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几个原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几个原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进入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有自己独特的规范和价值诉求,应以此来矫正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方向,并祛除阅读的随意性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影响。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要充分考虑课堂教学的特点、学生学习语文的价值追求与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的功能使命,从而界定解读文本的原则。

【关键词】文本解读;学生起点;教学远点;文化高点;证实与解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2-0031-02

【作者简介】丁洋,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中学(江苏张家港,215603)教师。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和主要教学内容,与一般意义上的个人阅读、消遣性阅读以及文献式阅读的文本解读的指向和诉求不同,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应有自己的基本原则,以实现文本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载体的特殊价值。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学生的起点走向教学的远点

现代课堂是以“学生学习”为核心来组织教学的,其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从学生现有的学习状态出发,基于学生的起点来组织教学。奥苏伯尔讲过,影响教学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初始解读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起点,而学生对文本的初始解读往往是感性的、片面的、浅层次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它实际上处于古德莱德所说的学生“经验的课程”的状态,与教师“领悟的课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落差和距离,而在这样的距离和落差之间寻找有效的教学路径,恰恰是教学的意义所在。

在组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过程中,当完成了文章的基本阅读,理解并掌握了文章中的文言知识后,学习进入赏析文章中的人物这一阶段,可是,学生对文中秦伯的谨慎权谋、晋侯的审时度势,甚至佚之狐的知人善谏等都有比较深的感触,唯独对文章中的主要人物烛之武认识不够全面,尤其是对他的勇敢和急国难的精神不能理解。这个时候,我根据学生的阅读收获和疑惑,又设计了三个层级的阅读探究,引导学生拾级而上,探究真实的烛之武:

一是让学生抓住“晋侯、秦伯围郑”和“夜缒而出”两个句子,分析当时秦晋郑三个国家之间的大局势和彼时临战的具体形式,理解了“国危矣”的事件背景,体验烛之武临危受命的不畏生死;二是引导学生把佚之狐这个“伯乐”和烛之武进行比较,在面对生死的选择面前,烛之武显然比佚之狐要勇敢;三是引导学生仔细体味“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面前,烛之武的选择显然体现了他的家国精神。

至此,学生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进入了更高的认识层次,按理说,到这里文本的解读和探究可以结束了;但我和学生继续深入,既然学生初始阅读时对秦伯的谨慎权谋、晋侯的审时度势和佚之狐的知人善谏都有认识,我就再次把这三个人抛出来和烛之武进行比较,于是这三个人从个人利益出发的选择就把烛之武“舍小我而全国家”的牺牲精神衬托得更加鲜明。

学生解读至此,所体会的不仅是烛之武身上的家国精神,对《左传》写人记事的高妙之处也有了重新的认识,于是,从语言到篇章,从人物到人文情怀和家国精神,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就这样被勾连和发现了出来,教学的远点也就达到了。

从学生的起点到教学的远点,这是文本解读的原则也是路径,可问题是,多数教师心中有学生的起点,而教学却只在“起点”范围内,甚至把学生的所谓奇异的发现当作教学重点,要么使教学停留在粗浅层面,要么把学生引入歧途;当然,更多的教师心中有教学的远点,却不愿意研究学生的起点,则导致教学的强加,使学生的“经验解读”难以真正到达教师的“领悟解读”。

二、从文本的特点走向文化的高点

个人阅读或者消遣性阅读一般没有明确的目的性,讲究“遇”,一旦阅读个体与文本产生了“默契”,阅读的愉悦则即时产生,这种形式的阅读,实际上是不求文本解读的;而进入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则需要探究文章语言背后的内涵,“一个人对文本的理解,最根本的东西是他的文化理解”,这种文化理解包括文章背后的个体灵魂、民族普遍心理等。文本解读有必要从文本的特点出发,包括语言、篇章特点、作者风格等,去寻找文本最显著的特质,并以此为平台,尝试从单个文本的解读走向语文学习的文化高点的攀登。

比如,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多用“闲笔”,这看似的“闲笔”往往传递出更多的深意,如果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不去关注或者误认为是“赘笔”,则很难体会作者的用心。比如,《金岳霖先生》中写金岳霖先生的衣着,可是笔调一转,又写了西南联大其他教授的穿着,并列举了闻一多和朱自清先生的穿着,而且写闻一多先生大骂“那天穿的就是这件高领窄袖的旧夹袍”。写金岳霖顺便提到闻一多也就罢了,却竟顺着写这个“袍子”的“经历”,似乎离题太远;可是,假如我们从“那天”延展开去,就会发现:“那天”,闻一多先生是在龙绳武家里开校友会的时候开骂的,而龙绳武的父亲就是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龙绳武又是的干儿子。分析到这里,再看那所谓的闲笔“那天穿的就是这件高领窄袖的旧夹袍”,并非简单的一件“袍子”的故事,绝非汪曾祺的多余,实际上是突出闻一多在国难当头之时不畏、不徇私情、敢做敢当的风骨。那么,这样的“闲笔”,其实很重要,表面上文章是怀念恩师金岳霖一人,实则带出了西南联大的诸多教授,进而表现西南联大精神,抒发敬仰与缅怀。

每一种成熟的文学文本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特质,教学中只有抓住这样的特质,才能寻找到最佳的解读文本的路径。

三、从理性的证实走向感性的解释

所谓证实,就是以正确、有效的方式传递,来证明学科知识的真实性,让学生掌握确定性知识。“证实”的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是对教学内容(文本、知识、原理)的价值判断(这些价值判断主要依据的是教师的理解和教学参考书的解释),而对这些价值判断的掌握则被作为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在证实的路径下,语文教学往往有两种过程性假设:一是从语言文字入手,通过语言推敲、赏析,寻找文本的内涵;二是先对文本内涵形成整体感受,然后从文本中寻找语言证据。无论是哪一种教学过程,都因为“文本内涵”已经作为一种确定性知识成为课堂的预设,而呈现为证实。学科教学过程中的这种对确定性知识的证实过程,一方面给整个教育和社会带来可靠性、系统性和文化传承的秩序性;而另一方面也使学习被窄化为掌握最终结论,而且可能导致师生丧失探求知识的动机,使课堂教学失去生机。

课堂教学更大的意义应该在于解释。所谓解释,就是尊重对文本的不同理解和判断,鼓励自我发现,并对自我的发现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诠释。这样的解释往往由三个相互衔接的过程来共同完成。第一是自我解释,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学生的“初始解读”,课堂学习一定要给学生自我解释文本、知识的机会,这是学习的起点;但是,自我解释虽然可贵,却往往是感性的、片面的、浅层次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所以,进入第二个层面,给出“普遍的解释”在教学中就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如何给出普遍性的解释,以怎样的角度、在怎样的层次上给出普遍性的解释,这是很讲究的,必须深入研究学生的自我解释与普遍性解释之间的距离或者问题,从中寻找关联性,以确定适当的角度。给出普遍性的解释,并不是教学的终点,学生在普遍性解释的基础上,能融进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阅读经验,产生更高层次的“自我解释”,形成自己的思想,由此进入解释的第三个层次。

比如学习《怀念红狐》时,我先对学生进行了关于这篇文章的阅读调查,设计了这样三个问题:(1)文章主要写了怎样的故事?(2)你认为这篇文章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3)你阅读中觉得哪个人物值得关注?为什么?

通过对学生的回答的分析,获得了学生阅读的基本信息和可能的阅读倾向:(1)对于故事情节,绝大多数学生能认识到这是发生在人和红狐之间的故事,由双方的冲突到最后的和解,这表明学生对故事情节是掌握的,单从故事情节而言,这是一篇浅文;(2)对于文章的主题,大多数学生理解为“动物也有亲情,母性是伟大的”,这表明学生对主题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显然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学生关注的是粗线条的故事情节,而忽视了作者表述时的语言细部,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不到位;(3)对于比较感兴趣的人物,多数学生的回答是母亲,理由是母亲在冲突中最能理解红狐的母性,最后放归狐崽更显母爱的关怀;还有部分学生的回答是“我”,理由是“我”很善良,几次被红狐感动。这表明学生能看到人们对动物同情的一面,但是,对文中传递出来的更深层次的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还不能理解。

分析了学生阅读而产生的问题后,根据学生的问题,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用角色分析法,引导学生探究文本,揭示文章内涵。其中,角色分析法的使用是一个创新,主要目的还是引导学生在冲突中分析人物的社会属性,解读人物行为背后更深层次的内涵。而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运用角色分析法进行分析的时候,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在分析“遭遇红狐”的场景时,分别把红狐和父亲定位为“聪明的母亲”和“老练的猎手”,这样的定位,显然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文本解读,走向更深层次的人物关系中。而在继续的角色追问中,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二者之间的冲突的内涵:红狐的智慧、父亲的老练,是双方在长期的较量中锻炼出来的角色属性。一方是为了保护自己,不断地伪装、千方百计与人类周旋;一方为了获取利益,不断地琢磨、反复地实践、不顾一切地攫取。透视这个场景,其深层的意义其实是:在人与动物之间造成了彼此的不信任与敌视,双方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隔膜。

通过这样三个层次的解读,由最初的自我解释到普遍意义解释,再到具有了一定价值判断的二次自我解释,文本解读逐渐从他者认知演变成自我同理认知,解读进入了更深刻的层次。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既是一种系统的学习过程,也是一种文化赋予和发现的过程,更是一种精神成长的过程。把握好解读文本的原则,才能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价值。