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止于煽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止于煽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煽情即鼓动人,鼓动人的情感。有人认为煽情是一种激发学生对文章语言文字的感知的“催化剂”。创设一种调动学生学习情绪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也有人认为煽情是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强迫,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禁止。那么,究竟应该何去何从呢?笔者以教学《,你在哪里》一课的实践体会,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笔者执教《,你在哪里》一文时,遭遇到了尴尬。这首诗歌是柯岩于1977年逝世以后写就,不仅表现了在那特殊年代里亿万人民的心声,也体现了人们面对时代转折的复杂思考。那一声声“――”是当时亿万人民发自内心的深切呼唤,体现了亿万人民热爱的深挚感情。上课伊始,我就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这首诗歌,我读得很投入,因为这首蕴含深情的诗歌深深打动了我,我想当然地认为肯定也能够打动学生。可是,学生的感情并不能与老师同步,读得深情,听得草草,甚至当几次读到“――”的时候,下面有窃窃的偷笑声,显然认为这样拖长了调的呼喊声相当奇怪。可见,教师尽管感动了自己,却没有感动学生。为何会出现这样一种“剃头担子一头热”的情形呢?我细细思索原因。

这篇文章与学生的距离有点遥远,现在的学生不可能与70年代的我们一样对怀着那份深情,所以平白出现的我们对着高山喊,对着大地喊,就不能打动他们。那么怎么办呢?“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一开始如果能够营造一种感伤的氛围,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的情感活动与教材蕴含的情感相一致,这样就能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让学生走近文本。

于是,在上课一开始我就播放了纪录片《十里长街送总理》,哀婉的音乐,肃穆的人群,垂泪的脸庞,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感染力,一下子把学生带入到对总理逝世的无限感伤与追思当中。甚至有好几个女生也已经泣不成声了。再学习课文《,你在哪里》就水到渠成了,教师朗读的时候,学生也跟着一起读,当读到“我们对着高山喊:‘――’”的时候,学生仿佛也成了那些送总理的人群中的一个,在对着高山无限深情地呼唤人民的好总理。曾经的尴尬不再,我甚至觉得这样的诗歌不需要再多教什么,一遍朗读下来,学生已经完全融入到了诗歌当中。

初中的学生毕竟比较单纯热血,情感容易调动和激发,而这样的调动和激发有利于他们与文本的融合,有利于他们情感的进一步升华。那么,教师何不好好煽一下情呢?

启示一: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情”这一有利因素,在恰当的时候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之与文本以及课堂氛围相融合。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煽情”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激动过后,平静下来思索,这首诗歌能如此打动我是基于我对的了解,读这首诗歌总理的形象始终萦绕在心中。那么,打动学生的是诗歌还是仅仅是当时的那种氛围?他们的流泪是不是也可能只因为当时感伤的氛围?当离开课堂以后,他们心中,还留下了什么?未经审查的情感是没有价值的,那么这份感伤经过学生内在意识的审查了吗?

所谓情感是“人认识客观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心里体验过程”。情感是不能脱离认知的,脱离了认知的情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认知是情感的基础,并引导情感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于是,我决定从加强认知入手。在课前布置了两个预习作业,一是下发梁衡《大有大无》,让学生认真阅读。二是让学生采访爷爷奶奶,让他们去了解在长辈眼中的形象。梁衡的《大有大无》写了惊人之无有六:“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死不留言”,以及有大智、大勇、大才、大貌、大爱和大德,塑造了一位大公无私,一心为公的好总理的形象;而采访长辈,不仅让学生了解到活在长辈心中的有血有肉的,而且让他们感受到长辈们发自内心的对的敬仰之情。学生真正认识了,与文本达到真正的共鸣。

启示二:“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认知”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两个点,而这种情感的丰富更应是建立在认知的提高的基础之上的。更何况初中学生的思维正是从感性向理性转化的时期,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中需要煽情,但需要提高学生认知。

总之,教师在煽动学生情感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创设情境,发挥情感因素本身的催化作用,更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的认识同步到位。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煽情,但更要不止于煽情

(作者单位:锡山高级中学匡村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