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倾听是幼儿教师与幼儿沟通的前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倾听是幼儿教师与幼儿沟通的前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中国教育家 周弘说,要想和孩子沟通,就必须学会倾听。倾听是和孩子有效沟通的前提。不会或者不知道倾听,也就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么,连孩子想什么都不知道,何谈沟通?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更应该学习倾听,保护好儿童的“天性”, 通过倾听,开发好儿童的“天性”, 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幼儿教师;倾听

幼儿园就像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家庭中,每个带班教师都扮演着“家长”的角色,当然作为“家长”就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好学,听话懂事,但总会有不如意的时候,最常见的是孩子闹情绪的时候,帕蒂.惠芙乐认为,孩子的每一个“非正常”表现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是在宣泄精神或身体上的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是在呼唤成年人的关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宣泄,从而获得最终的健康。所以,当孩子有“不正常”表现时,我们应该通过倾听给孩子以最好的关注,让孩子感受到温暖,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

那么何谓“倾听”?倾听属于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狭义的倾听是指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广义的倾听包括文字交流等方式。其主体者是听者,而倾诉的主体者是诉说者。倾听是在接纳基础上,积极地听,认真地听,关注地听,并在倾听时适度参与。因此教育的任务除了积极发扬每个儿童固有的优点之外,正是要根据事实,肯定他们的错误,从而改正他们的错误。”如何肯定他们的错误,那就需要我们富有耐心地去倾听,从而帮助孩子们走出误区。

科学的儿童观是今天实施课改的初衷,是教育理念更新的内容。在我们的生活里,诉诸于报纸电视的不顾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数不胜数,社会、家庭、学校中频频出现儿童成为教育的“牺牲品”和“实验品”,现在中国的儿童还如陶老先生当年感受到的那般痛苦吗?那么,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我们需要怎么做呢?

第一,学习倾听,保护好儿童的“天性”。――体察幼儿的感觉。一个人感觉到的往往比他的思想更能引导他的行为,愈不注意人感觉的真实面,就愈不会彼此沟通。体察感觉。

个人认为,要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首先,我们自己也要有倾听的习惯。有次,一个孩子尿床了,我们接送时间跟家长反映了一下这个事情,那位家长马上扭了那个孩子的脸,孩子立刻痛的哭起来,家长随即很凶地问孩子:“为什么会尿床!”孩子只好撒谎:“不是尿床,是我吐得口水。”家长一味的责备,致使孩子只能用说谎的方法来保护自己,这是多么的可悲,孩子就这样被大人逼着学会了说谎。“揠苗助长”般的盲目干预和指导,使孩子们完全失去了童年该有的快乐。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第二,通过倾听,开发好儿童的“天性”。――要注意反馈。倾听幼儿的谈话要注意信息反馈,及时查证自己是否了解他们。证实了你的了解,才能进入积极实际的帮助和建议。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他们的兴趣不尽相同,但是“玩”不可否认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从社会文化、家庭文化的角度而言,中国孩子并拥有宽松、自由的生长环境。为什么现在学校里对“老游戏”那样追捧呢?因为成年人常常感叹“现在的孩子不会玩,感受不到玩的乐趣!”我们从卢梭的书中,就注意到利用孩子爱玩、好奇、好动的天性,做到寓教于乐,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动手动脑能力,开发他们的潜能。

教学中,尊重孩子无邪的天真、广泛的兴趣、正常的活动和执著的追求,将“无知、问题、好动、愚顽”等评价彻底摈弃。我们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特别要尊重他们之间存在着的差异,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赏识每一个孩子。

第三,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要关怀,了解,接受幼儿,鼓励或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途径。

很多时候家长的面对孩子的情绪时,很多时候才“用高压政策”,这只能是把孩子的情绪压制,在压制的情况下形成的人格肯定是不健全的。

曾跟一个家长聊起她孩子跳绳达标的事情,幼儿园大班有个跳绳达标测查,可她的孩子怎么都不会跳,她便来问我:“孩子不会跳绳,怎么教都不会,他爸说要打,我说不要打,他爸说我宠,太溺爱了,为了这个事情都要家变了。”我告诉她:“孩子学肢体上的东西都是要分解来学的,即使是大人,某些时候也要分解动作来学习呢,先手再脚,先学甩绳,光甩,让她感受下绳子甩出去的力量,在练习双脚并拢跳。”第二天,家长来跟我说:“孩子学会了,能跳了,我真是太开心了。”

这个孩子的性格非常好,每天都很开心,学习效果非常好,而且思维能力很强,想象力很丰富,也很有礼貌,比如要老师给他纸巾,他会问:“请给我一张纸巾好吗?”有次,在酒店吃饭,服务员上菜,全桌大人和他在吃饭,只有他一个孩子说:“谢谢!”他母亲告诉我,当时,所有人觉得很惊讶。

我问她,他们家的教育模式是什么。她回答,他们家对孩子的教育是很明主的,大人答应了孩子的事情没做到,不管什么事情,回到家总是先跟孩子道歉,而且在家的时候孩子跟大人的权利是一样的,绝对的自由。

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是愿意与父母沟通的,但是,亲子之间的沟通之门往往被父母们在无意中关闭了。以上两位妈妈的两种教养方式,可想而知,后者妈妈的方式更正确些。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于伟认为,倾听孩子的诉说是一把开启孩子心灵窗户的“金钥匙”。跟孩子交流,有时候并不需要自己说,父母只需作为倾听者,给予孩子关注、尊重和时间,那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帮助。“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倾听对孩子来说是在表示尊敬,表达关心,这也促进孩子去认识自己和自己的能力。让我们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幼儿心理的塑造者,是幼儿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幼儿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幼儿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善于倾听的人总是注意分析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以便抓住事实背后的主要意思,避免造成误解。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篇,1944年12月16日《时事新报》

[2]崔华芳.《与孩子沟通的36中好方法》.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