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简论贵州黔剧的源流、发展与现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简论贵州黔剧的源流、发展与现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黔剧是在贵州扬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经历了从打洋琴、贵州弹词、文琴戏、黔剧的一系列历史变迁。从原来没有装扮的自弹自演到有装扮有角色的乐队伴奏的舞台表演,是从曲艺艺术形式向戏曲艺术形式的过度和转型。本文重点阐述黔剧的发展演变,及对黔剧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黔剧;源流发展现状

黔剧是贵州省的地方剧种之一,由民间说唱――贵州扬琴演变而新兴地方剧种,正式诞生于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20世纪60年代被正式命名。它流行于贵州大部分的汉族城镇地区,其唱腔继承和发展了文琴说唱艺术、表演是在当地民族的民间表演艺术基础上、并借鉴昆剧、京剧等戏曲精华逐渐形成的,经过长期的实践,已逐渐形成具有贵州地方特点与民族特色的剧种。

一、黔剧的源流

黔剧是在贵州扬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贵州扬琴,亦称贵州弹词或贵州文琴,是一种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辅以二胡、月琴、琵琶、三弦、箫、笛、节鼓、打板、葫芦胡(亦称“瓮胡”)、碰铃等,分角色坐唱的民间艺术形式。据考扬琴在清康熙年间就开始在贵州流行,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清光绪年间,王石青、蒋发三、丁小瑞在贵阳建立“三友社”,公开演唱扬琴。随后,黔西的“文音俱乐社”、织金的“庭院乐府”、安顺的“相悦茶社”、毕节的“同乡娱乐会”等演唱贵州扬琴的组织、班社相继出现。三十年代续修的安顺府志的访册中,《民间音乐》部分有如下记载:“洋琴,玩扬琴者并非限于洋琴一物,每组共有七、八人,除洋琴外上备有月琴、二胡、琵琶以及萧、笛、竽、鼓、引磬、檀板等乐器,遇人有喜庆事,辄约同侪前往贺之,不去酬劳,受之者则飨以筵宴,名曰‘打洋琴’”。仅此记载,贵州洋琴源于何方众说纷纭,但比较统一的说法是由外地流入贵州,在吸收贵州本土文化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二、黔剧的演变与发展

黔剧经历了打洋琴、贵州弹词、文琴戏、黔剧的一系列演变。从原来没有装扮的自弹自唱坐着表演到有演员装扮并有乐队伴奏的舞台表演,是从单纯的说唱形式向戏曲艺术的过度和转型。

(一)“打洋琴”时期。有关贵州洋琴源流和沿革,有稽可考的文史资料不多,最早见诸于文字记载的是三十年代续修的安顺府志的访册中,《民间音乐》部分有如下记载:“洋琴,玩扬琴者并非限于洋琴一物,每组共有七、八人,除洋琴外上备有月琴、二胡、琵琶以及萧、笛、竽、鼓、引磬、檀板等乐器,遇人有喜庆事,辄约同侪前往贺之,不去酬劳,受之者则飨以筵宴,名曰‘打洋琴’”。贵州弹词本中有记载和在传统剧目中用过的小调,有三十余曲,大部分由江浙民歌发展起来的民间小调少部分属于明清的俗曲,这些小调大部分在扬州清曲和受扬州清曲影响的二十余个剧种和曲种中找到类似的曲调,由此可见,黔剧的主要唱腔以及大部分小调,均源于江浙。

(二)贵州弹词时期。贵州弹词发展到光绪年间,进入到鼎盛时期,它在贵州的十七个县和三个市的大部分城镇流传不仅出现了大量的贵州弹词本和一些享有盛誉的演唱者,在音乐上也有很大的发展和丰富,〔二簧〕〔二流〕这两个唱腔就是在这个时候融入贵州的,使它拥有〔二版〕〔清板〕〔三板〕〔扬调〕〔苦禀〕〔二簧〕〔二流〕七个唱腔。原为文人墨客的“家玩”曲艺贵州洋琴,也逐渐融入市井街坊之中传唱,清末民初,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而后又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人们没有过多的时间来享受艺术,因此贵州扬琴由由盛入衰。尽管如此,“玩家”仍在活动,同时还出现了地区间艺人的艺术交流,贵州扬琴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顽强的继续前进。

(三)贵州文琴时期。解放后,贵州洋琴又重新蓬勃的发展起来,1950年大定县(今大方县)用贵州贵州洋琴的曲调改变的《穷人恨》一剧与之前的自弹自唱的演出形式有了极大的不同,演员都根据自己的角色进行外表的塑造,有了乐队的伴奏,是一出地方小戏,而不是茶馆里的弹词了,可以说已经是戏曲的雏形。加快了贵州扬琴向舞台艺术发展的步伐。1952年黔西县街道业余扬琴组受京剧,川剧艺术的启迪,产生了要将贵州扬琴搬上舞台演出的想法,经过几个月的筹备,终于将《搬窑》、《百日缘》这两个凝聚了黔西县街道业余扬琴组所有成员智慧与心血的剧目搬上舞台。一经演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好评,1953年他们又为慰问团演出,受到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并鼓舞他们把贵州扬琴打造成地方戏曲,从曲艺形式发展成为戏曲形式,这是艺术形式的变革,这种戏曲形式被成为文琴戏。这个名称据说是因为当时的老艺人认为洋气有崇洋之嫌,故易名为文琴。正与其清淡典雅的唱腔风格相统一,所排剧目成为文琴戏。

(四)黔剧的形成与诞生时期。1959年以前是没有黔剧这个剧种的,但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借鉴到融合,从生涩到成熟的的过程,当然黔剧艺术也不例外,黔西县业余文琴剧团成立,它多次深入毕节地区的农村进行巡演,其中一年竟达四百余场,它不仅积累了不少的传统和现代曲目,还增加了不少的经济收益,为巩固和发展和发展剧团,提高和加强演员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提高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并为走上专业剧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8到1960年,贵州各个市县纷纷成立了专业的文琴剧团,业余的文琴剧团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1960年2月,文琴戏正式被定名为黔剧,同年的八月三十一日贵州省黔剧团诞生。在这一年中贵州省黔剧团赴京演出汇报,受到了中央首长和首都各界人士的好评。年底,《秦美娘》被拍成电影,使得黔剧在中国的剧坛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黔剧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多元文化的大量涌入,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而导致黔剧又一次出现了困惑,区域文化日益消亡的今天,政府应当承担非文化遗产保护者的重要角色,政府部门在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同时应当注意保证工作的连贯性、资料的完整性和措施的有效性。由于黔剧的传统剧目基本上都是封建时期的产物,它们所反映的生活和思想与现在人的距离相差太远。那些伦理道德说教、忠孝节义的观念以及反抗封建社会时期家长对子女的个人婚姻自由等题材都因为社会的迅速发展而失去它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更多的则是表现一种历史的认识价值。再加上多元文化的冲击,便有人说现在的戏曲跟不上时代的审美要求,缺乏观赏价值,演出的质量也不如从前。与戏曲相比,电影、电视剧更吸引现代人的眼球,因为电影、电视剧反映的都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所熟悉的内容,并且它们的表现形式和手段都和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相接近。所以导致观看的群众越来越少,并且许多采茶戏的演员都转行玩起了轻音乐,许多的县剧团也都被逐渐的撤消等等。随着时间的流遂,由于陈旧、孤立和长年缺乏人才和观众,黔剧原本巩固的观众已经受到了威胁,甚至已经危机到黔剧的生存。对黔剧的认同感是解决所有问题症结的先决条件,这种认同感不是一种个人喜好,而是一种对待民间文化的态度。我们不能忘记黔剧曾经有过的兴盛和辉煌,虽然市场观存在事实,可文化也是不容易忽视的,关键还得靠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结 语

虽然今天的黔剧市场并不景气,但我们并不悲观,因为黔剧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黔剧其本身的历史渊源和演绎发展是凝聚了数代艺术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劳动的。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能够继承这优秀的传统,高度重视其传播领域不断的创作出经典的黔剧作品,让它逐渐发展和壮大起来,然后将它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因此,我们坚信黔剧这颗独放异彩的山茶花将会以最新的姿态开得鲜艳夺目,开得更加奇光异彩。

【参考文献】

[1]王恒富,谢振东.贵州戏剧史[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2]魏绪文.黔剧史话[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