。

很多传言说,赶集当时融不到钱,甚至谣言说百度要吞并赶集,其实当时杨浩涌有很多选择。如果条件不合适的话,赶集也不会合,它可以独立发展。我觉得,杨浩涌和姚劲波都有度量,杨浩涌放弃了他去敲钟的意愿,姚劲波也得放弃不少利益,这一定是需要双方非常坦诚地接受对方。

当然,关键还是资本市场开始收缩了。如果还有这么多钱支援着两方,O2O没那么火,竞争压力没有那么大的话,我觉得大家还可以继续做自己的事情。问题是,大家已经看到资本市场开始收缩,竞争对手也开始去做O2O,侵蚀58跟赶集的市场份额,所以两边就有危机感,还是抱团比较好。

美丽说的失误在于,公司发展好的时候没有去融很多的钱,到公司资金比较紧张的时候,刚好市场有很大转变。你说新美大,为什么有人说张涛哭了,他们的情况跟58赶集不一样,58赶集是有钱的,两边都有钱都做得好。新美大两边都没钱了,而且还在烧钱,所以是有一点无奈。蘑菇街跟美丽说一样的,两家公司也是缺钱,只是说徐易容融资方面也受挫,合并我觉得是最好的结果。

我在内部说,当时花太多时间在赶集58身上,我以为徐易容那边融了两个亿,应该挺安全的,可是没想到蘑菇街发展太快了,太不可思议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广告的问题。应该砸一点广告,因为你砸了它流量就会上来,但量上来后,你应该马上去融资。广告一停的话,流量一下来,你的融资就会受影响,这是一个毒药。

我觉得浩涌做对的事情,就是砸了广告,销售没跟上后,他听我们的话立刻把广告给停了,至少他活下来了。

我们投唱吧陈华的时候,是因为做唱吧前陈华有过一次创业,构建团队和整合资源的能力都比较强,在行业属于一线。当时说实话,他做什么我不是太在意。

唱吧主要是我的合伙人朱天宇投,他关注陈华一段时间了,后来天宇要投,我见陈华一次就当场投了。唱吧现阶段在我们的预期当中,不过你知道互联网的用户,是在逐步的变化。大家现在有直播,这对唱吧有影响。这些是唱吧或者说YY们面临的挑战,总有新对手出来。我觉得陈华他们的挑战不是在流量,他们的流量已经很大了。月活大概是四千多万,日活也接近五百万,我觉得他们的挑战是持续地保持日活跟月活,然后变现,这就是他们的挑战。

我觉得是春雨医生的张锐,很值得媒体来采访一下他,我这个不是老王卖瓜。我们投张锐的时候,觉得他是一个做互联网的人,能把线下的这一摊做好已经不错了。可是现在春雨医生已经做出一个生态来,除了线上还有春雨诊所,有做春雨国际,又做了一个基金投这些边缘的创业公司,所以他把整个春雨生态做了一个形出来,真的是超出我当时的判断。

因为之前他是网易微博的副主编,所以感觉说他能把线上做好,现在他创造的是一个很完整的生态。我觉得他真的让我感觉,一个人如果能随着公司成长而成长,做出来的事业和它的社会价值会远超出你的预料。

反正先把事干了再说。

我们投PPTV的时候,外面也在说,他们没有牌照,甚至当时不是说有一个条文,要求视频网站的股东一定是要有国企控股,央视把我们股东邀请过去说,你们这个PPTV的股份可以卖给我们,当然是折价。所以我觉得中国是这样,只要不犯法都可以做,做了你只要能创造价值,问题是慢慢能解决的。

我觉得精英就应该创业,创业的回报会比投资人更好。我们行内有一句话,一等人做创始人,二等人做VC、PE投资人。

这十年,投资公司都挣到了钱。当一个产业挣到钱,就有一大帮人进来,就觉得是肯定能赚钱的。现在很多人涌进来,下一波就看谁更专业,谁专业谁就投得更好。回报会有一定调整,不可能每个人还是保持2到10倍那么高的,会有一个调整。可是,我觉得中国机会比较多,投不到赶集,投不到滴滴,不一定说你挣不到钱,每个行业都有潜在的机会。

新美大、58赶集、滴滴快的、美丽说蘑菇街,过去几年,产生的独角兽都挺大的。好多好多的钱融进去,很多年以后才挣到钱,财富效应影响挺大的。

大家只看到钱,但2008年投赶集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利润,还在烧钱,而且收入也是零,包括红杉投的时候,收入也是几百万美元。但我们属于长线投资人,压力不是太大。

现在,大家争先恐后都在做早期投资。做A级市场说要做早期,做后期基金也要做早期,从阿里出来的员工也说要做天使轮,基本就是大家感觉这边还是有机会,有回报。令人担心的就是,会不会影响到整个生态,因为大家都是逐利的。不过我觉得中国暂时没有担忧,最终这个行业一定是越来越聚焦,不管投资人还是创始人,会越来越专业。

三到五年之后,一定是投资人会变得越来越职业,你看腾讯,他们这边投那边投,到最后留下的项目,还是聚焦的。因为竞争变得激烈,你没有办法顾得那么多。

现在很多创业者都在同时做一些投资,我认为,每个人都一样,每一天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要同时创业做投资是很难的,除非跳出来只做投资。我觉得创业挣的钱应该比投资赚得多,关键是做的项目是不是一个好的项目。我前面讲了,投资人是二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