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搏”“捕”同源关系考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搏”“捕”同源关系考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1-0350-01

一 “搏”和“捕”的词际关系

《说文・手部》:“搏,索持也。”段玉裁注:“释文云:‘搏音博,旧音付。按,小司徒注之伺捕盗贼,即士师注之司搏盗贼也。一用今字,一用古字。’”依段玉裁所说,则“搏”和“捕”是古今字关系。

张铭在《段注古今字研究》中说,“段玉裁所谓古今字的范围其实包括了古今区别字、古今异体字、古用彼今用此的通假字和同源字”。“同源词是同一语源的词,这些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词义相同或相关。”读音是指词的上古音,词义是指词的本义。笔者认为,此处“搏”和“捕”的关系属于最后一种情况――同源字,从词际关系来看,即为同源词。试述其由如下。

首先从声音上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段注)中“搏”为“补各切”,“捕”为“薄故切”。从声母来看,二者分别属于轻唇“非”母和重唇“”母,由钱大昕《古无轻唇音》可知,在上古二者的声母均读为重唇。从韵部来看,前者是“虞”韵,后者是“模”韵,在王力三十韵部中,分别属于“铎”部和“鱼”部,二者形成对转关系。因此可以判断“搏”和“捕”在上古读音相近。

其次从词义上判断。《说文?手部》:“搏,索持也。”“捕,取也。”二者的本义都含有用手拿住的意思,具体到各词,只是拿的方式存在差异。按照段玉裁所做的注,“搏”是“摸索而持之”,摸索着抓住某样东西;“捕”是获取猎物,即抓住猎物。从整体来看二者意义是相通的。

通过以上两点,我们得知“搏”和“捕”二者声音相近,意义相通。因此可以判断,“搏”和“捕”是同源关系。

二、“搏”“捕”的词源

关于“搏”和“捕”同源这一点,王力等学者也有所提及,但各家所系联的同源词以及关于词源的看法有所不同。

王力《同源字典》认为,“搏”“捕”和“逋”同源,词源为“逋”。“逋”的原始意义是奴隶逃亡,奴隶逃亡则必追捕,“捕”的原始意义是追捕逃亡的奴隶。“搏”是“捕”的最初形式,后来音转为“捕”,“搏”则引申为搏斗。也就是说,王力认为“搏”和“捕”是古今字关系,古字引申为他义,今字行。

王凤阳《古辞辨》不同于王力的《同源字典》,他认为“捕”的本义是获取禽兽。他说“在双方对打时‘搏’相当于‘斗’,……可是就来源说,‘搏’和‘捕’同源,所以只要不是相搏,‘搏’侧重的是进攻一方出击。”“进攻一方出击”正是“捕”所具有的特点,捕捉猎物时猎物处于被动状态,捕捉者处于进攻状态,“搏”的词义特点来源于“捕”。因此,王凤阳的观点可以概括为“搏”和“捕”同源,且词源是“捕”。

张舜徽的《说文解字约注》与以上二者都不相同,他认为“搏之言缚也,谓捕罪人以绳索束之也。”“搏”的意义来源于绳索捆束,词源为“缚”。

以上学者的论述都不无道理,但论述过程稍显粗糙,结论也有待进一步商榷。笔者认为,“搏”“捕”同源,且词源为“缚”。具体论述如下。

《说文》的释义通常是词的本义。《说文》:“搏,索持也。”段注改“索”为“ ”,认为“索持,摸索而持之”。但经过检索,并没有发现“ ”字的版本用例,因此笔者认为此处段玉裁改字欠妥,我们仍然使用“索”字。所谓“索持”强调的是一种方式,“索”作状语,表现的是用绳索捆束着而持的方式,其意义来源正如张舜徽所述,是绳索捆束。故笔者认为“搏”的词源为“缚”。对象为绳索所捆束可能会出现逃脱,对象若逃脱,则必定会有捉拿,因此由“索持”引申出捉拿义。如《周礼・地官・司》:“若不可禁,则搏而戮之。” 孙诒让正义:“搏,犹今言捕也。”“捕”的本义是捉拿。如《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也就是说“搏”引申出了“捕”,“捕”在捉拿意义上词源也为“缚”。

综上所述,“搏”“捕”二者是同源关系,且词源为“缚”。

参考文献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王凤阳.古辞辨[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王力.同源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

张铭.段注古今字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