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初中语文比较阅读教学中比较点的确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初中语文比较阅读教学中比较点的确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优劣因比较而自现,差异因比较而了然,特色因比较而鲜明,让学生学会比较阅读,就等于将一把分析鉴赏文章的钥匙交给了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比较法教学,求其同寻其异,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思考,在比较中学会学习,在比较中悟破天机。 鲁迅曾说过:“教师愈会比较,就会愈有益处。 ”叶圣陶也曾提出:“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可见,这些语文大师都比较重视和提倡比较教学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寻找规律,掌握写作者的创作意图,借鉴他们的创作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精读材料,选择最佳可比点。文章之间可比的方面很多,学生面对阅读材料时,思维常混沌模糊,面对诸多的信息往往茫然不知所措,不知从何比起,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确定方向。 事实上任何两则或两则以上阅读材料,只要具备相关性,就有可比点,捕捉这些可比点,找准切入的最佳角度,是进行比较阅读的关键一环。比较点选择的合适,让学生有的放矢的围绕一个角度思考。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确定可比点呢?

1 比较点的确

1.1 精读文本

比较阅读的关键是比较,但它必须以精读分析为基础。对于“精读”,朱熹曾有精辟的论述:“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之深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可见精读是一种精心细致、逐字逐句的钻研品味,并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从中提取信息的读;是一种究其内在精髓,全面掌握内容,深入理解特点,融会贯通,经过操作使其内化的读。 阅读时要精神饱满,心神专一,在熟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作者的写作意图等等。 比较阅读只有通过对比较的文本进行精细的阅读,才能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才能在众多的信息中寻找最佳可比点,确定比较的目的和方向,才能在对文本比较中探寻其内在的规律。

1.2 学会质疑

疑,思之始,学之端也。 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质疑可以说是学生感悟文本的结果,是学生对学习内容提出疑问和见解的一种形式,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比较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引导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对比较的文本处处生疑,步步质疑,不仅要问作品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还要思考文章有哪些方面可进行比较,有何异同,为什么有此异同,……层层追问下去,对文本的理解就加深了,对文本各自的特征也更明了了。

1.3 学会筛选

比较点的选择体现着比较的意图,带有明显的目的性,是进行比较阅读的关键,它主要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的对象来筛选确定。 在比较材料之间可比的方面很多,面对诸多的信息,教师要让学生以“研”的姿态去审视,要引导学生在精读文本、层层质疑的基础上透过语言文字挖掘最能体现教学目的、最能深入挖掘文本、最有探究价值的比较点。 一般来说比较点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归纳,如表所示:

作品中的常见比较点

了解了这些比较点,我们就可以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选择比较点。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悲悯人生,都讲的是一些不幸可怜的人的故事。 主读课文两篇,第一篇是《范进中举》。 范进得知自己中举后,为什么突然发疯? 尽管专家们已经提出了各种见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识和思路,大胆地谈自己的看法。作品中精彩的人物语言、有趣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堪称经典,这是精读课文的又一重点。第二篇是鲁迅的《孔乙己》,关于这篇作品的主题,也是众说纷纭,学生们可以展开讨论,鲁迅曾认为《孔乙己》是他写的最好的小说,孔乙己也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学典型。大家可以认真探究:孔乙己好在哪里?我们可以从大师的笔下学到什么? 在精读和质疑之后,可以从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作品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 使学生在比较归纳中将新旧知识自然联系起来,掌握同类知识的规律性,从而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 提高学生综合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2 比较阅读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尽管比较阅读易于操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些问题仍然需要教师关注和注意:

2.1 科学选择比较阅读教学内容,确定比较范围,选好比较角度。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比较阅读教学内容有很大的选择空间,而具体教学实践中比较范围和角度的确定是由具体的教学目标来决定的。教师应该根据合理的教学目标和阅读目的进行合理联想,选择阅读教学合适的切入点。

2.2 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找到材料的异同点。通过阅读找到预设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实施比较阅读教学的关键一环,学生只有准确地找出材料的异同点才有可能进行具体的比较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应该完成的任务,教师既不能代劳,也不能置之不理、放任自流,而是应当适时的给予适当的指导。如前面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设定表格,确定比较哪方面的内容。

2.3 注重类比迁移,确保思维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比较阅读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比较出材料的异同点,关键在于通过这种教学方式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在长期的训练中学会知识的迁移、求同存异、举一反三,真正提高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是最具开放性的课堂,语文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新课标语)。为此,语文教师自觉地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进行阅读教学,以增大教学容量,提高阅读效率,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