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趣中练“点” 享受习作乐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趣中练“点” 享受习作乐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习作教学中出现的学生“无米下炊”,缺乏鲜活的素材,写出来的文章内容苍白,语言形式单调,缺乏活泼的生活气息和真情实感等现象,唤起了我对“习作兴趣”和“习作练点”的关注。在长期的作文课堂观察、探索、实践中,我努力探寻“趣”与“点”的契合关系与互补作用,产生了 “趣点作文”的想法。

所谓“趣点作文”,就是通过可以挖掘、利用的“习作点”, 激起学生强烈的表达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主动的参与状态,寻习作方法,练习作能力,享习作快乐。

“趣点作文”中的“趣”和“点”是习作的关键。毋庸置疑,要激起学生的习作兴趣,二者相辅相成,将“趣”与“点”有机融合,寻找并利用“习作的训练点”就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我着重从两个方面对“趣点作文”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抓住文本中的“点”,兴趣中练笔

小学语文教材作为当前主要的课程资源,编者根据课标精神,精心选入的篇篇课文寓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于一体,是多彩亮丽生活世界的无声写照。我运用“趣点”思想,灵活使用教材,对学生在学习文本别感兴趣的插图、句段,精典的课文、主题等紧抓不放并巧设练点,让学生在“练点”中生趣,在“兴趣”中练笔。

仅以北师大教材第七册第二单元《明月》为例,我抓住此主题单元“留白”处生成新的“训练点”,创造出新的学习资源,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本单元的三篇主题课文和开卷有益的几篇文章涉及了“月”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及特点,设计相应的语言表达练习。学完古诗《鸟鸣涧》《暮江吟》,让学生尽情说说自己喜欢的月下景色;学完《月迹》让学生无拘无束讲述自己或听到的别人与月亮间的故事;学完《飞向月球》,组织学生在班级“晒一晒”自己收集到的关于月亮的知识;语文天地中的“畅所欲言”与“笔下生花”说写并轨,联系紧密,我让学生提前收集有关月亮的资料、诗歌、故事、科普小品等,然后组织“啊,月亮”的主题系列活动,第一环节:写月诗歌大比拼;第二环节:月亮知识我知晓;第三环节:月亮故事大家讲。通过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在大量听、说的基础上,学生再也不会陷入“咬笔杆”的尴尬境地,甚至有许多学生“眼中的月亮”完全脱开了一般的结构和内容,因为产生了“趣”、找准了“点”,学生就有了自己的构思与创意,天上的月亮一个样,眼中的月亮各不同,从学生趣点练笔“眼中的月亮”中彰显出了学生个性化的表达能力。

二、抓住生活中的“点”,兴趣中习作

捕捉生活中的“点”进行趣味习作是我和我的学生们乐此不疲的事情。我曾经抓住课堂上发生的偶发事件作为“点”,煽起学生创作激情,生成了非常成功的兴趣练笔。

至今记得那天是我的语文早自习,我让一个连续两次未交作业的褚小博坐在座位上写写未做作业的原因。然后在全班开始采取“男女生读书对擂赛”检查读书情况。轮到检查男生读书了,男生齐刷刷站了起来,我随口问道:“还有男子汉没站起来吗?” “没有了。”齐刷刷回答的同时,几个同学把脸转向小博,发出了轻微的笑声,紧接着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射向他,教室里笑声一片。这一笑一看激怒了小博。他收拾书包就要往外冲。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场景,我能够做的就是赶紧拦住了他的去路。我亲切地对小博说:“同学笑笑你,你就不是男子汉了?越是这样,你越应该向同学、向老师证明你是一个宽宏大量的男子汉。现在先回到你的座位上,好吗?”他站着不动。我寻思,他肯定是放不下“面子”。我当即顺势向全班说道:“同学们,褚小博在等大家的掌声呢!”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来。褚小博抬起泪眼看了看我,低着头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下课了,我准备找小博交交心,我还没去找他呢,他却递来了一张纸,上面写着他两次未做作业的原因和刚才的冲动之举。看着孩子肺腑之语,我心里涌起阵阵热潮。我把小博的话读给全班同学听,请同学们就刚才发生的事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学们对“此事”可有兴趣啦,一个接一个地发着言,有说不完的话语,道不完的看法。

目睹此景此情,我怦然心动:平时,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不是有意都会为学生创设习作的情景,为学生创造习作材料吗?这偶发事件可是难得的好素材。何不抓住难得之“点”对学生进行作文与做人的教育呢?我当即肯定了同学们的发言,环视着举手的同学:“还有这么多同学想发言啦!既然大家对这个话题如此感兴趣,有什么办法能够让老师了解每个人对此事的见解呢?”同学们各抒己见:“开火车一个一个地说”“分组交流”“干脆写下来”“……”几个办法一说出来,无需大家再讨论再表决,52个孩子一致同意写下来。趁着孩子们的兴致高,我简明扼要地谈了谈写作的要求,并高兴地宣布:“这次事件大家都身在其中,材料只有一个,但是老师希望看到的是别具一格的文章。根据你们所写内容我们将设立过程真实奖、评论公正奖、构思独特奖若干,你们觉得如何?”“好!”异口同声的回答溢满课堂。“趣”已激,“点”已明,学生开始快速动笔。结果,许多文章不仅清楚地叙述了这件事情的过程,还细致地描写了老师、同学的表情、语言、动作,刻画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写出了自己对此事的不同看法,做到了有详有略、感情真挚。

后来,我组织学生对此次习作进行了评赏,不仅按先前的约定评了奖,学生们还将自己的文章,根据当时的场面配了图,做成了“课堂故事作文集”,互相传阅。

我想,当我们教师不以“写作文”为最终目的进行习作教学时,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也会更有意识地去关注文本、生活中的趣点,把我们的思维延伸开去,提供更有意思、更生活化的素材给学生,也让学生善于捕捉,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可以说,抓“点”激趣,趣中练“点”,让学生找到了习作的路径,享受习作的快乐,真可谓是:点趣之间,趣点相连,激发兴趣点点皆可成文,张扬个性生生能作妙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